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

2014-08-29 03:24江辉耀
河北医药 2014年3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江辉耀

·论著·

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

江辉耀

目的 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术两种方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将收治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Ⅰ、Ⅱ组,Ⅰ组44例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Ⅱ组40例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相关并发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等指标。结果Ⅰ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低于Ⅱ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远期疗效明显优于Ⅱ组(P<0.05),但2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两种手术方法各有优缺点,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具体分析。

股骨颈骨折;老年人;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究其原因主要与老年患者髋部肌力减退、骨质疏松、稳定性差、易发生跌倒等因素相关。由于股骨颈具有特殊的解剖学特点,骨折后容易造成供血血管的损伤,影响血运,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情况,对老年患者的生活、生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及时、得当的治疗[1]。人工关节置换是二十世纪最成功的骨科手术之一,主要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2],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以及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医疗需求也在持续增长。相关资料显示,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十年成功率已经超过90%,假体的远期生存率也在不断改善[3]。我院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患者84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住院且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45例,女39例;年龄62~86岁,平均年龄67.5岁;右侧骨折者47例,左侧3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入选标准:年龄大于或等于60周岁;骨折前可不用或借助工具行走;意识清楚,无精神或神经疾病,不会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符合非病理性GardenⅢ或Ⅳ型股骨头骨折[4]。受伤原因包括:扭伤12例,车祸伤13例;坐位跌伤27例,无意跌伤32例。骨折类型:头下型25例,经颈型31例,基底型28例。合并症情况:合并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19例,慢性支气管炎5例,合并两种及以上疾病者12例。随机将84例患者分为Ⅰ组(44例)和Ⅱ组(4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比、骨折类型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治疗前,医护人员均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手术过程、手术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等,取得了知情同意,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患者在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如常规完善各项检查;拍摄标准骨盆X线片以及髋部正侧位X线;由内科医师会诊,积极治疗合并症,以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能力,保证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手术前1 d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髋部正侧位X线片选择合适的人工髋臼和股骨假体。

1.2.2 治疗方法:Ⅰ组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行硬膜外麻醉,取侧俯卧位,患侧在上,屈髋45°,做切口显露关节囊,然后将关节囊切开,两侧翻开后,充分显露手术部位。探查及切除股骨头,修正股骨颈,安放并复位人工股骨头,并放置负压引流,缝合切口结束手术。

Ⅱ组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行硬膜外麻醉后,根据患者切口位置选择合适的体位。做切口显露并切除关节囊和脱位的髋关节,清理髋臼盂唇、臼窝内的软组织以及骨赘,用髋臼锉对髋臼软骨面进行磨削,植入并固定人工髋臼,安放股骨头,复位髋关节并检查手术情况,如果效果满意,则放置引流,结束手术。

1.2.3 术后治疗:术后常规应用药物抗感染6~7 d,预防性给予抗凝剂抗凝。术后患肢抬高15°并置外展中立位,膝下垫软枕,以防止关节脱位。术后48 h内拔出引流管,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注意加强营养。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手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引流量、治疗效果以及相关并发症等指标。

1.4 疗效判断标准 所有患者按照Harris评分标准进行评分,90~100分为优,80~89为良;70~79为可,低于70分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人数×100%。

2 结果

2.1 2组患者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Ⅰ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低于Ⅱ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明显少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手术持续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引流血量(ml)Ⅰ组(n=44)82±14424±49185±20Ⅱ组(n=40)142±14562±50274±21t值35.8725.3851.57P值<0.05<0.05<0.05

2.2 2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比较 Ⅰ组患者共出现早期并发症5例,发生率11.36%;Ⅱ组患者共出现早期并发症4例,发生率1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比较 例

2.3 2组患者术后远期并发症情况比较

2.3.1 2组患者Harris评分比较:手术后,所有患者均进行随访,随访率为100%。其中,术后1年时2组患者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Ⅰ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低于Ⅱ组(P<0.05)。见表3。

2.3.2 2组患者优良率情况比较:术后1年2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Ⅰ组患者优良率明显低于Ⅱ组(P<0.05)。见表4。

组别术后1年术后3年Ⅰ组(n=44)84.7±2.467.8±2.6Ⅱ组(n=40)84.2±2.475.5±2.6t值1.4717.13P值>0.05<0.05

表4 2组患者优良率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目前,随着人口老年化的进展,股骨颈骨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相关资料显示,造成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基本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多由于骨质疏松,使股骨颈脆弱;另一方面为老年人髋周肌群退变,反应迟钝,不能有效抵消髋部有害应力,因此不需多大暴力,就可发生骨折[5]。吴桂亮等[2]报道,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与其他部位的骨折相比较差,骨折后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几率较高,因此曾被成为“未解决骨折”,加之老年患者本身常合并有其他疾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因此及时、得当的治疗疾病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主要为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内固定如空心加压螺钉等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固定牢固、恢复快等诸多优点,但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目前,大部分骨科医生主张对伴有移位的Garden 3、4型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采用人工关节置换,如王雷等[3]报道,人工关节置换可一次性消除内固定手术所产生的骨不连及头坏死等相关问题,降低股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患者在术后早期即可下床活动,从而降低了褥疮等并发症的出现。

人工关节置换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对周围组织创伤较小,出血量相对较少等特点,在本文中也可看出,与全髋关节置换术相比,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较少,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曹勇等[6,7]报道一致。因此,对于年龄较大、全身状况较差、伤前身体活动能力较低、难以耐受大手术的老年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较为适用。

相较于单纯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本文中2组手术时间的比较再次证明这一点。但全髋关节置换术也有其自身的优势,诸多学者均报道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长期效果好的优势,如叶茂等[4]报道,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高义斌等[8]报道,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远期疗效要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置换术中远期并发症较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本文中也可以看出,术后1年时,2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时,对2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率进行比较可见,Ⅱ组明显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关研究[9]一致,再次证明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效果好。由于近年来手术技术日益完善,手术速度大大提高,因此对于身体相对健康、对关节功能要求相对较高,要求术后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能是更好的手术方法。

除上述情况外,对本文中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可见,2组患者都出现了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伤口脂肪液化等,但对2组进行比较可见,Ⅰ组和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义斌等[8]研究一致,这提示我们在临床应用时要注意防止其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通过抗凝、及时扩创引流并预防性抗感染治疗等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一旦发现并发症应及时处理,以免影响治疗效果[10]。

总之,人工股骨头置换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各有优缺点,人工股骨头置换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病情具体分析选用哪种手术方式。

1 曾勇.老年股骨颈骨折66例治疗体会.贵州医药,2013,37:431-432.

2 吴贵亮,林昂如.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新进展.医学文选,2003,22:99- 101.

3 王雷,尚希福,赵其纯,等.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137例.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76-77.

4 叶茂,房振春,梅海强.人工股骨头及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比较研究.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52-53.

5 孙之镐主编.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第1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1.203.

6 曹勇.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分析.中国卫生产业,2013,11:162-163.

7 黄云波,黄科,梁仁致,等.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527-529.

8 高义斌,李银娜.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0-31.

9 缪世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比较.河北医药,2012,34:2450-2451.

10 弓立群,贾蒲琴,刘时璋.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陕西医学杂志,2005,34:690-691.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3.024

513100 广东省阳山县人民医院骨外科

R 683.421

A

1002-7386(2014)03-0379-03

2013-06-06)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