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影响大学生翻译水平的因素

2014-08-15 00:43张冰冰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原文语境技巧

张冰冰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长春 13002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为了加强对外交流,外语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翻译是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容忽视。翻译能力是外语学习者语言能力的终极体现,是广大学生最希望获得的语言能力之一。因此,高校教师更应该总结经验教训,总结出如何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的方法。

一、翻译的基本技巧

语言翻译表达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对原文的理解,教师要在英语课堂上讲授知识,训练学生,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其次,也取决于译者的汉语修养水平。翻译时,理解正确不一定能翻译准确。原文的句意已经明了,也不一定能将目标语言极其流畅地翻译成符合母语语言的表达方式,译文不免晦涩难懂。因此提高译者自身的汉语水平和文学修养也很重要。此外学生还应该了解翻译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翻译技巧。

1、翻译的程序和标准

翻译首先要理解,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只有正确的理解才能准确的表达文章所有表达的含义,这就要求译者深入分析句子的语法,语义,语体等方面,要弄懂原作者表达的内容,表达的原因,表达的背景等。学习者不仅需要了解原文的字面意义,还需要吃透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含义,体会原作者的意图。翻译的第二步是表达。译者将理解的内容准确自然的翻译出来,需要充分传达原作者的写作意图。校核是对前两步的巩固,是翻译的最后处理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纠正错误的阶段,需要进一步理解原文,使表达更为确切。译文应符合汉语的语言结构和语言习惯,层次分明,通俗易懂。学习者既要掌握一般的英语知识,还要掌握翻译题材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并具有丰富的文学想象力。

翻译要遵照信达雅的原则。信即意义不违背原文,译文准确。遵照原文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直译与原文最相似,最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也忠实于它的结构形式。直译能够表达原文的含义,体现原文的风格。但在信的基础上又不能完全拘泥于形式的相似,要保持达意而重形,追求文章的简明优雅。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将直译和意译结合起来,尽可能全面深入的理解原文,忠实原文,使翻译能真正反映原文的风貌。

2、翻译技巧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因此翻译的过程中就需要很多的技巧来指导。常见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等等。

增译法是指为了使句意通顺,结构流畅,内容完整,可以根据译出语的语法适当增添词汇,短语或句子。而省译法和增译法相对应,是为了避免译文累赘,删去不符合目标语言表达的词汇。此外,有时为了明确表达或强调某一内容,可以重复关键性词语。增补,省略与重复是翻译中最重要的变通手段,主要用在句法调整中,具有语义补充(或省略),修辞达意,语言结构优化等作用。翻译时,词类之间也可以互相转换,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介词、副词等。我们可以把词类转换看作是译词法,也可以看作是句法变通的方式,可以通过词性的转变来改变句式,如简单句和复合句,主动句和被动句等句式之间的转换。比如说,有些句子冗长,在吃透原意抓住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按汉语表达习惯重新组合句子,基本上摆脱原句的结构安排,把结构严密紧凑的英语长句译成含义清晰,层次分明,自然流畅,十分好懂的汉语短句。倒置法是指修饰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位置通常是颠倒的,因此翻译时往往要把原文的语序颠倒过来。重组法是指在翻译时,针对英语思维着重点的不同,为了使行文更流畅,更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摆脱原文的语序和句子形式,可以将时间,地点等概念将语序做适当的调整,对句子进行重新组合。英语语序灵活多样,汉语语序较固定,适当的改变更有助于翻译的准确。以上这些翻译技巧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来满足翻译的需要。

二、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学习者除了要掌握必要的翻译技巧来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所谓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环境。根据不同的标准,语境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范围看,语境可以分为广义语境和狭义语境;从内容上看,可以分为题旨语境和情景语境;从语种来看,可以分为单语语境和双语语境等。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将语境分为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

1、语言语境

所谓语言语境是指文章的上下文。俗语说,没有语境就没有文本。语境在文章理解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必然在翻译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语篇的上下文对词意和句意都有限定和制约作用,语言只有在特定的语言语境下才具有具体的意义,离开语言语境孤立地看待词语,句子乃至语篇都是不现实的。上下文的内容不同,相同的词汇却可能有不同的含义。离开语言环境就不可能有语言交际,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因此学习者要重视语言语境,准确把握上下文的联系,根据上下文找出适当的表达方式,精确译出原文。

2、情景语境

情景语境指的是和语篇相关的客观环境,包括事件的发生,参与者,时间,空间等因素,是作者通过不同风格的文字展示出来的客观现实,其重要作用同样不容忽视。任何语篇都是在特定的情景语境中产生的,译者在翻译过程要充分把握情景语境,准确理解原文。只有将自己融入到相应的情景语境中才能准确再现原文的风貌。

3、文化语境

语言和文化共同存在,相互依存,互相影响。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干扰通常会使人们用自己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来指导自己,评价他人。学习者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受母语的文化环境和思维定势影响,通常会不自觉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翻译,这会造成对原文误解。王佐良先生说:“翻译的最大困难是两种文化的不同。”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指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语境中才有意义。”而当代英国译学理论家苏姗·巴思内特(Susan Bassnett)也曾说过:“如同在做心脏手术时人们不能忽略心脏以外的身体其他部分一样,我们在翻译时也不能冒险将翻译的言语内容和文化分开来处理。”在跨文化交际中,翻译是联系两种文化的桥梁和重要手段,是以传达文化为本质的语言活动,巨大的文化差异给语言理解带来了巨大的障碍。文化影响语言,并对语言有制约作用。文化背景不同,相同的词汇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词汇也可能有相同的含义。因此,语言翻译研究需要植根于文化,关注文化差异,正视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翻译者的文化底蕴决定翻译的正确与否。没有文化的对比无从谈起翻译的准确。翻译绝不是文字的简单转换,要将文化融入其中,要注意文化差异的普遍存在,充分领悟另一种文化。翻译者,既要掌握两种语言,又要熟悉语言的文化背景,在深刻理解文化内涵的同时,运用技巧来准确的翻译语言,使语言的精髓得以充分体现。

关注文化差异并不意味着完全顺从对方的文化,将自己完全融入目标语言的文化中,彻底摆脱母语的影响,而是要对两种文化都要正确理解,既要自我认同,又要认同西方文化,将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学习者需要充分认识本国语言文化,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在对本国语言文化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学习西方文化,对比两种文化的异同,在翻译表达时做出适当的文化转换,要学会欣赏西方文化,用英语的思维去理解语言,在两种文化中为翻译寻找切合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解语言点,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让学生感受西方社会和西方文化,不断寻找适合的切入点,将教学内容和文化知识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增加文化阅历,提高文化修养,避免文化障碍引起的文化冲突。

季羡林教授曾说:“翻译是永葆中华文明青春的万应灵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翻译水平,教师应该在提高学生母语语言修养的同时,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引导学生熟悉英语的语法结构,使学生了解地道的英语表达形式,同时也应该培养学习者的西方思维方式,避免不同文化中思维方式的差异而导致的语言差异,克服民族文化偏见,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补充,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使学习者摆脱文字的单纯束缚,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换位思考,充分理解原作者的思想感情,双方情感产生共鸣,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

[1]陶满星.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英语原版电影—教学材料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其意义[J].考试周刊,2010,(11).

[2]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5:206-208.

[3]赵桂华.翻译理论与技巧 [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6).

[4]彭玲玲.商标翻译的文化解读[J].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1,(3).

[5]N ida,E.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 hanghai:F oreign Language E ducation P ress,1993.

[6]许钧.翻译思考录[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7]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原文语境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Performance of a double-layer BAF using zeolite and ceramic as media under ammonium shock load condition
话“径”说“园”——来自现象学语境中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