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电气控制与电工电子课程融合的教学探讨

2014-08-28 06:31
制冷 2014年4期
关键词:电气控制电工知识点

陶 洁

(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0048)

《制冷电气控制》是我院制冷与冷藏专业开设的一门核心课程,《电工基础》与《电子技术》是本专业的两门基础课程。电工电子这2门基础课程为制冷电气控制的这门核心课程服务。从实用性及够用性原则出发,3门课程相融合,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课程的教学方法,还可以节省课时,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

1 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1 内容的不适应性

《制冷电气控制》课程涉及到强电和弱电,要求很好掌握电工电子的相关内容。而一般高职院校的电工电子这2门课程是针对全院理工类专业开设的,授课内容只是本科教材的精简,在授课时,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这2门课程内容覆盖面广很多知识制冷专业用不到,比如三极管知识点中,制冷电气控制里只用到三极管的开关电路,而三极管的难点—交流放大电路及其计算在制冷电气控制的课程里是用不到的。比如电工基础课程中,大量课时讲解了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不同种的计算方法,但是在制冷电气控制课程中,仅仅需要会读懂电路图,测量关键点的电位以及及其简单的计算。电工电子课程完全照搬本科教材,强调计算,一方面知识点太难,学生对知识点不易掌握,特别对于高中学“文”的这部分学生;另一方面学习的知识点得不到应用,容易忘记。

其次,有许多制冷电路中用到的电子元件与集成电路的知识点没有讲解,如三端稳压器、反相驱动器、蜂鸣器、光电耦合器等。如此授课,学生应知的知识点,应会的能力无法掌握,就需要在制冷电气控制课里补充电工电子课程没有涉及到的内容,如此会占用该课程的大量课时,影响了制冷电气课程的学习效果。

在课程融合前我们也尝试了其他方法,把制冷中用到电工电子知识点归纳给任课教师,在授课时,针对性授课。但是由于知识点没有和制冷电路结合,笼统的介绍知识点,没有实际应用,学生掌握不好。

1.2 课程的不适应性

制冷电气控制课程是一门对电工电子知识综合性较强的一门课程,但在课程设置上,制冷电气控制、电工、电子三门课程授课时间间隔较长,如表1所示,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都相差了1个学期。在进行制冷电气控制课程学习时,学生已经忘了大部分的电工基础和部分电子技术的知识,此时需要对电工电子的部分内容复习,才能进行后续课程的学习,造成了极大的教学资源的浪费,同时占用了部分制冷电气控制的课时,影响了制冷电气控制课程的学习效果。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忽略了课程之间的联系,如果关联课程学习时间间隔越小,知识就越容易掌握。

1.3 内容的重复性

首先,由于学生对电工电子知识点的遗忘,需要在制冷电气控制里重新复习。其次,电工电子里的部分内容与制冷电气控制里重复,比如电工中会讲解星型转三角型启动电路,在制冷电气控制中,讲到压缩机启动时,包含了该电路。大量的重复性内容,浪费了教学课时。

表1 三门课程授课时间及课时

2 制冷电气控制与电工电子融合式教学方法的探讨

鉴于以上问题,我们打破了各课程的独立教学的传统授课模式,提出了3门课程融合为一门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

2.1 教学方法

制冷电气控制、电工、电子3门课程的融合,不是简单的把课程叠加,而是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法。项目应根据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以制冷电气控制这一核心课程为主线来选取,具体项目选用了东芝GR204冰箱电气与控制系统检修、海信KFR-26GW/17BP电气与控制系统检修、帕萨特GSI 汽车空调电气与控制系统检修、小型冷库电气与控制系统检修。在教学过程,对于每一个项目要进行分解,确定项目中用到哪些电工电子课程的知识点,针对这些知识点来学习电工电子的相关内容。例如在检修微电脑电路中的电源电路的时候,可以穿插电工电子内容中的电感、电容、电阻、三端稳压器等知识点。如此,每个项目都需要这3门课程的并行授课完成,授课过程中注意了课程的交叉和并联,易于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

2.2 考核方法

为培养学生实操能力,考核把重点放在了平时的项目训练上,两大项目共占60%,各自比例见考核评分表。期末理论闭卷考试成绩占20%,另外为了考查学生的职业素质,安排了学生评价考核(小组内成员评价占10%,组外成员评价占10%)。总分由各项目分数相加而得。课程评分采用百分制。即:课程总成绩=学生评价考核成绩+项目考核成绩(综合个人情况与小组考核情况)+期末试卷成绩。

2.3 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多课程融合为一的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如下问题:

(1)项目的选取上,对于电工、电子、制冷电气控制这3门课程的知识点要综合考虑,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2)课程融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现有的制冷电气控制教材已不适合,应尽快开发与设计项目配套的教材。

(3)由于项目的选取来自于生产实际,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教师可通过访问工程师、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3 结束语

在教学过程中,把电工电子的内容融入到制冷电气控制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学生的电工电子基础更为扎实,并能熟练的应用于实际,制冷电路板的识图能力及维修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1] 韩利伟.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标准研究[J].职教论坛,2011,(11):120-122

[2] 马铁民,于成江.朱景福多课程融合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构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11):72-73

[3] 李科,李丽萍.对“多课程融合”高职教育新特性的探讨[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64-65

[4] 陈安军.基于项目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1,(11):15-16

猜你喜欢
电气控制电工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糊涂的维修工
PLC控制变频调速电梯电气控制系统分析
对基于PLC技术的电气控制技术的几点探讨
对基于PLC的电气控制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