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及家长遵医行为的影响

2014-08-31 02:28吴梓苗
护理与康复 2014年11期
关键词:疱疹口病门诊

胡 群,吴梓苗

(慈溪市人民医院,浙江慈溪 315300)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92%的病例发生在4岁以下的儿童[1]。大部分儿童症状较轻,仅需门诊对症处理即可自然痊愈,少数病例病情凶险,易导致严重并发症,如急性弛缓性麻痹、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2],甚至引起死亡。部分患儿家长尤其是一些农民工家长对手足口病缺乏正确的认识,护理方法不正确,对患儿病情不重视,遵医行为差[3],同时部分患儿由于疱疹刺激以及陌生的医院环境,容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表现为哭闹不安、不配合治疗和护理[4],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提高患儿及家长的遵医行为对减少手足口病患儿发生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2012年4月至10月,本院对疱疹门诊诊治的168例手足口病患儿及家长实施门诊健康教育,提高了患儿及其家长的遵医行为,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168例,均有发热、口痛、厌食及手、足、口部疱疹,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5],排除口啼疫、风疹、水痘等。其中男101例、女67例;年龄8个月~6岁,所有患儿均在本院门诊输液治疗2 d以上。

1.2 教育方法 固定两名责任心强、有一定工作经验、善于沟通和交流的护士作为门诊手足口病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在患儿入院候诊及输液时对患儿及家长进行专业的健康教育。

1.2.1 对患儿的心理干预 责任护士用和蔼的语言与患儿沟通,消除患儿的陌生感和恐惧感,使其尽快适应医院环境,减轻紧张、恐惧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

1.2.2 对患儿的行为教育 为患儿修剪指甲,教患儿勤洗手,养成饭前洗手、勤剪指甲的习惯,做好口腔卫生,制定活动休息睡眠时间表,增强患儿对疾病的应对能力。

1.2.3 发放健康教育手册 在首次就诊时即对患儿家长发放自制的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温馨提示手册,内容包括疾病知识,如手足口病传染原、症状、传播途径、预后、隔离时间等;治疗指导,如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发热及疱疹的处理,危重症的先兆,病情的自我观察判断等;家庭护理方法,如消毒隔离方法、饮食要求、口腔护理等。

1.2.4 口头教育与多媒体教育相结合 责任护士在患儿及家长候诊时与其面对面交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指导,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护理方法,并在患儿输液室播放光碟,用动漫的形式、轻松活泼的语言,让患儿及家长进一步了解疾病的知识和预防保健措施,告知家长不带患儿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家里注意通风、勤晒衣被,清毒玩具等。

1.3 评价方法 在患儿第1次入院及健康教育2 d后,由同一责任护士用中国儿童气质测查量表[6]评估患儿饮食、运动、用药、行为等方面的遵医行为,并在相同的时间点先后两次对患儿家长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了解患儿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知识掌握程度及遵医行为。手足口病知识总分100分,≥60分为掌握,<60分为未掌握。患儿家长遵医行为判定标准包括能否按要求配合治疗、护理,认真执行相关消毒隔离措施等,能完全配合为优,大部分配合为良,很少或不配合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门诊健康教育前后患儿遵医行为比较见表1,家长疾病知识掌握及遵医行为见表2。

表1 门诊健康教育前后患儿遵医行为比较 例(%)

表2 门诊健康教育前后家长疾病知识掌握及遵医行为比较 例(%)

3 讨 论

3.1 本文资料特点分析 手足口病急性起病,病情轻重不一,患儿因机体不适及对医院陌生环境的恐惧,多对治疗和护理存在明显的恐慌和抗拒心理。同时由于口腔部位的疱疹在进食时易产生疼痛,对其进食情况又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对于患儿的疾病康复及生长发育也极为不利[7]。同时,患儿家长对疾病认识较模糊,心理压力大,会影响到遵医治疗依从性[8]。本文资料显示,168例手足口病患儿,年龄均小于7岁,均有发热、口腔疱疹、口痛等症状,患儿初次入院时饮食、行为及用药的依从性均很低,分别为40.5%、49.4%、42.3%;同时患儿家长因为对疾病知识了解不全面,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资料显示首次入院时,仅57.7%的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能达到60分以上,大部分患儿家长不能正确掌握疾病知识及护理的方法。患儿及家长遵医行为不佳,对患儿康复不利,所以在手足口病门诊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安抚患儿及家长的情绪,让家长配合医护,积极参与患儿的治疗和护理。

3.2 健康教育对患儿及其家长遵医行为的影响 有研究[9]认为,根据婴幼儿表现出来的行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态度、行为及依从性,促进患儿的心身健康,也是提高家长依从性的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后患儿饮食、运动、用药、行为依从性均明显提高,与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患儿的治疗离不开家长的监督与支持,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可提高家长对疾病的认知,从而提高依从性[10-11]。本研究显示,经过有效的健康教育,患儿家长对疾病知识的掌握和遵医行为都得到明显提高,与教育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门诊健康教育注意点 在手足口病门诊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儿及家长的遵医行为,但要注意,健康教育的内容要通俗易懂,形式要生动活泼,要能吸引患儿及家长的注意力,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 Chen SC,Chang HL,Yan TR,et al.An eight-year study of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enterovirus 71 infection in Taiwan[J].Trop Med Hyg,2007,77(1):188-191.

[2] Chin L,Wang HT,Shih SR,et al.The efficacy of viral capsid inhibitors in human enterovirus infection and associated diseases[J].Curr Med Chem,2007,14(8):847-856.

[3] 董玉珍.手足口病家庭护理中对农民工家长健康教育的探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3):344-345.

[4] 张美丽,屈伟娇.5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体会[J].护理与康复,2009,8(3):227-229.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24):1473.

[6] 洪琦,张风,周胜利,等.儿童气质测查量表的修订和标准化[J].中华儿科杂志,1999,37(3):135-138.

[7] 张小蓉.149例手足口病患儿居家护理的健康教育[J].全科护理,2010,8(36):254-259.

[8] 周君军,王华芬,陈焰.多形式健康教育对门诊克罗恩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与康复,2014,13(1):84-86.

[9] Lermer JA.Preschool behaviour can predict future psychiatric disorders[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2006(1):273-274.

[10] 胡雪琴,陈青寿.儿童哮喘缓解期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0,9(3):194-195.

[11] 谭琼.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中外医疗,2011(11):167-168.

猜你喜欢
疱疹口病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疱疹性咽峡炎来袭,帮宝宝渡过难关
汗疱疹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疱疹性咽峡炎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