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例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回顾性分析

2014-08-31 07:00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郑州450016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转氨酶胆红素生化

乔 辉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16)

·检验与转化医学·

160例标本溶血对部分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回顾性分析

乔 辉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16)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某些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11/2013-05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60例体检者的血液标本共4 mL,置于2支试管中,每支2 mL,平均置于两支含有肝素的抗凝管中,其中的一份不予溶血,另一份采用反复震荡的方式进行人工溶血,然后溶血前后的血清标本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血尿酸(UA)、钾离子(K+)、尿素氮(BUN)、肌酐(Cr)等生化检验指标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溶血标本血清中的 ALT、AST、TBIL、TP、LDH、CK、K+的值显著高于正常血清的测定值(P<0.05);而UA、GLU测定值低于正常的血清值(P<0.05);DBIL、ALB、BUN、Cr、CHO、TG的测定值与正常血清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溶血标本的检验结果有比较显著的影响.

溶血;标本;生化检验 ;影响分析

0 引言

所谓标本溶血,就是指在对标本进行采集、运送、分离等检测操作的过程中,由于试管不洁、未按规操作、采血不适当等原因,会使得标本的红细胞被破坏,胞内的物质会进入血清并最终让血清呈现出红色的一种不良现象[1].抽取 2012-11/2013-05来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160例正常人的未溶血的标本与溶血的标本中的15项,进行相关生化指标的检验,比较相关结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 2012-11/2013-05来我院门诊进行体检的160(男86,女74)例,年龄20~50岁.入选者的肝肾功能均处于正常状态,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乙、丙型肝炎或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也不存在可致血沉加速或溶血的疾病.

1.2 方法 所有体检者均抽取空腹静脉血 4 mL,平均置于两支肝素抗凝管当中,其中的一份不予溶血,另一份采用反复震荡的方式进行人工溶血.使用贝克曼 DXC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配套原装试剂对所获取血清的谷丙转氨酶 (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葡萄糖(GLU)、血尿酸(UA)、Ca2+、钾离子(K+)、尿素氮(BUN)、肌酐(Cr)等15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s表示,利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结果

溶血血清中的ALT、AST、LDH、CK、K+、TBIL、TP测定值与正常血清测定值相比,显著增高(P<0.05);UA与 GLU的测定值比正常血清测定值低(P<0.05);DBIL、ALB、CHO、TG、BUN和Cr测定值未见明显改变(P>0.05,表1).

表1 体检160例血清溶血前后15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3 讨论

目前,医学界已经对溶血所产生的不良影响有了较为充分的认识,本次研究的结果也证明了溶血现象将会导致生化检测结果的假性降低或升高,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预防和消除,对于提高生化检测的准确性,保障治疗工作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标本的溶血对生化检验影响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红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浓度相差比较大,细胞内的浓度明显比血清的生化检验指标高的有ALT、AST和 LDH,LDH在红细胞的内外相差高达180倍,而AST是血清中的38倍.溶血后,释放于血清中,会使得测定的结果偏高;②Hb对蛋白质的干扰使得TP分析浓度明显高于实际浓度.③由于 Hb呈红色对比色分析法的干扰,我们采用终点比色法将受血红蛋白吸光度的影响最大[2].④血清标本中血红素的铁离子,能够被试剂氧化剂氧化成为高铁血红素,这对两点的比色法造成一定的干扰;红细胞外的血红蛋白当达到一定程度,会造成TP与 ALB测定值增高.⑤血红蛋白能够竞争性抑制分析物和试剂中反应物的相互结合,使得测定的结果明显低于实际值.溶血可以分为体内溶血和体外溶血.体内溶血可由某些物理因素(比如人工心脏瓣膜、大血管手术后)、生物因素(比如疟疾)和药物的毒性反应、配血不合而导致的输血反应等引起;体外溶血可由物理因素(比如机械性破坏、冰冻)、化学因素(比如血样接触到某些活性剂)和代谢性因素引起[3].

总之,我们在对溶血标本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时,应该首先考虑到项目的统计结果、实验允许的误差、医学决定水平,才能够充分利用溶血标本检验相关结果,为我们的临床诊断提供较为正确的分析.

[1]张 舒,唐先平.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探讨[J].中外医疗,2010,10(18):187.

[2]黄 琛.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8):955-956.

[3]沈伽弟.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干扰和影响[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4,17(4):250-251.

2095-6894(2014)05-128-02

R392.7

A

2014-08-12;接受日期:2014-09-02

乔 辉.研究方向:生化检验.Tel:0371-60609532 E-mail:79146252@qq.com

猜你喜欢
转氨酶胆红素生化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侨商徐红岩:生化科技做“抓手”奋力抗疫
无偿献血采血点初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的预防及纠正措施研究
从废纸篓里生化出的一节美术课
转氨酶高与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