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贴压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2014-08-23 06:31指导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7期
关键词:根型耳穴电针

吴 凯 指导 朱 丹

(1.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重庆 401120;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3.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 400030)

耳穴贴压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吴 凯1,2指导 朱 丹3

(1.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重庆 401120;2.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3.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 400030)

目的 研究耳穴贴压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予电针治疗,观察组在电针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以症状量表进行症状评分,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耳穴贴压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耳穴贴压 电针

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病因主要是颈椎间盘髓核的突出,颈椎后方小关节骨质增生,钩椎关节骨刺形成,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或压迫所致。CSR是颈椎病分型中发病率最高的一型,约占60%~70%[1],因此积极防治CSR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重庆市名老中医朱丹老师的指导下,采用耳穴贴压结合电针治疗CSR患者50例,并与单独使用电针治疗的50例CSR患者比较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至2013年10月在重庆市肿瘤医院针灸科和重庆市渝北区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共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符合诊断标准;年龄18~65岁;自愿完成2个疗程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身体虚弱、有较严重心脏病、肺部疾患、糖尿病患者;血压过高或过低患者;不愿配合或不能完成疗程治疗者;颈椎骨骼其他实质性病变(结核、肿瘤、骨折等)及胸廓出口综合征、网球肘、肩周炎、腕管综合征等以上肢疼痛为主的各种疾患。将100例患者,由Excel生成随机数字表,依门诊就诊顺序在表中任意一行任意一个数字起,顺序分配随机数字。再将随机数字除以组数2,余数为1,则入观察组,整除入对照组。两组各50例。两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受试者临床资料比较(±s)

组 别 病程(年) 症状量表评分(分)观察组 2.38±0.77 11.39±1.31对照组 2.69±0.42 12.62±1.89 n 年龄(岁)50 54.79±8.32 50 53.11±7.96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主穴为双侧颈夹脊;配穴选风池、天柱、大椎、肾俞、肩中俞,患侧肩外俞、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穴位局部75%酒精棉球消毒后,2寸毫针直刺入皮下后向脊柱方向45°角斜刺,捻转行针,平补平泻。电针仪为G6805-2型,两组线分别接通双侧颈夹脊穴,选择疏密波,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通电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 d。治疗组在对照组电针治疗基础上,予耳穴贴压治疗。取穴:颈后三角(耳背颈椎3、4,颈椎6、7及耳大神经呈三角形)、肩三点1(颈 6、7之间平行的耳轮背处);颈、颈椎、枕、肩、指、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肾。先取一侧耳穴,以75%酒精棉球擦拭耳穴局部后,用医用橡皮膏将王不留行籽固定粘贴,用适度力量捏压,使患者感觉酸胀疼痛为度。嘱患者每日自行捏压以上耳穴3次以上。隔3日换帖,取另一侧耳穴,用相同方法以王不留行籽压刺激。4次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日本田中靖久采用的症状量表[3],包括症状(颈肩部的疼痛与不适;上肢疼痛与麻木;手指疼痛与不适)、工作和生活能力、手的功能、体征(椎间孔挤压试验;感觉;肌力;腱反射)4个方面评价内容,总分20分。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痊愈:颈肩臂麻痛症状体征消失,肌力正常,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好转:症状减轻,颈、肩、臂疼痛减轻,肢体功能改善。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评定时间在患者接受治疗前和完成2个疗程治疗或终止治疗时进行。

1.5 统计学处理 应用PASW statistic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内前后评分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症状量表评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50 11.39±1.31 18.98±1.83*△对照组 50 12.62±1.89 16.69±1.42*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结果示观察组有效率、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机制主要是因颈椎间盘在损伤或退变基础上突出和膨胀,颈椎小关节骨质增生,钩椎关节骨刺形成,各关节松动及移位,形成了对颈(脊)神经根的刺激及压迫,产生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障碍[4]。各种压迫物直接对脊神经根的压迫、牵拉以及继发的反应性水肿,表现为根性症状,通过根袖处硬膜囊壁上的窦椎神经末梢支而表现出颈部症状。而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多因风寒湿邪客于筋脉,注于经络,流于关节。寒为阴邪,损伤阳气,又寒性收引,湿性重浊,使颈部经脉气血阻滞;或因跌仆外伤,损伤颈部络脉,气滞血瘀而致。此外,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则筋骨失于濡养,易受风寒邪气侵袭,也是本病发生的内因[5]。

电针是将脉冲电流与针刺结合的治疗方法,通过电针调理人体气血阴阳,使气血调和、阴阳平衡、经脉通畅,通则不痛,从而达到电针镇痛的目的。研究表明,电针可引起神经系统释放阿片样肽,其中的脑啡肽和强啡肽可分别在脑和脊髓中发挥止痛的作用[6]。此外,电针还可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粘连、促进恢复神经组织兴奋性等方面起到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7]。

耳穴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耳穴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治疗手段。《灵枢·口门》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如手少阳三焦经“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足少阳胆经亦循颈,又“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其支者,从缺盆循颈……却入耳中”。以上经脉均循行耳部,同时又经过颈、肩、臂等部位,故刺激耳穴可疏通上述经络,使气血通畅而疼痛自止。现代研究发现,耳穴贴压可使交感神经处于抑制状态,缩血管作用减弱,可改善血液循环。而刺激皮质下穴能够调节大脑皮质和皮质下植物神经中枢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可起到闪电样即刻止痛效果[8]。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颈肩酸痛、上肢麻木疼痛等症状,与中医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相仿[9]。耳穴压豆,取颈、颈椎依据生物全息理论,为身体相应部位取穴;肩、指、枕为对症取穴;神门穴止痛、肾主骨、内分泌、皮质下可调节内分泌;而颈后三角和肩三点是朱丹老师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经验效穴。以上穴位可以疏通经络、活血止痛,故可用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本研究采用耳穴贴压结合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结果发现,耳穴贴压结合电针和单独应用电针,均能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但观察组治愈率却显著高于对照组。因为耳穴贴压促进了手足少阳和手太阳3条经脉气血的运行,通则不痛。刺激神门、肾皮质下等耳穴可以益肾安神镇痛,刺激颈、肩等可减轻相应部位临床症状。此外,疗效增强与耳穴贴压便于患者自行刺激耳穴,可以有效增加治疗时间和治疗强度有关。还有研究发现[10]电针与耳穴贴压有协同作用。因此,综合采用耳穴和电针疗效优于单独采用电针治疗。

[1]王艳国,郭秀琴,张琪,等.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系统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2):499-503.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张红星,张武昌.颈椎病[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7.

[4]唐雷,安雪,张红星,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判断标准的研究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中):127-128.

[5]赵强.电针颈夹脊穴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学院,2009.

[6]张吉,王振坤,白丽敏,等.针灸镇痛机制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8.

[7]张红,何立萍.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3):214-215.

[8]郭玉峰,杨瑞萍.耳穴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3,11(8):63-64.

[9]徐星星,王宝玉,郭银丰,等.耳穴压豆联合中药敷贴治疗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8):1398.

[10]徐佳,曲惠卿,方海琳.电针配合耳穴贴压对肥胖伴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胰岛素及睾酮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9, 29(6):441-443.

R245.9

B

1004-745X(2014)07-1360-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7.065

2014-01-25)

猜你喜欢
根型耳穴电针
多功能治疗仪联合颈通颗粒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效果
电针基于不同参数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进展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耳穴埋豆+腹部拔罐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患者排便自觉通畅率的影响
电针与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研究进展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取穴规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越鞠十味丸联合耳穴压贴治疗代谢综合征17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