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2014-08-15 00:43王籽郦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选人干部队伍党风廉政

王籽郦

(四川文理学院,四川 达州 635000)

我国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但由于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社会激烈变革、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历史阶段,高校体制改革又正在逐步深化,所以多种形式的高校腐败问题时有发生,高校反腐倡廉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高校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职责,肩负着高校内部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的重要任务。面对当前高校反腐倡廉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切实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反腐倡廉能力,不仅是深入推进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高校科学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加强思想建设,强化服务意识

由于纪检监察工作性质特殊,要求其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公正无私的优良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当前有一些纪检监察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容易受领导看法、个人得失、个人心态等因素影响,这其中虽然有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官僚主义、官本位等思想的消极影响,但也有个人认识方面的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必须加强思想建设,强化服务意识。

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入侵,增强反腐倡廉使命感。

要具备公正无私的优良品质。在日常工作中,敢于坚持原则,以学校、师生利益为重。树立法制观念,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坚持原则,不徇私情,维护党纪国法的尊严。

要增强服务意识。高校纪检监察部门通过履行其职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行政等各项工作提供保障。增强服务意识,维护师生利益,畅通诉求渠道,把苗头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维护校园稳定,促进高校和谐健康发展。

二、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履职水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纪检监察干部能力建设,是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自身素质的关键,也是适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面临的新形势、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深入的重要途径。

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由于目前我国没有专门培养纪检监察人员的专业,而纪检监察人员实际工作中所涉及的行业又比较多,要求其掌握的知识应具有广博性,因而有必要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掌握与工作职责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除最基本的纪检监察知识外,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还应熟悉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对财经、工商、税务、管理、人力资源、招投标、工程建设、造价等知识有一定了解。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注意培养发散思维,提高洞察力,能透过表象认清本质,迅速作出判断和决策。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字写作能力,能逻辑严谨、条理清楚、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要将其同研究解决反腐倡廉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实践中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重视培训教育学习结果的运用。

三、严把选人用人关,加强内部交流

当前高校纪检监察人员队伍虽出现学历逐步提高和入职途径多样的趋势,但总的看来强度还是不够。普遍存在人员流动性差、人员老化严重、知识更新速度慢、欠缺专业知识等问题,并且几乎所有人员入职后都只进行了一些普通的业务培训,没有经过严格的专业技能训练。而当今社会违纪违法行为日趋复杂化、隐蔽化、智能化。只有严格管理,把好选人用人关,加强内部交流,完善稳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才有可能担负起宣传廉荣贪耻、打击贪污腐败的重任。

在严格选人用人和加强交流方面,我国古代选拔监察官和现代香港廉政公署选人情况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我国古代的监察制度早在秦朝便得到确立,后来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监察官员的选任。古代选拔监察官员的素质要求可概括为:忠诚尽职、刚正不阿、公正无私、博学多识。现代香港廉政公署在招聘工作人员时要求德才兼备,他们会在会计师、律师、电脑分析师等众多行业中去吸纳精英。如果发现工作人员品行不端,会立即给予惩戒或直接开除。廉政公署非常重视人员的日常交流和培训。根据现实需要,加强财务调查和电脑资料鉴证等方面的学习,同时还组织参加海外培训,熟悉彼此的司法权限和执法经验。这样的选人用人机制和交流培训,使得香港反贪队伍不仅职业操守极高,而且专业知识扎实、训练有素。这也才有了香港的“清廉指数”从2003年世界排名第14位,到之后每年基本保持在这一位置,成为整个亚洲排名仅次于新加坡的清廉之都这样的成绩。

我国古代选拔监察官和现代香港廉政公署选人机制给了我们如下启示:在补充工作人员时,应拓宽选人渠道,严把进人关,严格用人标准和程序,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优化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注重选调懂业务、懂管理、懂政策的优秀人才充实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强化资格审查,实行严格的素质挑选制。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和轮岗交流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交流工作,增强整体功能和生机活力,切实提高履行职责能力,努力达到“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素质要求和国家颁布的规范纪检监察人员工作行为的相应法规要求。健全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规范考核内容、完善考核标准、改进考核方式。

四、加强作风建设,提高自律意识

纪检监察队伍的作风状况关系纪检监察机关自身形象,关系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成效。广大纪检监察人员应自觉维护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广大纪检监察人员要做作风正派、清正廉洁的表率。广泛开展向王瑛、陈超英等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学习的活动,引导教育以先进工作者为榜样,勤奋敬业、无私奉献、坚持原则、秉公执纪,敢于同不良现象作坚决斗争。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带头执行中央有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密切同师生群众的联系,深入了解实情,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坚决纠正不正之风,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强化自律意识。“己不正焉能正人”、“打铁先得自身硬”,只有思想行为端正,按纪检监察干部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才有资格监督他人。古语有“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古人还提倡“慎独”,要求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自律、严己,用道德、纪律等来规范约束自己,以修正品性、陶冶情操。严于律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像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这样的伟大革命家,都以“律己”、“身先”而受到人民的爱戴。强化自律意识,在监督规范他人行为的同时先筑牢自身思想道德防线。

五、强化内外监督,完善相关制度

在进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同时,纪检监察监察干部自身也容易被腐蚀。毛泽东曾说:“无论任何人,犯了错误都要检讨,都要受党的监督,受各级党委的领导,这是完成党的任务的主要条件。”①要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内外监督,完善管理体制,保障队伍的纯洁性。

发挥外部监督作用,牢固树立带头者更要接受监督的意识。高校纪检监察机关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双重领导,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同时也要对其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监督。社会和新闻舆论也能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马克思说:舆论是一种“普遍的、无形的和强制的力量”,舆论监督是“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②广大师生群众都被党章赋予了监督权,可以充分行使这一权利。民主监督也是外部监督的一条途径。可以组织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符合一定条件的人担任特约监督员,对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查看,以便有效实施监督。来自多方面的外部监督可以对纪检监察人员形成一种外在的监督压力,从而增强其自我监督的意识。

加强内部监督。制定纪检监察工作人员违纪违法处理规定,对干部队伍中有违纪违规行为的工作人员,适度从严处理,严重的取消其今后从事该项工作的资格,提高违纪成本,督促工作人员谨言慎行,树立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

高校纪检监察机关作为高校党内监督和行政监察的专门机关,在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中担负着重要任务,在反腐倡廉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责。加强高校纪检监察队伍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素质,提高履职能力,充实人员完善队伍,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内外监督,才能保证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才能进一步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为教书育人、培养人才提供保障。

注 释:

①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Z].1953-8-12.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6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237.

[1]左连璧主编.中国监察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

[2]黄晓阳.廉政公署全传[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7.

[3]田淑兰.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把高校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J].教育纪检监察,2008,(9).

猜你喜欢
选人干部队伍党风廉政
习近平选人用人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
弘扬石圪节精神 锤炼干部队伍
精准科学选人用人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践行“三严三实”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从羊祜将军选人用人说开去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