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模式创新

2014-08-15 00:43蓝国兴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北部湾产业园跨境

蓝国兴

(贺州学院,广西 贺州 542800)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是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开展的次区域经济合作。它利用泛北部湾区域地缘优势,在不同国家主权基础上,以合作各方政府为主导,以企业运作为主体,致力于区域经济共同繁荣与发展。在近年合作发展过程中,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模式不断创新,形成了点式项目合作、跨境经济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合作等模式,这些合作模式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一、跨境经济合作区模式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一种新型的国际经济合作模式,在维护边关稳定、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跨境合作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接壤的国家在经济合作过程中,按照双方拟定的合作方案共同划出相应面积的土地,建立特殊经济区,实行优惠的经济政策,以开发两国或者多国资源和市场,带动边境地区经济繁荣与发展。跨境经济合作区通过吸引合作国双方骨干企业,带动边境地区的投资、加工、外贸、电子等各产业快速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繁荣与发展的一种重要合作模式。

1、跨境经济合作区设立的基础

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首先,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立可以减少“边境效应”,促进边境地区的贸易与合作。边境效应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麦克考伦提出。他认为对于距离和经济规模相同的两个地区,同一国家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贸易量是这个国家某一地区与其它国家某一地区之间贸易量的数倍,这一现象称为“边境效应”。美国学者埃文斯研究也发现,“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要比一个国家内部两个地区之间的贸易量小得多”。造成这种贸易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政府行为引起的显性屏蔽效应,其主要表现为政府人为设置关税或非关税壁垒,增加贸易成本,从而降低边境地区邻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其次是隐性屏蔽效应,即在相邻边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文化、民俗习惯以及语言等方面的不同会造成贸易障碍。边界不仅阻隔了生产要素的流动,也阻碍了双方的经济往来,从而阻碍双方贸易交流。

跨境经济合作区是解决“边境效应”的有效手段。其合作理念是在两个相邻国家的边境地区建立起跨越两国国界的经济合作区,通过双方政府协商谈判,在跨境经济合作区内实行贸易和投资优惠政策,提高双方的经济合作与贸易交流,形成特殊的经济区。

2、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模式

跨境经济合作区采用“超经济特区”的建设模式,即在跨境经济合作区内建立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区等开放平台,在免税、减税或者缓税条件下开展贸易活动,降低生产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在综合保税区内实行“境内关外”的措施。所谓境内关外是指在中国境内,海关开辟一个专门区域,进出区域的货物相当于进口和出口,区内完全免除各种税赋。跨境经济合作区可以使相关企业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有关优惠政策,提高通关速度,促进双方经贸往来。

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一般通过两国政府协商并签署相关协议,划定双方边境地区的一定区域范围,共同规划建设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还可以由单方规划做起,在边境地区的一定范围内建立起经济特区,吸引和鼓励对方边境地区采取相应政策,然后通过两国政府间谈判并签署协议来实现两个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对接与动作。跨境经济合作区的运行方式不同于某个国家内部的经济特区,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次区域合作,其本质是小范围内的跨国合作。

3、泛北部湾地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现状

泛北部湾地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2007年1月越南谅山省与广西签署了《建立中越边境经济合作区备忘录》。这一跨境经济合作文件签署后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决定把这一跨境经济合作区列为扶持边境地区经贸合作的项目,给予75万美元经费支持。根据合作备忘录,越南谅山省同登市与广西凭祥市在接壤的边境处各划出8.5平方公里土地,共同建设总面积为17平方公里的跨境经济合作区。该经济合作区内设自由贸易区、生产加工区和商品流通区等多个功能区,实行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开发等优惠政策。中越凭祥—同登跨境经济合作区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下的跨境经济合作示范区,实行“一区两国、境内关外”的合作模式。

广西东兴与越南芒街也在积极推进构建跨境经济合作区,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2007年11月,越南芒街市政府和东兴市政府就合作共建芒街—东兴跨境经济合作区签订了合作协议。目前,越方已委托越南投资计划部战略研究院做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此外,广西与越南的高平三也达成了合作共建中越龙邦—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共识。

建立跨境经济合作区是进一步加强我国同泛北部湾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战略。这一合作模式将推动我国与泛北部湾国家的经贸合作向纵深方向发展,是深化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创新模式,对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

二、合作共建产业园模式

合作共建产业园是泛北部湾各国之间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举措,是实施我国科技产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模式升级的重大战略。共建产业园合作模式可以发挥园区的聚集和示范作用,促进产业和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整体规模和效益,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中的一种新尝试。

1、合作共建产业园机制

共建产业园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一种创新模式,是泛北部湾国家经济合作的具体平台。这种合作方式由双方政府共同推动,在双方政府选定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建立产业园区,东道国政府给予税收、财政、基础设施等多种政策优惠,由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

共建产业园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从商品贸易和项目投资方式转变为产业集群和贸易投资等综合经济合作模式,使企业的点式分散投资迅速集结为产业集群,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合作共建产业园便于入驻企业整合营销网络,开拓市场资源。外国企业入驻产业园区后,可以利用东道国合作伙伴的营销网络迅速融入国外市场,逐步实现企业本土化。共建产业园还可以使合作各方的生产要素实现跨境流动、优化组合,从而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实现互利共赢。

泛北部湾各国与我国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资源互补性强,双方在广阔的市场领域内供求之间容易形成对应互补关系,各方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这是共建产业园合作成功的基础。各方政府应积极推进跨国产业园区的合作建设,加强在能源、制造、电子以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合作,探索共建产业园合作示范区,促进区域产业合作升级。

2、共建产业园的合作模式

(1)科学规划,共同建设

合作共建产业园要取得成功需要合作各方共同参与商量讨论,科学规划,才能取得成效。合作规划内容较多,首先要考虑的是产业园地址的选择和建设问题。产业园地址的选择和建设应以价值链理论为指导。该理论由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根据这一理论,企业的价值创造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完成,包括生产作业、原材料采购、市场销售、后勤服务等。产业园地址的选择和建设不仅应考虑上述生产要素成本,还应当选择合作双方交通便捷、工商业发达的地区,以便降低生产成本和商品集散。产业园建设的规模应考虑双方的市场资源、进出口能力以及市场前景,由双方共同规划和建设。

(2)东道国政策扶持,培育支柱产业

产业园的建设需要东道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给予财政、税收、金融和进出口管理等各方面扶持,引进产业园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服务设施、专业物流企业和支付机构等。就成本而言,一国企业进入境外产业园后会把东道国的主要生产要素成本同国内生产要素成本进行比较,如果在境外产业园的相应成本低于国内成本,企业就容易开拓市场,扩大规模,以至成为跨国企业。如果入园企业在东道国投资发展的成本没有优势,甚至高于国内成本,他们就会放弃投资,或者选择撤离。因此,东道国政府在产业园建成后,应想方设法为入园企业降低成本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融资和税收优惠等政策扶持,增强企业入园的信心,吸引外国企业入园。

培育扶持具有引领产业发展能力的支柱企业,推动产业合作升级,是东道国政府在园区建设方面的努力方向。政府应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方法,鼓励和支持支柱企业,为产业园企业发展提供资源共享和科技交流的合作平台。

(3)政府主导与企业运作相结合

共建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涉及到建设用地、园区道路、通讯设施以及排污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所需投资巨大,需要资金较多,投资的回收期较长。政府是保障产业园区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基础设施投入应由政府出资,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为了缓解政府资金压力,还可以通过招商引入企业资金,创造具有特色的园区公共服务平台,招揽相关企业在园内发展,培育产业集群。

产业园区应当按照政府主导和企业运作相结合的合作模式,共建高科技、国际化的产业园区,创建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模式的新典范。产业园区建设必须加强政府主导,引领企业入园发展。如果政府在合作的产业园建设中发挥不出主导作用,园区将会变成房地产开发区,无法形成产业集群。

3、泛北部湾区域共建产业园现状

在合作共建产业园方面,泛北部湾多个国家已达成共识,并着手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中国和马来西亚政府密切合作,共同建设了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为产业园国际合作建设做出了示范。

(1)中马钦州产业园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体现了中马两国政府领袖的智慧和关心。2011年4月28日,温家宝总理应邀访问马来西亚时与该国总理纳吉布达成双方合作共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的共识。2012年3月26日,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建设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确定园区为中马两国政府合作项目。

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位于广西海滨之城的钦州市,南临北部湾,处于我国西南经济圈和粤港澳经济圈的结合部。园区规划面积55平方公里,可容纳人口50万人。产业园区规划分三期建设,第一期启动开发7.87平方公里,目前正在建设中。园区重点发展工业制造、食品加工、电子器件、生物工程等四大产业,至今已完成投资3.5亿元。连接园区的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中马大街等配套基础设施正在兴建。目前,一批项目已签约入园,2014年将陆续建成投产。

中马钦州产业园的合作目标是建设先进的工业制造基地和电子信息技术走廊,把园区建设成为泛北部湾国家合作交流的示范区。作为开放式共建产业园区,中马钦州产业园采取“政府搭台、企业运作、项目带动、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不仅为中马两国企业服务,同时还面向全球招商,现已有8家企业签约入园。

(2)马中关丹产业园

2012年4月1日,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与温家宝总理在出席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开园仪式时,提议中国在马来西亚创建“马中合作产业园”,得到中方政府积极回应。6月,中马双方政府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共同签署了《关于马中关丹产业园合作的协定》,标志着两国合作共建的马中关丹产业园与中马钦州产业园成为世界上首个互相在对方领土上建设产业园区的姐妹园区。

马中关丹产业园位于马来半岛东海岸经济特区——马来西亚彭享州的关丹市,距市区25公里,距关丹港5公里。产业园区规划面积8.1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电子器件、信息通信技术、可再生能源等产业。目前,已经有100多家跨国公司和中小企业在关丹产业园区附近区域投资运营,初步形成了以汽车、石化、电子、清真食品等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中马钦州产业园与马中关丹产业园是中外两国政府合作共建的产业园,实现了“两国双园”国际园区合作新模式。两个产业园区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模式创新做出了示范,构筑了“两国双园”国际合作新模式,开创中国同泛北部湾国家互设产业园区的先河。

三、点式项目合作模式

1、点式项目合作的机制

点式项目合作是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过程中东道国与合作国之间就某个项目进行合作。与其他合作模式相比,点式项目合作模式见效快,允许存在的形式多样,运行机制灵活,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种合作机制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初期较为常见的模式之一。

点式项目合作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以项目点合作形式体现,以个别项目合作为主要内容,合作形式以短期的、一次性合作为主。由于点式项目合作程序简单,运行机制灵活,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开展初期各国多以这种模式合作为主。然而,点式项目合作解决的只是个别项目合作问题,合作点分布较为分散,在合作过程中,还需要继续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提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升级。

2、点式项目合作的形式

(1)联合开发式

联合开发模式是指由东道国企业与合作国企业组成联合体,共同开发实施某一项目的组织形式。这种合作模式一般由东道国企业就某一项目与合作国企业协商谈判,共同合作开发某个项目,还可以由合作国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参与东道国企业的招投标工作,最后达到联合开发项目的目的。这种模式可以应用于解决有争议的海域能源开发问题。南海争端起于能源。20世纪50年代一些具有开采价值的油气田在南海陆续被发现,引起周边国家的高度重视,并逐步演化为南海争端的导火线。能源开发问题是当前争端各方利益的焦点,也是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无法回避的问题。如果各争议国能搁置主权,联合开发,南海之争将逐步缓解,为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目前,泛北部湾能源联合开发已取得一定进展,中国、菲律宾、越南三方已经签署《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计划用3年时间对总面积为14.3万平方公里的合作区内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储藏情况进行评估,然后讨论采取何种合作模式进行开发。按照联合开发模式要求,可由相关国家的石油天然气公司出资成立股份公司,负责协议合作区内的油气资源进行开采。如果联合开发模式能够实现,将有效缓解南海之争,提高我国能源的安全性。

(2)伙伴合作式

伙伴合作模式是指东道国与合作国在参与工程承包的过程中存在某种关系性契约,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成为伙伴合作关系。伙伴合作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战略性伙伴合作型,有时候也称为多项目伙伴合作关系。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异国企业长期以来在多个项目上进行合作,形成比较固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另一类是项目性伙伴合作型,也被称为单项目伙伴合作关系。项目性伙伴合作关系不像战略性伙伴合作关系那样,双方没有长期合作规划,只在某一项目上进行合作。

共同推动跨国合作项目能较快体现合作成果,为深化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泛北部湾各国在当前的合作阶段里应通过项目合作来促进开放与开发,推动次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全面合作关系深化升级。为此,我们必须寻找各方共同关注的项目,比如边境地区跨境合作项目、连通泛北部湾国家的高速公路、铁路干线的改造与新建等项目。通过项目合作,寻求各方合作的突破点,拓展合作领域,以实现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实效性。

3、点式项目合作的现状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在某些领域和具体项目上已取得一定进展。中越泰三国企业在边境地区的崇左市合资建立火电厂是点式项目合作的成功案例之一。项目一期工程建设两台60万千瓦燃煤发电机组,投资6亿多美元。该电厂的用煤从越南进口,并以广西、贵州的煤源作为辅助燃料,生产的部分电力又出口越南。

在港口合作方面,马来西亚巴生港、越南胡志明港、印尼雅加达港、新加坡港等主要港口已达成共识,协议构建港际之间的合作关系。在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西与越南已达成共识,合作修建友谊关—河内、东兴—河内两条高速公路,共同推动改造南宁—河内、胡志明—金边两条铁路。目前,广西正与越南方面协商,开展友谊关—河内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并已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此外,广西参与建设的柬埔寨大米加工厂、缅甸腊戍水泥厂、越南归仁木薯产业化、文莱水稻种植、泰国乌泰他尼府糖厂等合作项目正在开展过程中。

四、结语

经过近年来的通力合作,泛北部湾地区在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逐步完善,为进一步合作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泛北部湾各国在自然资源、投资贸易、信息技术、产业加工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我们应当抓住机遇,寻找合作切入点,探索合作新模式,实现区域共同繁荣。

[1]吕珂,胡列曲.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J].学习与探索,2011,(2).

[2]焦成举.走近中越跨境(广西)经济合作区[J].广西经济,2009,(1).

[3]刘建文,雷小华.广西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前景、问题和对策[J].东南亚纵横,2010,(6).

[4]Michael,E.Porter.Competitive Advantages: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M].New York:Free Press,1985.

[5]马飚.泛北合作成效显著,合作共建产业园区[N].广西日报,2012-07-13.

[6]暨佩娟.“关丹速度”将成加速发展新指标[N].人民日报,2013-11-08.

[7]曹剑飞.从欧州一体化看泛北部湾经济合作途径[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3).

猜你喜欢
北部湾产业园跨境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跨境支付两大主流渠道对比谈
在跨境支付中打造银企直联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关于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几点思考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北部湾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