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剖宫产时改良 B-Lynch缝合止血方法临床分析

2014-08-31 07:01陈广芝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沙洋44820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前置胎盘出血量

陈广芝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沙洋 448200)

·临床与转化医学·

前置胎盘剖宫产时改良 B-Lynch缝合止血方法临床分析

陈广芝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沙洋 448200)

目的:探讨改良 B-Lynch缝合止血方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80例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 B-Lynch缝合止血方法处理,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方法,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 2 h出血量、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h的出血量显著减少,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缩短,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 BLynch缝合止血方法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止血迅速,出血量少,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前置胎盘;剖宫产;改良 B-Lynch缝合止血;临床分析

0 引言

胎盘的正常附着位置在子宫前壁、侧壁或后壁.若是胎盘位于子宫的下段或覆在子宫颈内口处,位置要低于胎儿的先露部,称之为前置胎盘[1].前置胎盘在经产妇及多产妇中多见,是妊娠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引起妊娠晚期出血的重要原因,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安全[2].目前认为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剖宫产,但术中常常伴有大出血量出血,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前置胎盘剖宫产止血方法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采用改良 B-lynch缝合术对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术中出血进行了处理,取得良好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01/2014-01我院收治的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 80例作研究对象,患者均经彩超扫描诊断,术中确诊.患者年龄为23~41岁,孕周31~39周,怀孕次数为2~5次.将所有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怀孕次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本文所有患者均经过常规术前检查准备,采取硬膜外阻滞麻醉.观察组:常规分娩方式,当使用宫缩剂及进行子宫体按摩后仍有出血的产妇,立即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进行止血,在子宫前壁切口的右下侧缝线入针,至距离切口上端 3 cm且距子宫右侧4 cm处出针,缝针不穿透子宫壁,此后将线拉至宫底,加压在宫底距离右宫角约3 cm处,垂直向子宫后壁拉紧,在右侧下端水平位置相同点进行左侧缝合,然后收紧缝线至不再有活动性出血后结扎,再常规性缝合子宫切口.有残留胎盘的产妇术后服用米非司酮25 mg/次,2次/d,持续1周.

对照组:在胎儿正常娩出后注射缩宫素 20 U于子宫肌壁,同时静脉滴注20 U,且按摩子宫部位,对胎盘进行修剪,出血处采取8字缝合法或植入湿热纱布来加压止血;对于大出血产妇可采取子宫动脉栓塞等处理,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产妇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术后2 h出血量及术后恢复状况.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缩短,术中及术后2 h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比 (n=40,±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比 (n=40,±s)

aP<0.05 vs对照组.

组别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术后2 h出血量(mL)观察组 51.4±11.5a 524.2±170.9a 55.4±5.8a 67.9±12.7 859.1±288.5 70.5±6.0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状况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体温异常时间、血腥恶露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显著缩短,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状况对比

3 讨论

近些年前置胎盘发生率随剖宫产率升高也不断提升,主要原因为剖宫产产生的子宫瘢痕处的子宫内膜受到损伤,若切口愈合不理想,再次妊娠时受精卵着床后,由于蜕膜血管无法顺利形成,胎盘的血运不够,为摄取足够营养,胎盘面积延伸至子宫下段,在妊娠晚期子宫瘢痕会阻止胎盘上移,增加前置胎盘发生几 率[3].

B-Lynch缝合术[4]最早由英国首先报道,是一种新型产后止血方法,可免除子宫被切除,保留产妇生育能力,可机械纵向挤压子宫的平滑肌,同时挤压子宫壁血管,抑制血液流动,局部加压后使血流易凝成血栓完成止血,且血流受抑制导致子宫肌层缺血,使得子宫收缩进一步压迫血管,促使血管关闭而持续止血.经典B-Lynch缝合术缝线可从子宫滑脱,造成肠管嵌顿[5].改良的 B-Lynch缝合术有效避免缝线滑脱,且缝线仅在肌层内及浆膜层内穿行,不穿透子宫内黏膜,减少对宫腔刺激,降低了产褥感染发生率.本研究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 h的出血量显著减少,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显著缩短,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改良的 B-Lynch手术能够有效控制疑难性出血,是治疗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大出血的有效止血措施,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好,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1]陈 英,孙怡君,李桂芳.两种钛制人工听骨在鼓室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综合版,2010 (030):54-56.

[2]黄红琳.改良 B-Lynch子宫缝合术应用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价值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030):5083-5085.

[3]于 冰,黄惠英.前置胎盘类型及产前出血与妊娠结局的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3):109-109.

[4]彭雪峰.改良 B-lynch缝合术配合米非司酮对高龄孕妇凶险性前置胎盘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9):1376-1378.

[5]王云红,薛秀珍.改良 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术中大出血 8例[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6(2):122-124.

2095-6894(2014)05-042-02

R719.8

A

2014-06-11;接受日期:2014-06-23

陈广芝.研究方向:乳房保健护理.Tel:0724-8513138 E-mail:2629323224@qq.com

猜你喜欢
前置胎盘出血量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的磁共振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