规模化猪场的生产工艺及组织实施

2014-08-15 00:47余海波
四川畜牧兽医 2014年6期
关键词:猪栏空怀肥育

余海波

(湖北省武汉市农业学校,湖北 武汉 430043)

为了提高养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可综合饲养规模、饲料营养、厂房设备、生产经营水平诸要素,因地制宜地确定最佳生产工艺,并进行科学的组织实施,从而产生最佳的规模效益。

1 生产工艺选择

规模化养猪常见的生产工艺有以下几种方式:

1.1 一点一线式生产工艺

1.1.1 四段饲养生产工艺(适合千头规模猪场)。空怀及妊娠期→分娩哺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肥育期,整个过程有3次转群。第一次转群:配准的母猪在空怀待配区观察饲养4周,在妊娠母猪饲养区饲养11周半,母猪分娩前1周转群至分娩哺乳猪舍;第二次转群:仔猪42日龄断奶后转至仔猪培育舍,母猪转至待配母猪舍;第三次转群:断奶仔猪在培育舍饲养5周,待体重达到20kg后转群至生长肥育猪舍,饲养至出栏上市,约 15~16周(出生~出售 180d,体重 90~100kg)。本生产工艺的优点:一是猪群分段较少,减少了猪舍修建种类和维修费用;二是转群次数少,减轻了工人的工作量和猪只的应激反应。

1.1.2 五段饲养生产工艺(适合万头规模猪场)。

(1)空怀配种期→妊娠期→分娩哺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肥育期。此工艺将空怀母猪和妊娠母猪分开,利于发情观察,便于集中配种,有利于提高繁殖效率。

(2)空怀及妊娠期→分娩哺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期→肥育期。此工艺将生长猪与肥育猪分开,充分满足了猪只从断奶到出栏过程中对不同饲料营养和环境条件的需要,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长潜力。

1.1.3 六段饲养工艺(适合万头以上大型猪场)。空怀配种期→妊娠期→分娩哺乳期→仔猪保育期→生长期→肥育期。此工艺便于实施全进全出的流水式作业和猪群保健。

1.2 两点或三点式生产工艺 适合另有场地且生产经营水平较高的大型猪场。繁殖场(公猪群、待配母猪群、妊娠母猪群、哺乳母猪群、后备母猪群)→仔猪保育场(早期断奶仔猪群)→肥育猪场(生长肥育群)。此工艺要求选择正确的断奶日龄,使用高质量的仔猪饲料,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需要额外场地和大量资金。优点是能有效控制一点一线生产工艺易造成的疫病垂直和水平传播。

2 繁殖节律确定

繁殖节律的长短一般按猪场的规模来确定,猪场规模越大,相应的繁殖节律越短,反之则越长。年产5~10万头商品肉猪的大型猪场可实行1~2日制,即每天或每两天有一批母猪配种、产仔、断奶、仔猪育成和肉猪出栏;年产1~3万头的猪场多实行7日制;小于1万头的猪场视规模采用12、28日制和56日制。7日制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因为母猪的发情周期是21d,为7的倍数,便于制定繁殖计划,可以有效地减少空怀母猪数;也有利于按照周或月来制定工作计划,建立有秩序的工作和休假制度。

3 工艺参数制定

明晰生产指标,并结合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水平,制定符合实际的工艺参数,以指导猪场有计划地完成各项预定任务。下面以万头商品猪场的工艺参数举例说明:

3.1 工艺参数值设定 妊娠期:114d;哺乳期:35d;仔猪培育期:28~35d;断奶至受胎:7~10d;繁殖周期:163~169d;母猪年产胎次:2.24胎;母猪窝产仔数:10头;窝产活仔数:9头;种猪年更新率:33%;母猪情期受胎率:85%;公母比例:自然交配为1∶25,人工授精为1∶100;成活率:哺乳期90%,仔猪保育期95%,育成育肥期98%;每头母猪年产活仔数:初生19.8头,35日龄17.8头,36~70日龄16.9头,71~180龄16.5头;初生至180日期龄体重:初生1.2kg,35日龄6.5kg,70日龄20kg,180日龄90kg;每头母猪年产肉量(活重):1575kg;平均日增重:初生~35 日龄 156g,36~70日龄386g,71~180日龄645g;圈舍冲洗消毒时间:7d;繁殖节律:7d;周配种次数:1.2~1.4 次;妊娠母猪提前进入产房时间:7d;母猪配种后原圈观察时间:21d。

3.2 繁殖周期的计算 繁殖周期=母猪妊娠期+仔猪哺乳期+母猪断奶至受胎的时间+21×(1-情期受胎率)。繁殖周期决定了母猪的年产窝数[365×(分娩率÷繁殖周期)],而年产窝数与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因为母猪妊娠期(114d)及母猪断奶至受胎的时间(10 d)相对不变,故提高情期受胎率和缩短仔猪哺乳期均能使繁殖周期的天数减少,继而增加母猪的年产窝数。实践证明,情期受胎率每增加5%,繁殖周期减少1d。当情期受胎率为70%时,繁殖周期[114+35+10+21×(1-70%)]为 165d;当情期受胎率为 75%时,繁殖周期为164d,如此类推。仔猪哺乳期每缩短7d,母猪年产窝数将增加大约0.1窝。

3.3 年需产总窝数的计算方法 年需产总窝数=计划年出栏头数÷(窝产仔数×从出生至出栏的成活率)。从公式可见,窝产仔数越多,出生至出栏的成活率越高,则年需产总窝数就越少,换言之,需存栏种母猪的数量就越少。若按以上工艺参数,计算得出该场年需产总窝数为1 193窝[10000÷(10×0.9×0.95×0.98)]才能完成出栏 1 万头商品肉猪的任务,即种母猪的总存栏数应为576头。

4 存栏估算

4.1 根据年总产窝数推算每周各类猪群所需头数

4.1.1 分娩母猪数。对一个年产万头商品肉猪,采用自繁自养方式的猪场而言,年需产总窝数为1193窝,按一年52周计算,则周产窝数为23窝(1193÷52),即每周应分娩的母猪数为23头。

4.1.2 妊娠母猪数。若妊娠母猪的分娩率为95%,则每周妊娠母猪数为24头(23÷0.95)。

4.1.3 空怀配种母猪数。为确保每周有24头母猪妊娠,在情期受胎率为80%时,每周参加配种的空怀母猪数须达30头(24÷0.8)。

4.1.4 哺乳仔猪数。若分娩母猪的平均产活仔数为10头,哺乳仔猪成活率为90%,则每周有230头(23×10)仔猪出生,且有 207头(23×10×0.9)仔猪断奶转入保育期。

4.1.5 保育仔猪数。每周转入207头断奶仔猪,饲养至70日龄结束,若此期仔猪成活率为95%,则每周将有196头(207×0.95)仔猪转入生长肥育期。

4.1.6 生长肥育猪数。每周转入196头保育仔猪,饲养至180日龄结束,若此期成活率为98%,则每周将有192头(196×0.98)育肥猪出栏上市。

4.2 由繁殖节律确定各类猪群的组数和存栏数 由于整个生产均按照7d为一个繁殖节律,故各类猪群的组数等于饲养的周数,其中:

4.2.1 种母猪的总计存栏为576头。空怀配种母猪群(配种后观察3周)的饲养期为5周,即5组,每组30头,存栏150头;妊娠母猪群饲养12周,12组,每组24头,存栏288头;哺乳母猪群饲养6周,6组,每组23头,存栏138头。

4.2.2 哺乳仔猪群(按生出头数计算)饲养5周,5组,每组230头,存栏1150头。

4.2.3 保育仔猪群(按转入的头数计算)饲养5周,5组,每组207头,存栏1035头。

4.2.4 生长肥育猪群(按转入的头数计算)饲养16周,16组,每组196头,存栏3136头。

4.3 由公母比例确定种公猪的存栏数 若公母比例按自然交配 1∶25计算,则需 23头(576÷25)种公猪,饲养52周,不转群。

4.4 由更新率确定后备公、母猪存栏数

4.4.1 后备公猪数。按年更新率33%计算,一年共需8头(23×0.33);若半年更新,实际养4头即可。后备公猪9月龄使用。

4.4.2 后备母猪数。按年更新率40%、选种率50%计算,每周需更新8头。后备母猪在8月龄配种。

5 猪栏合理配置

5.1 各类猪群猪栏组数 计算方法为:猪群组数+消毒空舍时间÷繁殖节律。如空怀配种母猪群的猪栏组数=5+7÷7=6(组)。

5.2 每组栏位数 =每组猪群头数÷每栏饲养量+机动栏位数。如空怀配种母猪群的每组栏位数=30÷5+1=7(栏)。

5.3 各类猪群猪栏总数 =每组栏位数×猪栏组数。如空怀配种母猪群的猪栏总数=7×6=42(栏)。

5.4 各类猪栏的规格尺寸

5.4.1 种公猪栏和配种栏。公猪栏结构为砖混结构或金属结构,高度为1.2~1.4m,每栏面积为4~6m2,如果兼作配种栏,则面积应稍大一些(7~9m2)。

5.4.2 妊娠母猪栏。规模化猪场大多将妊娠母猪饲养在单体限位栏中,一般采用金属结构,栏长2.1~2.2m,宽 0.55~0.65m,高 0.9~1.1m。

5.4.3 产仔哺育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母猪分娩限位栏,栏长 2~2.1m,宽 0.6m,高 1m;二是哺乳仔猪活动区,四周有0.45~0.5 m高的栅栏;三是仔猪保温箱,箱内装有电热板或红外线灯。这种产仔哺育栏一般为金属结构,栅栏或用砖混结构,分娩限位栏仍用金属结构。全栏的长度为2.2~2.4m,宽度为1.5~2m。一些规模化猪场将产仔哺育栏全栏提高0.4m左右,即成为母猪高床产仔哺育栏,在分娩区和仔猪活动区各有一半金属漏缝板,一半木板,或全部为金属漏缝板。

5.4.4 幼猪培育栏。大多采用网上培育栏,底网用钢丝编织,网底离地面0.3~0.5 m,栏长1.8 m,宽1.7m,高0.7m。

5.4.5 生长栏、肥育栏和后备母猪栏。生长栏栏长2.7m,宽1.9m,高0.8m,隔条间距为100mm;肥育栏栏长2.9m,宽2.4m,高0.9m,隔条间距为103mm;后备母猪栏栏长2.1m,宽2.4m,高0.9m,隔条间距为103mm。

猜你喜欢
猪栏空怀肥育
空怀母猪饲料配制注意事项
肉牛育肥技术
猪栏旧事
配怀管理要点(三)
湘沙猪配套系杂交组合肥育、胴体及肉质性状配合力测定
日粮添加灰毡毛忍冬藤叶粉对肥育猪血清生化指标与脂肪代谢的影响
旧时农家养猪禁忌
饲养水平对肉用绵羊空怀期和泌乳期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
活动式发酵床产床的设计与建造
大体型肥育猪饲养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