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治疗上消化道息肉临床观察

2014-08-29 03:24杨循雷平光黄允坚
河北医药 2014年3期
关键词:电凝电切术圈套

杨循 雷平光 黄允坚

·论著·

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治疗上消化道息肉临床观察

杨循 雷平光 黄允坚

目的 探讨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上消化道息肉患者40例,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抽取,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电凝电切治疗,观察组采取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治疗,通过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临床表现等对效果进行判定。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患者出现出血1例,穿孔1例,还有1例为溃疡;观察组出现轻度渗血1例,均未发生灼伤情况。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现象3例,出现轻度头昏1例,观察组仅有1例出现轻度头昏。2组并发症和临床表现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上消化道息肉;无痛苦胃镜下;电凝电切

上消化道息肉是指起源于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凸入消化道内的隆起性病变,是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的发病率和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年龄等有关,如果年龄越大,发病率就越高,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但是非洲发展中国家的发病率较低[1,2]。该病出现之后容易造成消化道出血、穿孔等,严重者则发生癌变。上消化道息肉可以分为增生型、腺瘤型,后者更容易出现癌变,腺瘤型息肉目前国内外已经被公认为是癌前病变,及时将息肉摘除可以达到预防出血和癌变的目的[3,4]。多数上消化道息肉起病比较隐匿,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一些较大的息肉则会引起肠道症状,主要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等。该病的治疗方式很多,但是术后并发症较多,本文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0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采用对比治疗的方式,探讨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的安全性、科学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40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进行编号、抽取,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为23~55岁,平均年龄(27±3)岁,病情:胃窦息肉8例,胃大弯息肉5例,胃底息肉7例;观察组男13例,女7例;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28±3)岁,病情:胃窦息肉7例,胃大弯息肉5例,胃底息肉8例。术前经相关检查,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心、肺等脏器功能障碍,妊娠、吸毒、酗酒、精神分裂等。

1.2 入选标准[5,6](1)无严重慢性疾病,能够耐受内镜检查和治疗者;(2)消化道单发或者多发性息肉,息肉大小能够被不同口径的电凝电切圈套器套取;(3)病理组织学证实为非浸润者;(4)多发性息肉数目在20个以内。

1.3 排除标准[7-9](1)其他疾病、证候或合并症。(2)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3)伴有可能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的其他生理或病理状况。(4)严重心、肝、肾损害影响药物代谢。(5)其余特征人群(高龄、精神病、病情危笃或疾病晚期)。(6)其他诸如住地过远、不便随访等情况。

1.4 方法

1.4.1 术前准备:①收集患者所有住院以及治疗资料,对患者的病症有基本了解,并进行基本评估。②检查出血凝血时间、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术前禁食12 h,大肠息肉患者术前3 d进无渣半流质饮食,手术当天禁食。③护理人员多与患者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找出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提供一定的心理支持措施,对于患者对手术的疑虑要一一解释,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手术的开展。④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术前积极沟通,详细解答患者的顾虑,密切护患关系,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信心。⑤加强她们科学治疗的重视程度,减少她们对手术方法、医疗水平的怀疑,不允许有不在乎、不关心的心态存在。

1.4.2 对照组:①器械准备:高频电流发生器,各型治疗用内镜均可选用,以双活检钳管道较为适宜,便于抓取息肉,协助操作。电凝电切圈套器及其附件,最好用前端绝缘的圈套器。②手术操作:取患者左侧卧位,根据息肉的具体位置、大小和外形变换体位,但是应该遵守息肉不倒卧在胃肠壁、不下垂到和对侧胃肠壁贴近和方便观察原则。采用0.9%氯化钠溶液浸润的纱布将电极板有效覆盖住,紧密捆绑在患者大腿外侧,在常规插入内镜的前提下,观察息肉以确认其具体情况,反复冲洗之后将息肉表面的黏液吸尽,保证息肉能够充分暴露在视野下,这样也可以有助于电凝电切进行操作。然后选取适合的电切圈套器,经内镜活检管道插入胃肠腔,在内镜直视下,在靠近息肉处张开圈套,将息肉套入圈套器内。在息肉根部逐渐拉紧套圈,拉的时候需要注意力度,切不可用力过度,避免出现蒂部出血。在拉紧套圈之后,息肉会变成紫色,这时再启动高频电源,脚踏开关通电,先电凝后电切。间断通电时间每次1~2 s,直到息肉被成功切除。③电切之后需密切观察电切部位有没有出现出血、溃疡等并发症,再用三爪钳、圈套器将息肉捞取出来,同时取出内镜。

1.4.3 观察组:取患者左侧卧位,麻醉方式为:将咪唑安定经静脉缓慢推注,用量为0.01~0.02 mg/kg,芬太尼1 μg/kg,丙泊酚1~1.5 mg/kg。等到患者睫毛反射逐渐消失之后插入胃镜,手术方式同对照组一样。电凝指数设置为45 W,电切指数为50 W。

1.5 观察指标 收集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临床表现等资料,同时作比较。

1.6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出现出血1例,穿孔1例,溃疡1例;观察组出现轻度渗血1例,均未发生灼伤情况。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现象3例,出现轻度头昏1例,观察组仅有1例出现轻度头昏。2组并发症和临床表现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并发症、临床表现比较 n=20,例(%)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明显好于对照组,仅有1例出现轻度渗血,这说明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术能够有效减少对患者的伤害,真正做到了无痛、安全,避免了外科手术治疗。在临床表现方面,观察组也好于对照组,提示我们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术在治疗上消化道息肉问题上具有显著优势。多年临床实践证明,胃镜检查要比内镜检查的诊断率高,更易发现息肉。因此,在上消化道息肉的治疗中,胃镜更加适合[10]。

3.2 并发症及其处理

3.2.1 出血:在手术的操作中或者术后都会发生出血,出血可以为轻度、中度和大出血,轻度出血仅是创面轻度渗血或者缓慢溢出,术后自行停止。中度出血表现为上消化道息肉切除之后患者会有呕血或者黑便现象。大肠息肉切除术后可表现为排出鲜血便,应该积极施行内镜下止血,多数患者经过内科或者内镜治疗之后都可以止血[11,12]。

3.2.2 穿孔:这一并发症常常是因为电流强度太大,通电时间太长,视野不佳或者内镜位置摆放不当导致。处理方式为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3.2.3 灼伤:电凝电切的时候如果电极或者电切圈套器摆放位置不当就会造成电流分流出现灼伤情况,灼伤一般为浅表溃疡,临床一般用药即可。

3.2.4 溃疡:将息肉摘除之后切断面都是坏死凝固物,形成的溃疡大多会在2~4个星期内自行愈合。胃息肉或者大肠息肉电切术之后患者最好食入无渣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切忌过早运动。适当口服肠道不吸收的抗生素和液体石蜡,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大便通畅。

3.3 注意事项 (1)施行无痛胃镜下电凝电切术的时候,处理直径超过2 cm的息肉时最好分次电凝电切,第一次电切息肉的部分组织,再进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电凝电切,一直将息肉完全切除为止。(2)圈套器应该套在蒂中部或者距离根部3~5 cm处紧缩圈套器,宁可将残蒂保留长一点,也不要出现胃肠穿孔。(3)实施手术的医师操作时要轻缓、细心,禁止出现将临近正常组织一并套入圈套器的情况。(4)因为食管无浆膜保护,壁还是比较轻的,圈套息肉之后应该将息肉向腔内提起,不要和周围黏膜接触,避免出现电灼伤或者穿孔的并发症。(5)较为重要的一点,也是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手术之前要准备充分,手术中要合理用药,操作仔细,术后严密监测等,这是保证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通过对40例上消化道息肉患者的治疗方式的研究,我们发现无痛苦胃镜下电凝电切术确实是治疗该病行之有效的方式,做到了无痛苦、安全、便于患者接受,有效避免了外科手术治疗,达到了预防癌变、患者高满意度和没有精神创伤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已经是最普遍和成熟的治疗方法。

1 岑爱丽,潘雪勤.内镜下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并发症的早期预防与护理.吉林医学,2011,32:1028-1030.

2 李艳兵,朱红霞,满泉,等.双镜联合保胆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息肉的临床价值.河北医药,2012,34:1543.

3 谷爱民,林旭榕.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结合钛夹治疗老龄患者消化道息肉30例体会.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30-131.

4 胡浩,李红灵,刘杰民,等.内镜下金属钛夹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大肠巨大有蒂息肉58例体会.贵州医药,2012,36:985-986.

5 李荣海,曹品,谢露,等.内镜下钛夹钳夹加高频电凝电切法切除大肠息肉.中国内镜杂志,2011,17:298-300.

6 刘兴琼.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息肉的护理.四川医学,2011,32:1845-1846.

7 孟丽,赵肖丽,李芳,等.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河北医药,2011,33:3636-3637.

8 任家孝.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结肠息肉65例临床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10,7:187-188.

9 孙慧,曹燕.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2,9:57-58.

10 王皓,周宇.套扎联合高频电凝电切治疗胃肠道息肉的疗效评价.中国内镜杂志,2010,16:69-71.

11 王宇杰.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直肠类癌七例体会.临床误诊误治,2010,23:36.

12 韦宗萍,张勇.内镜下电凝电切术治疗大肠息肉409例.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1,28:636-637.

10.3969/j.issn.1002-7386.2014.03.025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

R 735.1

A

1002-7386(2014)03-0382-03

2013-09-20)

猜你喜欢
电凝电切术圈套
宫腔镜下电切术和冷刀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刨削系统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比较
狼的圈套
结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与冷圈套切术治疗结肠微小息肉效果对比
肛裂缝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疗效观察
篮球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电凝电切术后迟发性出血68例分析
一字之差产生的“圈套”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