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五河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发展策略

2014-08-16 09:10裴世东
宿州学院学报 2014年7期
关键词:五河民歌文化遗产

裴世东

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

安徽五河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发展策略

裴世东

安徽大学历史系,安徽合肥,230039

安徽五河民歌植根于淮河水乡的五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但是,五河民歌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民歌品牌没有打响,传统民歌技艺后继乏人,老套的歌曲内容与时代发展相脱节等问题。要解决所面临的困顿,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鼓励与扶植,需要扩大宣传的广度和力度,需要创新民歌形式与内容,需要利用市场经济的有利条件。

五河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2011年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并且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1],这部法律的颁布执行,使得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歌,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等七个特点,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项目和代表领域。

在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许多地区民歌已经衰败或濒临消亡。五河民歌,作为在安徽乃至全国都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在淮河大地已经传唱了近600年,现在也面临着和其他民歌一样的命运:人员流失、经费不足、传承出现严重危机。

五河民歌以其鲜明欢快的旋律、贴近生活的词曲广受追捧。现在,五河民歌作为代表着淮河中下游地区特色民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目前的处境亟需深入调查研究与合理保护利用。

1 五河民歌的历史渊源

五河民歌既有别于苏扬地区小调的“你侬我侬”,又有不同于北方狂野震撼人心的高亢嘹亮,而是以其水乡特有的风韵为基础,并且不断汲取各种外来文化的养分,在文化的相互碰撞中日益丰满,唱响了淮河两岸。淮河流域自古以来就有歌唱的习俗:“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往候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侯人兮猗’。”[5]这是有关安徽民歌最早的文字记载,其中的“涂山”就是今天淮河流域的怀远涂山,五河之西;“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6]西楚霸王四面楚歌之地在淮河之畔的固镇县,五河之北;以“花鼓戏”闻名全国的凤阳,在五河之南。深厚的文化基础蕴育了五河民歌独有的特色。

五河在唐代属于泗州虹县之地,宋朝始置五河县,元代时曾经隶属于扬州府管辖。五河民歌歌词中经常出现“下扬州”之类的句段,赋予了五河民歌厚重的历史感和沧桑感。明朝天顺二年,有关五河民歌的记载出现在《五河县志·风俗》篇:“除夕前二三日,小儿打腰鼓唱山歌,来往各村谓之迎年……”“民间插柳于门,断荤腥茹素,小儿作泥龙,舁之作商羊,舞而歌于村市……”“三月建辰……清明民间祭祀扫墓,官祭历坛,请城隍出巡,百戏竞作,举国若狂,歌舞灯采三日而毕。”[7]同时,在《古迹》篇中记载的五河八景之“东沟鱼唱”和“西坝农歌”,也体现了五河民歌的广泛传唱及其影响。从明代开始,五河民歌无论是在内容、形制还是体裁上,都已经具备了浓厚的民间色彩和完整的民俗内涵。

五河民歌作为一个名词被提出来,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50年代初,五河民间艺人将传唱了100多年的民间小调改编为三人小戏《摘石榴》。1957年,在安徽省首届民歌大赛上,《摘石榴》获得演唱奖,之后,在华东地区民间文艺汇演中又夺得了一等奖,从此,“五河民歌”名声大噪,传遍各地。1982年,被改编为两人对唱的新版《摘石榴》在中央电视台民歌大赛中大获成功,制成唱片在全国和东南亚发行。2001年,在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上,五河民间艺人薛胜友和张红曼演唱的《摘石榴》获得金奖,载誉而归。2006年,安徽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五河民歌榜上有名。2007年4月,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中国安徽五河民歌选》,选取了60多首具有代表性的五河民歌,成为研究淮河地区本土文化的重要参考,是中国民间音乐不可多得的素材。2008年6月,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五河民歌作为淮河流域民间音乐的代表收录其中[8]。2010年3月,著名歌手祖海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将五河民歌《摘石榴》传播到世界各地。

2 五河民歌的现状

五河民歌是五河县文化的骄傲,是五河文化建设的品牌,但其特色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虽然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但知名度不高,能拿得上台面的主打歌曲不多,能够传唱的也没有几首,这就是五河民歌的基本现状[9]。

五河民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精神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五河民歌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赞美劳动、歌颂爱情、点评时政、描绘景物、叙述历史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性、交融性、传承性等文化内涵。但是近年来,本土的民间民俗文化受到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多元文化的剧烈冲击,破坏了五河民歌所具有的浓重乡土气息和原生态的文化理念,扎根在水乡五河这片土壤上的民歌艺术逐渐衰落。

面临的现状之一:五河民歌的传统曲目内容与时代发展不适应。五河民歌发源于元明,盛行于改革开放之前,其传统的经典曲目有《摘石榴》《打菜苔》等。这些歌曲虽然深入田间地头,在群众中广为传唱,但是内容老套,多为青年男女之间打情骂俏,表达爱慕之情的词句,如《打菜苔》中:“你爱小妹妹就说出来,呀,说是说出来。”这些歌曲都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控诉、渴望爱情自由的观点,已经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更不可能吸引青年人对民歌艺术的兴趣。五河民歌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流传下来,历经了百年风雨,但原有歌词和曲调所要表现出的精神力量和创作意义与现代年轻人的审美脱节,形成不了心灵的共鸣,造成了欣赏传统民歌艺术年轻人的流失。

面临的现状之二:五河民歌的传承后继无人。与其他许多民间艺术一样,经历了上世纪六七年代的动乱,许多优秀的民歌艺术家已经溘然长逝,几位仍然在世的民歌老艺人均年过80,对于民歌的发扬与传承有心无力。而年轻的一代,由于受到各种新文化思潮以及网络等新兴媒介和娱乐活动的影响,他们对于传统的民歌艺术感到陌生。再加之民歌内容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不相适应,曲调没有流行音乐的强大吸引力,年轻人已不愿从事或者没有兴趣接触传统的民歌艺术。民间艺术的核心就是传承,但是现在年轻人置之不理,老艺人传承无果,青黄不接,民歌艺术前后无法相继。这是五河民歌面临的最严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临的现状之三:民歌艺术的发展缺乏经济支持。民歌口耳相传,手手相教,缺乏有效的资金投入,是很难传承和延续下去的。改革开放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五河民歌艺术的发展没有受到经济因素的太大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单靠民歌传承人和部分社会公益援助的少量资金,没有各级财政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歌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3 五河民歌的发展策略

笔者认为,推动五河民歌的发展,主要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其一,紧跟时代步伐,创造新的民歌曲目。目前,流传下来的五河民歌一共有100多首。这些流传的曲目都是经历时间检验的优秀曲目,在田陌间广为传唱,为人耳熟能详。但是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审美倾向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化,民歌内容与形式也必然需要创新。现在的青年观众着迷于电视剧和流行歌曲,因为这些文化形式紧随时代潮流,抓住了年轻观众的心。五河民歌要发展,首先就要在内容上进行创新,从现代日常生活中寻找创作的动力源泉,丰富民歌的时代内容,打破传统套路的思想禁锢。但这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曲目,而是保留精华,推陈出新,使民歌能够给年轻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另外,传统曲目中的精品需要进一步地打磨和整合,推出一批如《摘石榴》一样的代表作。

其二,大力培养、宣传有一定影响力的著名演唱家,这是歌唱艺术得以发展繁荣必不可少的条件。鉴于此,政府部门对于民歌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地方文化主管机构是民歌艺术的主要也是直接管理部门,在民间发掘有潜力的民歌歌手,并且下大力气去培训、指导、组织他们参加省内外文化活动。薛胜友和赵红曼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作为五河民歌的第三代传承人,在国际民歌赛上大放异彩。但是,这远远不够,认识他们的只是少数人,还急需培养后继民歌人才。

其他省市自治区的一些成功做法也值得借鉴,例如民歌大省广西和云南,在当地音乐艺术院校开设民歌演唱课程。如“木卡姆艺术”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后,新疆艺术学院设立了“木卡姆表演艺术班”,这些都可以为五河民歌的发展提供参考,五河县艺术学校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机构。除了政府部门的支持以外,社会各界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怀和重视,企业界应该发扬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大力支持当地的地域文化。对于县城的文艺工作者来说,要深入田间地头,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广泛挖掘、收集、整理原生态五河民歌的有关资料;对于青少年的教育,在县城的中小学校,用乡土教材的办法,教学生唱民歌,进行五河民歌的美学、音韵学、历史文化学、民俗学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家乡民歌的价值。只有各方携起手来,五河民歌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其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五河民歌要发展,就要增强品牌意识、市场意识、经济意识,开拓市场,增强五河民歌生存的造血功能,使这门艺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当代,民歌艺术的发展是与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五河民歌需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作。例如,可以整合一个专业的演出团体或者经纪公司,对五河民歌进行整体包装、运作,实现商业演出的正常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仅仅依赖政府,虽然政府保护了民歌这门艺术和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是如果不能实现自我经营,自我发展,五河民歌未必能在政府的资助下实现复兴。如果商业化运作得当,五河民歌成立演出团体,政府的投入能产生经济效益,投入和产出维持一个平衡,那么,这个良好的发展模式就可使五河民歌艺术走向辉煌。

4 结束语

五河民歌的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的。五河民歌艺术是淮河中下游地区人群中共通的、相对稳定的审美趣味、欣赏习惯和心理结构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凝聚而成的,是当地人民生活、历史等经验的概括和凝聚,是这个地区民族文化的多元融合体。保护好五河民歌,就是保护好这一地区的文化风貌,就是保护好这一地区群众生活的心理依据。还有一个意义是经济的。打好文化牌,办好经济事,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当前经济转型、文化转型、社会转型的大前提下,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文化强县的口号已经是全县公认的重要发展途径,五河县应抓住时机,促成五河民歌的强盛,就有可能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领先一筹。

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中华民族文化在各个地域发展起来的,每一种艺术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的瑰宝,五河民歌的保护就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一个缩影。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N].中国文化报,2011-02-26(001)

[2]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2182

[3]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九.崇祯十二年平露堂本,安徽省博物馆藏

[4]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46

[5]吕不韦.吕氏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2007:63

[6]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333

[7]张永芳.论五河民歌的艺术特性[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2010(4):44-46

[8]李明,沈庭华.五河民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N].蚌埠日报,2008-03-12(A01)

[9]丰静,郭耀华.五河民歌,“石榴”花开俏枝头[N].安徽日报,2010-12-03(C01)

(责任编辑:李力)

2014-03-24

裴世东(1990-),安徽合肥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考古学。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7.023

J642.22

A

1673-2006(2014)07-0075-03

猜你喜欢
五河民歌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祝贺五河创建诗词之乡动员大会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五河小调
藤县水上民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