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2014-08-23 05:56张本忠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7期
关键词:痛风性痛风西医

李 敏 张本忠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Meta分析

李 敏 张本忠△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以中西医结合、痛风性关节炎、Integrative Medicine、Gouty arthritis、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为搜索关键词,对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Medline数据库进行搜索,收集2003年到2013年10年的文献,应用随机对照试验评估表对文献进行评估,采用Jadad质量评分表对文献进行评价,用RevMan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有23篇随机对照试验,异质性检验P=0.87,表明23个研究数据具有同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式。 合并效应 OR=3.98,95%CI为[3.07,5.16];合并效应量的检验 Z=10.42,P<0.00001,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相对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疗效优势。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 痛风性关节炎 Meta分析

△通信作者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所致的一组异质性慢性代谢性疾病,其基本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反复发作的痛风性急性关节炎、间性肾病和痛风石形成,严重者伴关节畸形或尿酸性尿路结石[1]。痛风的病程分为4个阶段:无症状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间歇期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痛风性关节炎在痛风病中最为常见,常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甚至关节变形,多首发于第1跖趾关节,迁延难愈,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主要使用一些镇痛和激素类药物,缓解急性发作时的疼痛以及促进尿酸排泄。而中医药治疗本病多从整体入手,辨证分型,采取专病专方治疗或配合针灸、外洗等其他方法治疗,在西药治疗基础之上,加入中医治疗的手段,均使本病得到较好的疗效[2]。但是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上有无差异,或者那一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更佳,目前尚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本研究应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选取已在国内和国外公开发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评估其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提供实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参照文献[3]诊断标准。 (1)关节液中有特征性尿酸盐结晶;(2)用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证实痛风结节中含尿酸盐结晶;(3)具备以下12条中6条或以上.急性关节炎发作多于1次,炎症反应在1 d内达高峰,急性单关节炎发作,患病关节可见皮肤呈暗红色,第1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单侧关节炎发作、累及第1跖趾关节,单侧关节炎发作、累及跗骨关节,有可疑痛风结节,高尿酸血症,X线摄片检查显示不对称关节内肿胀,X线摄片检查显示不伴侵蚀的骨皮质下囊肿,关节炎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符合以上(1)、(2)、(3)中任 1 条件者即可诊断为痛风。

1.2 干预措施 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其中中医治疗包括辨证分型治疗,不同分型采用不同中药处方,外敷加内服,以及针刺火罐治疗等,西药包括一般治疗、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对照组用西药治疗。

1.3 疗效标准及结局指标 西医诊断标准采用了美国风湿病协会于1997年公布的诊断标准[4]。中医诊断标准则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关节功能活动正常。好转:临床症状、体征及关节功能活动明显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治疗后无明显变化。有效率=(痊愈人数+好转人数)/总人数×100%。

1.4 资料来源 文献检索以中西医结合、痛风性关节炎、Integrative Medicine、Gouty arthritis、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为主题词,通过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Medline英文数据库检索2003至2013年10年内发表的文献,初检得到283篇文献,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会议论文汇编、病例报道、综述类研究以及与研究目的无关的研究。然后选择文献查找并阅读原文,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按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估表对文献进行评估,其内容包括分组是否随机、采用何种盲法、各组入选条件(如年龄、原发病、病程长短、合并症等)是否相同、各组测量工具及评价方法是否一致,除干预措施外,各组是否同等对待、结论是否正确可靠等10项指标,每篇文献若选中5个或5个以上则被入选。为保证文献的正确可靠,由3人组成评分组,对文献独立加以评价,如有争议,则讨论以求得统一,最后入选符合要求的文献23篇以进行进一步研究.

1.5 资料质量评价 由两名评价员按照文献质量评价Jadad评分法 (1~3分视为低质量,4~7分视为高质量)对所纳入文献进行评价,对纳入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进行随机化、盲法、随访3部分内容的质量评分,按照标准每部分计分为0~2分,总积分为0~7分。1~3分为低质量研究,4~7分为高质量研究。若有分歧,通过与第三方共同讨论解决。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RevMan5.0软件包进行分析:当试验结果出现显著异质性(P<0.05)时,则使用随机效应模式(ralldori1 effects mode1);当试验结果无异质性(P>0.05)时,则使用固定效应模式。对计数资料,使用 Peto 法的比值比(Odds Ratio,OR)。

2 结 果

2.1 纳入病例情况 经检索所得的文献,经初筛共得63篇进一步阅读全文后纳入23篇纳入研究,纳入研究文献的Jadad评分平均值为2.30分,均属文献质量低。其中高质量的3篇(4~7分视为高质量)评分均为4分。纳入研究的23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文献的基本情况见表1。

2.2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率比较 见图1。共纳入研究23个,各研究之间无统计学异质性(Chi2=14.71,P=0.87,F=0%),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合并分析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优于西医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3.98,95%CI为 [3.07,5.16]), 合并效应量的检验 Z=10.42,P<0.00001,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相对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疗效优势。漏斗图显示:图形对称性好,发表偏倚较小,如图2。

图1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效率对比图

表1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文献的基本情况(±s)

表1 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文献的基本情况(±s)

作者n 有效数(n)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年) n 有效数(n)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年)丁 浩[6] 2011 40 34 56.0±9.6 5.7±1.1 35 21 53.5±3.5 5.5±0.9 3刘忠良[7] 2009 65 64 43.20±7.55 3.92±1.3 31 28 42.94±7.37 3.89±1.6 2杜娟娇[8] 2012 30 26 40.9±5.2 3.96±1.59 30 21 41.2±4.3 4.06±1.13 2李 斌[9] 2012 64 61 41 4.6 64 46 40 4.8 2王向阳[10] 2011 40 38 43.5±11.2 3.1±2.2 40 34 42.5±11.7 3.5±1.9 2欧志穗[11] 2008 30 25 51.2±11.32 3.87±4.44 30 26 43.57±16.41 4.09±4.86 4向殿文[12] 2011 56 52 44.6±11.5 3.7±1.5 38 27 44.6±11.5 3.7±1.5 1刘苏宝[13] 2007 32 30 41 4.6 32 23 40 4.8 2柯良骏[14] 2013 36 34 45.1±5.8 3.43±0.59 36 26 44.7±5.1 3.40±0.56 2蔡川海[15] 2013 44 39 40.3±4.5 2.93±0.30 40 29 40.9±4.8 2.80±0.37 4戴红革[16] 2006 53 49 48.3±5.7 3.5±1.2 45 37 46.7±5.3 3.7±1.6 2秦祖杰[17] 2012 56 53 41.5±11.8 3.2±1.2 56 40 41.8±11.5 3.4±1.3 2发表年份治疗组 对照组 JADAD得分汪林峰[18] 2011 34 34 48.5 2.5 34 23 48.5 2.5 2呼永河[19] 2009 40 37 44.3±12.27 4.05±3.17 40 27 43.88±12.06 4.13±3.39 2张士良[20] 2010 45 44 41.0±11.3 5.4±2.8 45 42 42.3±10.3 5.2±2.9 2任雨芳[21] 2011 44 42 44 3 42 37 43 3.5 2吴克强[22] 2005 45 39 39.5±15.2 4.6±1.1 30 22 40.2±14.8 4.5±0.9 3陆雪萍[23] 2013 52 47 44.3±18.3 5.6 48 35 45.1±17.8 5.4 2林 林[24] 2012 100 89 43.5±19.5 5.3 60 44 45.5±17.5 5.5 2孟庆良[25] 2006 75 66 39.5±15.27 4.6±1.1 30 23 40.2±14.8 4.5±0.9 2徐 宁[26] 2013 150 138 41.3±11.5 5.1±0.5 60 44 40.5±9.2 4.7±0.5 4全毅红[27] 2010 50 46 52 3.3 52 36 53 3.1 2宋友梅[28] 2011 44 41 49.8±8.3 0.7±2.1 45 34 49.8±8.3 0.7±2.1 2

图2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效率漏斗图

3 讨 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因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出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症性异质性疾病[29]。在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方面,不仅要求缓解急性期疼痛症状,并且要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降低痛风性关节炎再次发作的几率。除饮食护理外,西药主要使用一些镇痛和激素类药物如秋水仙碱、非甾体类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以缓解急性发作时的疼痛、抑制尿酸生成及促进尿酸排泄,但是多数西药的副作用比较大,不适合长期服用。痛风属中医学“痹证”的范畴,一般将本病分为湿热蕴结、瘀热阻滞、痰浊阻滞、肝肾阴虚4型辨证施治,治法分别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涤痰化浊、补益肝肾[30]。在西药治疗基础之上,采取内服外敷(外敷中药一般包括赤芍、延胡索、乳香、没药、薏苡仁、黄柏、苍术、虎杖等;内服中药包括熟附子、细辛、肉桂、干姜、麻黄、三棱、莪术、昆布、海藻、乌梢蛇、黄芪、葛根、当归、茯苓、白芍、白术、川续断、鹿含草、黄连、败酱草、黄柏、知母等)以及针刺火罐等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均取得良好疗效。

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时,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疗效上有无差异,或者何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更佳,目前尚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因此本文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进行了比较研究,可以得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相对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疗效优势的结论。但是在不同阶段,针对不同病理关键和治疗目的,如何合理地结合中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深入探讨。此外,针对嘌呤代谢相关酶的缺陷和活性异常方面,中西医治疗研究还有待深入开展[31]。本文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搜集的文献中,绝大部分都是中文文献,很大一部分的随机对照试验样本量较少,且没有严格的遵循随机对照试验的基本原则,导致大部分研究的Jadad评分比较低,有些文章的可信度无法保证,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实验结果可能有一些偏差;且本文只是针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方面做了比较,还有一定的局限,比如患者的尿酸水平以及患者愈后的随访情况未加入本研究,今后可以做进一步的讨论研究。

[1]薛川松,崔小红.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10(28):1577-1579.

[2]王中博,王超.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9(10):658-660.

[3]黄伟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3,45(6):53-54.

[4]Wallace,SL,Robinson H,Massi AT,et al.Prehm‘mary criteriafor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acute arturitis of primary gout[J].Arthritis Rheum,1977,20(6):895-900.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4.

[6]丁浩,林林.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10(25):65-66.

[7]刘忠良.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 65例[J].河南中医,2009,29(9):907-908.

[8]杜娟娇.自制壮药金黄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8次外治学术会议论文集,2012.

[9]李斌.四妙散加味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2012,4(30):27-29.

[10]王向阳,刘增艳.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医中药,2011,9(8):310-311.

[11]欧志穗.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初步观察[J].中外医疗,2008,12(3):50.

[12]向殿文.中西医结合治疗56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医中药,2011,18(27):96.

[13]刘苏宝,梁迎春.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2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7,89(6):370-371.

[14]柯良骏.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6例临床研究[J].临床研究,2013,45(10):31-32.

[15]蔡川海.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4例[J].福建中医药,2013,44(4):33-34.

[16]戴红革,于海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3例[J].中国全科医学,2006,9(6):503.

[17]秦祖杰,庞学丰.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6例临床疗效观察[J].华夏医学,2012,25(1):25-29.

[18]汪林峰,姜雷琴.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68例临床观察[J].中医中药,2011,18(13):103-104.

[19]呼永河,曹克光.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09,19(5):527-530.

[20]张士良,宋春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34.

[21]任雨芳.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4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1(8):568.

[22]吴克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5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37(5):64-65.

[23]陆雪萍.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2例[J].北方医学,2013,10(7):34-35.

[24]林林,丁浩.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00例疗效观察[J].东南大学学报,2012,31(1):28-30.

[25]孟庆良.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00例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6,18(4):14-15.

[26]徐宁.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00例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5(13):59-60.

[27]全毅红.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0):14-15.

[28]宋友梅.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6):140.

[29]李全胜.痛风性关节炎中西医辨证治疗[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5,27(10):106-107.

[30]惠乃玲.中医中西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近况[J].河北中医,2006,12(28):951-953.

[31]李业伟.痛风的中西医诊治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9(18):593-595.

R589.7

A

1004-745X(2014)07-1301-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7.037

2014-03-02)

猜你喜欢
痛风性痛风西医
被痛风症“缠上”,如何科学进食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痛风的治疗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痛风:改善生活方式防复发
痛风患者怎么吃才健康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清热解毒止痛散联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