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通气联合辨证应用中药注射液治疗呼吸衰竭52例临床观察

2014-08-23 06:33刁人政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7期
关键词:参麦醒脑血气

刁人政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无创通气联合辨证应用中药注射液治疗呼吸衰竭52例临床观察

刁人政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 观察无创通气联合辨证应用中药注射液对ICU呼吸衰竭治疗的作用。方法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并根据中医辨证序贯和(或)联合应用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及丹参注射液,并与单用无创通气治疗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呼吸频率、日均吸痰次数、无创通气时间、临床有效率。结果 联合中药治疗组较对照组在血气分析指标、意识状态、呼吸咳嗽功能、临床疗效都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辨证应用中药注射液对无创通气治疗呼吸衰竭有协同作用。

无创通气 呼吸衰竭 痰热清注射液 醒脑静注射液 参麦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

呼吸支持是ICU治疗呼吸衰竭的基础,气管插管开放气道进行机械通气虽是呼吸衰竭治疗的基本方法,但有诸多不足。无创通气作为呼吸支持的有效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日益广泛[1]。近年来,笔者用无创通气并根据中医辨证序贯和(或)联合应用中药注射液治疗呼吸衰竭,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52例呼吸衰竭患者。其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24~96岁;平均(75.3±12.4)岁;原发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感染24例,伴有不同基础疾病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多发性脑梗死、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肾病综合征等非感染性疾病8例;呼吸衰竭按血气分析分类:Ⅰ型呼吸衰竭28例,Ⅱ型呼吸衰竭24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入ICU后给予防治感染,平喘化痰,容量平衡,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基础。无创通气采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 VERSION型呼吸机经面罩辅助通气。通气模式选用压力支持通气/压力控制通气(S/T),初始设定吸气压(IPAP)12~18 cm H2O,呼气压(EPAP)4 cm H2O,呼吸频率 16~22 次/min,由低到高,使患者逐渐适应,维持患者潮气量在400~500 mL以上。治疗中根据病情间断使用,计算使用的总时间。所有患者必要时进行常规或经口咽管吸痰,保持气道通畅。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序贯和(或)联合应用中药注射液: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相关的呼吸衰竭证见喘促气急,咳嗽痰黄白而黏,或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证属痰热内蕴,治疗用痰热清注射液40 mL;伴神志模糊,或烦躁不安,加用醒脑静注射液40 mL;精神萎靡嗜睡,喘息汗出,咳嗽无力,舌红苔干或少,脉数重按无力,证属痰热未尽,气阴两伤,加用参麦注射液100 mL。心肾脑等非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呼吸衰竭证见神疲乏力,面唇紫绀,胸闷气喘,或胸闷胸痛,四肢水肿,舌红有紫气,脉结促或弦数乏力,证属瘀血阻络,气阴两虚,直接用参麦注射液100 mL及丹参注射液40 mL。以上各中药注射液分别加入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中药注射液同时联合应用最多2种,每种至少连续使用7 d,最多连续使用15 d。

1.3 观察方法 记录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意识状态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日均吸痰次数、无创通气时间、临床有效率。 临床疗效评价:按显效、有效、无效死亡3级评定标准:显效为呼吸衰竭纠正,完全撤离无创呼吸机,能自主咯痰;有效为呼吸衰竭有所改善,需要间断使用无创通气,时需辅助吸痰;无效为呼吸衰竭无改善,无创通气治疗失败,改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见表1。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PaO2都有显著改善(P<0.05);Ⅱ型呼吸衰竭 PH、PaCO2有改善,但无显著差异。联合中药组较单用无创组PaO2改善也有显著差异(P<0.05)。

2.2 两组治疗后各临床指标及疗效比较 见表2。治疗组治疗后患者GCS的增加和呼吸频率(f)、无创通气时间、日均吸痰次的减少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临床疗效: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65.38%;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46%。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mmHg,±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变化(mmHg,±s)

组 别Ⅰ型呼衰 治疗组(n=14)对照组(n=14)Ⅱ型呼衰 治疗组(n=12)对照组(n=12)PaO2治疗前 64.40±10.20治疗后 120.70±16.60*△治疗前 65.70±12.30 pH PaCO2 7.42±0.06 34.30±7.20 7.41±0.05 38.20±6.40 7.43±0.07 33.20±6.40治疗后 101.40±18.30*△7.43±0.05 37.80±6.30治疗前 7.22±0.07 79.30±15.90 61.20±16.10治疗后 7.33±0.06 63.40±10.70 117.40±18.70*△治疗前 7.25±0.09 76.10±17.50 62.20±13.80治疗后 7.30±0.08 66.20±12.80 87.10±15.90*△

表2 两组治疗后各临床指标及疗效变化(±s)

表2 两组治疗后各临床指标及疗效变化(±s)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 别 n 无创通气时间(d) 日均吸痰次(次/d)治疗组 26 4.5±3.2△ 5.6±2.3△对照组 26 8.9±4.8 9.4±4.5 GCS f(次/min)3.6±1.5△ 10.3±2.2△2.1±1.3 6.2±3.1

3 讨 论

机械通气是呼吸衰竭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临床上多采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两种连接方式进行机械通气。无创通气治疗时同样能显著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有临床报道,Ⅰ型呼吸衰竭因各种病因所致的低氧血症尽早使用经鼻面罩无创机械通气可明显纠正低氧血症,而对二氧化碳影响不显著[2]。无创通气对Ⅱ型呼吸衰竭可以迅速改善缺氧,缓解呼吸困难,改善呼吸肌疲劳,但对二氧化碳潴留的改善并无显著优越性[3]。本临床观察也证明,无创通气治疗能显著改善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aO2。联合辨证应用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及丹参注射液等中药注射液对PaO2的改善更加明显。对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PH、PaCO2有改善,但无显著差异。

除机械通气外,保持呼吸道通畅也是呼吸衰竭治疗重要环节[4]。其在无创通气治疗中尤为重要,在某种程度上说,无创通气时无创的优点,也是其作用上的薄弱环节。一般认为,引起无创通气失败的直接原因是痰液窒息、呕吐物误吸、面罩明显漏气、胃肠严重胀气和昏迷。尤其痰液窒息和呕吐物误吸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5]。可见无创通气过程中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取得成功和治疗后维持疗效的保证。

醒脑静注射液是由安宫牛黄丸改制的水溶性注射液,可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有醒脑解痉、清热凉血、行气活血、解毒止痛等功效[6];其联合无创通气治疗COPD急性发作期呼衰,减少了机械通气的应用时间,缩短了肺性脑病患者意识障碍的时间[7]。痰热清注射液由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组成,有清热、解毒、化痰之功效,对痰热壅肺及热毒内盛型肺部感染效果满意[8]。笔者根据呼吸衰竭患者早期多痰热内蕴,易蒙蔽清窍的特点,序贯和(或)联合应用醒脑静注射液及痰热清注射液。后期呼吸衰竭患者多表现为痰热未尽,气阴两伤,则序贯应用参麦注射液。有研究证明,参麦注射液可以增加膈肌顺应性,改善膈肌舒张功能,并且由于其不影响膈肌的静息张力,使对疲劳的耐受增加,增加心输出量,提高动脉血氧分压[9]。心肾脑等非感染性疾病相关的呼吸衰竭病机上多属瘀血阻络,气阴两虚,则直接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加丹参注射液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达到异病同治的目的。研究发现,丹参具有保护内皮细胞,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10]。这可能是丹参注射液应用于呼吸衰竭相关性多系统疾病的有效机制之一。

由于面罩无创通气的局限性,一般认为无创通气只适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的患者。病情重进展快者,两组都有无创通气早期失败者,如治疗后患者神志模糊烦躁无改善、呼吸急促,脉氧难以维持,此时应立即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但患者适应无创通气后,治疗组后续治疗更能显示出优势,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指导下应用中药注射液更加能体现中医特色。呼吸衰竭以心肺气虚为本,痰浊瘀血蕴肺为标。用痰热清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联合和/或序贯治疗,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有助于清除呼吸衰竭患者的痰热、瘀血表现,改善呼吸功能,提高咳痰效力,减少吸痰的次数,缓解呼吸肌疲劳,提高无创通气的疗效。

[1]朱蕾.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24(3):190-193.

[2]宋志芳.现代呼吸机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31.

[3]廖秀清,李琦,林科雄,等.早期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8):739-742.

[4]张萍,张大良.无创机械通气对纠正低氧血症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03,8(5):401-402.

[5]顾宇彤,钮善福,朱蕾.经面罩机械通气常见失败原因分析[J].上海医学,2004,27(3):168-172.

[6]傅强,崔华雷,孙中吉,等.醒脑静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脑神经细胞凋亡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0,7(3):144-146.

[7]赵玉斌,肖颖.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9(6):362-365.

[8]杨海玲,魏丹霞,施兴黔.痰热清治疗老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肺部感染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7,16(8):910-912.

[9]欧阳修河,尹睿,张颖,等.参麦注射液对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并严重呼吸衰竭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26(7):608-611.

[10]裴少伟,崔俊彪,罗莉,等.丹参对慢性肺心病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10):639-641.

R563.8

B

1004-745X(2014)07-1381-03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7.077

2013-12-10)

猜你喜欢
参麦醒脑血气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自拟醒脑汤联合体外反搏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效果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Xingnao Kaiqiao"Acupuncture Based on Brunnstrom Staging on Upper Limb and Hand Motor Function in the Recovery Period after Stroke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参麦止嗽糖浆中8种成分
黑珍珠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探讨
不同桡动脉穿刺方法在血气分析患者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