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射线对不同年龄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评价

2014-08-29 03:24李凤棉王成欧洁红胡元元潘立群钱江
河北医药 2014年3期
关键词:患处同位素射线

李凤棉 王成 欧洁红 胡元元 潘立群 钱江

·论著·

Β射线对不同年龄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评价

李凤棉 王成 欧洁红 胡元元 潘立群 钱江

目的 评价放射性同位素32P、90Y对婴幼儿浅表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32P、90Y放射性核素局部近距离照射治疗不同年龄的婴幼儿血管瘤,每个疗程总剂量15~25 Gy,间隔2~ 3 个月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结果32P治疗182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约为89.6%;90Y治疗121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约为81.0%。结论32P、90Y敷治疗婴幼儿皮肤血管瘤均安全有效,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不过在治疗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剂量。

血管瘤;同位素;治疗结果

毛细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疾病,是由胎儿期成血管组织畸形或原有毛细血管扩张所致的一种良性疾病,大多为错构瘤,发病率约为2%[1]。尽管血管瘤是良性的,但它能破坏周围组织,有些血管瘤呈浸润性生长,造成儿童美容缺陷,也可导致功能障碍。在少数情况下,血管瘤又有恶性进程特点,可出现诸多的并发症如:溃烂、出血、感染等,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应及时就诊。本研究对经32P 182例、经90Y敷贴121例治疗的血管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303例,其中男176例,女127例;年龄15~502 d,平均年龄252 d;病灶位于头面部109例,四肢98例,躯干73例,其他23例;病灶范围55 mm×40 mm~180 mm×140 mm。患者按照年龄分为3组,一般情况见表1。

1.2 治疗方法

1.2.132P敷贴治疗方法:用塑料薄膜描出血管瘤的形态和大小,再用滤纸复制成相应的形状,将32P口服溶液(广州同位素公司提供)均匀滴加,自然干燥后,用医用透明胶布固定滤纸备用。治疗时,把做好的敷贴药膜对准患处,用医用纸胶布贴紧,中间不能有空隙,以保证患处受到均匀的β射线照射。对于凹凸不平的特殊部位,如鼻、耳等处,可在不平的部位贴上纱布,,尽可能使之贴紧患处。对口眼相近的部位,最好在晚上睡着后贴,应注意避免误食或对器官造成刺激。

表1 不同照射源的年龄分组情况 例

1.2.290Y敷贴治疗方法:采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生产的90Sr-90Y敷贴器。它的活性面积为20 mm×20 mm,表面吸收剂量率为5.1cGys。每年进行一次吸收剂量率校正。治疗时先用橡胶皮保护皮损周围2~3 mm 外的正常皮肤,再将90Sr-90Y敷贴器对准病变并压紧皮肤,按辐射剂量换算照射时间。可以根据年龄、部位、皮肤的美容需求等因素调整照射时间。

1.3 剂量控制 采用一次治疗法,即总剂量(15~25 Gy)一次敷贴后,可于2~3个月后再行第2疗程治疗[2]。治疗后注意保护患处,避免引起局部破溃等,否则可能留下瘢痕。可以应用红霉素软膏等局部外用防止急性皮炎等。一般每隔2~3个月复诊,效果不明显的,可适当增加治疗时间和次数。

1.4 疗效评定标准 皮肤面鲜红色消退,瘤体消失为治愈;瘤体明显萎缩,表面残留淡红色或暗红色斑为好转;血管瘤治疗后无明显改善为无效[3]。治愈+好转=有效。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照射源对患者的总疗效比较 2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9,P=0.042)。见表2。

表2 不同照射源对血管瘤的总疗效比较 例(%)

注:与32P治疗组比较,*P<0.05

2.232P对不同年龄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比较 A组有效率高于B组(P<0.05),B组有效率高于C组(P<0.05)。见表3。

表3 32P对不同年龄婴幼儿血管瘤疗效比较 例(%)

注:与A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P<0.05

2.3 90Y对不同年龄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比较 A组有效率高于B、C组(P<0.05)。见表4。

表4 90Y对不同年龄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比较 例(%)

注:与A组比较,*P<0.05

2.4 不良反应 患者未出现严重破溃、感染、瘢痕等不良反应。有55例在几周内出现红肿、瘙痒等,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有2例在2周后出现水泡,经烧伤科对症处理好好转。

3 讨论

血管瘤是婴幼儿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常用的方法有激光治疗、放射、激素治疗、手术治疗、核素治疗、冷冻治疗等[4]。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目前主要是应用32P、90Sr-90Y敷贴器,它们的射线性质适合应用。其中32P物理半衰期为14.3 d,衰变过程中释放纯β射线,平均能量为695 Kev,最大能量为1.71 Mev,组织内平均射程为3~4 mm,其最大能量的β射线也仅能穿过8 mm深的人体组织,有利于保护周围正常的皮肤。而90Sr-90Y敷贴治疗的β射线主要是90Y衰变释放的[5],利用90Sr经β衰变成90Y,再经过βZr,在这些连续衰变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为0.65 MeV 及2.2 MeVe的β射线,其中起主要治疗作用的是2.2 MeV 的β射线,正由于β射线的射程短、穿透力有限,病变的基底组织无法吸收到有效的剂量,故仅对浅表病灶效果较好[6,7]。β发射体将辐射能量转移给机体组织后产生电离辐射效应。细胞核、浆、膜分别出现空泡,溶酶体被破坏,释放出多种特异性酶,细胞膜的类脂质分子分解,细胞失去分裂增殖能力,导致病损组织形态和功能上的生物学改变,从而出现治疗效果[8]。90Sr-90Y敷贴器治疗血管疗效与血管瘤类型、厚度和治疗时机有密切关系[9]。32P、90Y因无γ射线,防护简单,使用方便,外照射对正常组织不会造成损害。

从本研究结果不难看出,放射性核素32P、90Y敷贴小剂量敷贴治疗小儿血管瘤效果较好,且副作用轻微,不良反应少,与多数文献报道相符。相对而言,年龄越小用32P早期敷贴治疗的疗效较好,可能是由于婴幼儿年龄越小对射线越敏感,所有治疗效果也越好。由于此法简便、安全、有效、无创、不良反应少,深受患儿及家属支持,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 赵辨主编.临床皮肤病学.第1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8.1031.

2 中华医学会主编.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核医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192.

3 Liu QY,Lin SX,Liu JT.Clinical observation of 5686 cases of infant hemangionma treated by 32P.Asian J Nucl Med,2002,2:121-122.

4 Phung TL,Hochman M,Mihn MC,et al.Curent knowledge of thepathogenesis of infantile hemangiomas.Arch Facial Plast Surg,2005,7:319-321.

5 张德生,傅烨生.90 Sr敷治疗皮肤血管瘤的疗效观察.同位素,2000,13:190-191.

6 Goodfellow M,Hayes A,Murphy S,et al.A retrospective study of(90)Strontium p lesiotherapy for felin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nasal p lanum.J Feline Med Surg,2006,8:169-176.

7 Hammond GM,Gordon IK,Theon AP,et al.Evaluation of strontium Sr 90 for the treatment of superfici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nasal p lanum in cats: 49 cases (1990-2006).J Am Vet Med Assoc,2007,231:736-741.

8 卢倜章,秦明秀主编.放射性核素治疗学.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215-216.

9 欧阳亮,林琛,李俊雄,等.90Sr 敷贴治疗先天性皮肤血管瘤疗效分析.中国校医,2006,20:433-434.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3.012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

R 543

A

1002-7386(2014)03-0353-02

2013-09-12)

猜你喜欢
患处同位素射线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直线、射线、线段』检测题
治斑秃
赤石脂X-射线衍射指纹图谱
γ射线辐照改性聚丙烯的流变性能研究
深空探测用同位素电源的研究进展
《同位素》(季刊)2015年征订通知
硼同位素分离工艺与生产技术
稳定同位素氘标记苏丹红I的同位素丰度和化学纯度分析
鸡眼的中医外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