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研究的反思与前瞻

2014-09-01 05:12蒋喆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论文文章职业

蒋喆

【摘要】职业教育研究经历了初期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研究阶段,中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制改革研究阶段,发展到当前呈现以特色课程建构为焦点的研究趋势,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同时也应看到,研究问题与高职实践发展紧密结合,经验性、工作性研究成果偏多,相对独立的研究队伍正在形成。

【关键词】职业教育研究反思前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08-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相继出版和发表了不少著作和论文,但在研究时段、研究视角和研究材料上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本文采用统计的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搜到的1144篇文章进行分类整理,期望从中找出中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文献来源和统计方法

中国知网(CNKI)是目前国内文献量较大、收录期刊较全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之一。以该数据库为检索工具,以“职业教育研究”为题进行题名检索,共检索到2013年6月及以前文献1144篇。将所有选中论文下载后组建成本次调查的自建论文数据库,并根据发表年份进行重新编码排序,之后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和统计分析的方式,利用Excel为统计工具,以文献计量学的基本定律作为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再对所统计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论文年份统计分析。职业教育研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样,走过了一条逐步扩展、逐步深化的道路。文献统计的规律表明,通过对某一学科、专题论文发表年代进行统计分析可从时间上大概了解其总体发展概况。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往往呈现出发展早期文献量少、中期文献快速增长、后期文献量趋于稳定的现象。

中国知网检索结果显示,1998年以前国内对“职业教育研究”已经开始兴起,但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较窄。1998年,《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刊登高等职业教育报告,论述了北京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结构的变化,指出北京市深化教育改革与结构调整已经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需求。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的文章《职业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中国的职业教育研究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到了2000年,职业教育研究开始向纵深的角度发展,高原的文章《近5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力求通过对高职研究热点问题的分析,明确其发展的走向,找出其发展规律。赵树峰在文章《特教学校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采用整体研究的新方法对职业教育研究进行讨论。林若红的文章《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管理的思考》给读者更多的启示。2001~2007年职业教育研究快速发展,从2002年的22篇论文上升到2007年的96篇。之后,学者们针对职业教育研究开始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从统计结果来看,近15年来专门研究“职业教育研究”的文章不少,其中包含大量的博硕士论文。另外,高质量的文章不多,在已刊发的论文中,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寥寥无几。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8~2000年,累计发表论文44篇,平均每年14.6篇。第二个阶段是2001~2007年,累计发表论文327篇,平均每年约发表论文54篇。第三个阶段为2008~2013年6月,累计发表论文733篇,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发表论文总和的2倍。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博硕士毕业论文也关注到“职业教育研究的问题”。但核心论文的数量却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但没有找出合理的解释。

图11998~2013年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的总统走势

(二)文献来源统计分析。根据统计结果,排名前12位的刊物有《职教论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教通讯》《职业教育研究》《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教育与职业》《烟台职业学院学报》《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江苏教育》《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学位论文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刊物核心期刊非常少,另外学位论文在师范类院校数量也不多。

(三)论文主题统计分析。从统计结果来看,职业教育研究的主题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李环在1986年发表论文《一项未完成的事业——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提出职业教育必须成为中学教育的一个有意义的组成部分,阐述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1987年11月3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召开在京常务理事扩大座谈会,学习中共十三大文件,讨论职业教育改革和职教社工作问题。在座谈会上发言的有宦乡、浦通修、费孝通、吕叔湘、黄大能、李正文、郑森禹、刘鉴农、叶际秀。宦乡认为,“不仅是一般人的素质,领导的素质也要提高,从上到下大家都面临着一个提高素质的问题,这样一来,我们职教社就有许多工作要做,也可以做”。1996年,黄鸿鸿的文章《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研究》一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应研究什么、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等问题,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1998年许开录和耿俊丽的文章《对制约我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分析》指出,农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生产是影响农业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2.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制改革。职业教育研究应向更深的方向发展,赵小红《弱智学生的研究概述》从比较角度分析了我国培智学校在进行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张珍珍的学位论文《民国职业教育研究(1912-1927年)》,将时间上限推进到了20世纪初,给我们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杨建军《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研究》将研究的视角定位在农民身上。另外,董华的《大型企业的职业教育研究》,刘清、朱克忆撰稿《技术:职业教育研究不可忽视的主题》,郑确辉《论加强职业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张歆《青岛市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研究》等文章表明了职业教育研究的涉及面广,研究越来越细致。从卢洁莹《职业教育研究视阈的转换》文章开始,学界开始对职业教育研究进行反思。

3.职业教育研究的创新与发展。2007年以后,中国知网可以每年搜到100余篇职业教育研究文章,说明该时期已经进入了研究的稳定期,教师和学者纷纷把目光投向如何建立特色课程。张朝旭发表论文《论职业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提出职业教育研究要敢于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顾问杨金土在第四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上发表讲话提出:“职业教育要敢于创新”。相关文章如锡林郭勒日报载文《我盟民族职业教育研究获新突破》、赵小红《近20年中国智力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研究进展》、吴言《职业教育研究:独特性与多学科融合》、李玉静《世界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进展——2009年前沿与热点分析》、孟维强《 三一工学院创新职业教育研究》、王小锋《针对职业教育研究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国教育报《职业教育研究的三种视角》、张永华《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的关注点——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为例》、喻小琴《实地研究:职业教育研究方式的另类选择》、孙燕红《行动研究在职业教育研究中的应用》、李强《校企合作与旅游人才职业教育研究》、马书波《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职业教育研究》,等等,文章不胜枚举。

三、职业教育研究的思考

通过上述统计结果的分析可知:

(一)研究问题与职业教育发展紧密结合。本文把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划为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正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且每个阶段的问题正是职业教育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研究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研究问题与时代发展同步,是研究与时俱进的表现,但前瞻性不够,对职业教育研究的美好前景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经验性研究成果较多,理论性成果偏少。职业教育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经验性、工作性研究成果较多,理论性成果偏少,尤其缺乏对高职理论系统建构的成果。对职业教育研究特有规律的把握也不够,许多研究比较注重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对其高等性关注不够。

职业教育研究适应就业形势是必要的,但不可过分强调实践性,因为高职教育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应注重高等教育理论的培养。

(三)开始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队伍。除大量关注职业教育研究问题的综合性研究者外,职业学院建立了“高职研究所”或类似研究机构,许多相对独立的高职研究队伍也正在逐步形成。目前,全国共有中央及省市级职教研究机构近百个,专职研究人员上千人。初步形成了由职教行政部门、职教科研机构、职业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术团体组成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的科研队伍。但从总体上看,广大的农村和偏远山区,职业教育研究仍处于薄弱和落后阶段,研究能力相对不足。

总之,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迫切需要理论水平的提高。未来的职业教育研究在继承密切联系实践这一优良传统的同时,有必要加强研究队伍与学术团体建设,并提升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水准。另外,职业教育应注意探寻和建构一种科学理性的现代文化精神,以培养拥有独立自主意识、懂技术、具备人文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人”作为教育使命,在满足社会合理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人性化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南海.论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2]南海.对职业教育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7)

[3]任聪敏.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7(4)

(责编卢雯)

【摘要】职业教育研究经历了初期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研究阶段,中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制改革研究阶段,发展到当前呈现以特色课程建构为焦点的研究趋势,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同时也应看到,研究问题与高职实践发展紧密结合,经验性、工作性研究成果偏多,相对独立的研究队伍正在形成。

【关键词】职业教育研究反思前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08-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相继出版和发表了不少著作和论文,但在研究时段、研究视角和研究材料上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本文采用统计的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搜到的1144篇文章进行分类整理,期望从中找出中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文献来源和统计方法

中国知网(CNKI)是目前国内文献量较大、收录期刊较全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之一。以该数据库为检索工具,以“职业教育研究”为题进行题名检索,共检索到2013年6月及以前文献1144篇。将所有选中论文下载后组建成本次调查的自建论文数据库,并根据发表年份进行重新编码排序,之后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和统计分析的方式,利用Excel为统计工具,以文献计量学的基本定律作为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再对所统计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论文年份统计分析。职业教育研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样,走过了一条逐步扩展、逐步深化的道路。文献统计的规律表明,通过对某一学科、专题论文发表年代进行统计分析可从时间上大概了解其总体发展概况。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往往呈现出发展早期文献量少、中期文献快速增长、后期文献量趋于稳定的现象。

中国知网检索结果显示,1998年以前国内对“职业教育研究”已经开始兴起,但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较窄。1998年,《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刊登高等职业教育报告,论述了北京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结构的变化,指出北京市深化教育改革与结构调整已经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需求。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的文章《职业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中国的职业教育研究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到了2000年,职业教育研究开始向纵深的角度发展,高原的文章《近5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力求通过对高职研究热点问题的分析,明确其发展的走向,找出其发展规律。赵树峰在文章《特教学校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采用整体研究的新方法对职业教育研究进行讨论。林若红的文章《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管理的思考》给读者更多的启示。2001~2007年职业教育研究快速发展,从2002年的22篇论文上升到2007年的96篇。之后,学者们针对职业教育研究开始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从统计结果来看,近15年来专门研究“职业教育研究”的文章不少,其中包含大量的博硕士论文。另外,高质量的文章不多,在已刊发的论文中,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寥寥无几。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8~2000年,累计发表论文44篇,平均每年14.6篇。第二个阶段是2001~2007年,累计发表论文327篇,平均每年约发表论文54篇。第三个阶段为2008~2013年6月,累计发表论文733篇,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发表论文总和的2倍。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博硕士毕业论文也关注到“职业教育研究的问题”。但核心论文的数量却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但没有找出合理的解释。

图11998~2013年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的总统走势

(二)文献来源统计分析。根据统计结果,排名前12位的刊物有《职教论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教通讯》《职业教育研究》《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教育与职业》《烟台职业学院学报》《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江苏教育》《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学位论文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刊物核心期刊非常少,另外学位论文在师范类院校数量也不多。

(三)论文主题统计分析。从统计结果来看,职业教育研究的主题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李环在1986年发表论文《一项未完成的事业——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提出职业教育必须成为中学教育的一个有意义的组成部分,阐述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1987年11月3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召开在京常务理事扩大座谈会,学习中共十三大文件,讨论职业教育改革和职教社工作问题。在座谈会上发言的有宦乡、浦通修、费孝通、吕叔湘、黄大能、李正文、郑森禹、刘鉴农、叶际秀。宦乡认为,“不仅是一般人的素质,领导的素质也要提高,从上到下大家都面临着一个提高素质的问题,这样一来,我们职教社就有许多工作要做,也可以做”。1996年,黄鸿鸿的文章《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研究》一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应研究什么、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等问题,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1998年许开录和耿俊丽的文章《对制约我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分析》指出,农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生产是影响农业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2.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制改革。职业教育研究应向更深的方向发展,赵小红《弱智学生的研究概述》从比较角度分析了我国培智学校在进行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张珍珍的学位论文《民国职业教育研究(1912-1927年)》,将时间上限推进到了20世纪初,给我们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杨建军《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研究》将研究的视角定位在农民身上。另外,董华的《大型企业的职业教育研究》,刘清、朱克忆撰稿《技术:职业教育研究不可忽视的主题》,郑确辉《论加强职业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张歆《青岛市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研究》等文章表明了职业教育研究的涉及面广,研究越来越细致。从卢洁莹《职业教育研究视阈的转换》文章开始,学界开始对职业教育研究进行反思。

3.职业教育研究的创新与发展。2007年以后,中国知网可以每年搜到100余篇职业教育研究文章,说明该时期已经进入了研究的稳定期,教师和学者纷纷把目光投向如何建立特色课程。张朝旭发表论文《论职业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提出职业教育研究要敢于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顾问杨金土在第四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上发表讲话提出:“职业教育要敢于创新”。相关文章如锡林郭勒日报载文《我盟民族职业教育研究获新突破》、赵小红《近20年中国智力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研究进展》、吴言《职业教育研究:独特性与多学科融合》、李玉静《世界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进展——2009年前沿与热点分析》、孟维强《 三一工学院创新职业教育研究》、王小锋《针对职业教育研究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国教育报《职业教育研究的三种视角》、张永华《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的关注点——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为例》、喻小琴《实地研究:职业教育研究方式的另类选择》、孙燕红《行动研究在职业教育研究中的应用》、李强《校企合作与旅游人才职业教育研究》、马书波《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职业教育研究》,等等,文章不胜枚举。

三、职业教育研究的思考

通过上述统计结果的分析可知:

(一)研究问题与职业教育发展紧密结合。本文把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划为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正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且每个阶段的问题正是职业教育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研究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研究问题与时代发展同步,是研究与时俱进的表现,但前瞻性不够,对职业教育研究的美好前景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经验性研究成果较多,理论性成果偏少。职业教育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经验性、工作性研究成果较多,理论性成果偏少,尤其缺乏对高职理论系统建构的成果。对职业教育研究特有规律的把握也不够,许多研究比较注重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对其高等性关注不够。

职业教育研究适应就业形势是必要的,但不可过分强调实践性,因为高职教育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应注重高等教育理论的培养。

(三)开始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队伍。除大量关注职业教育研究问题的综合性研究者外,职业学院建立了“高职研究所”或类似研究机构,许多相对独立的高职研究队伍也正在逐步形成。目前,全国共有中央及省市级职教研究机构近百个,专职研究人员上千人。初步形成了由职教行政部门、职教科研机构、职业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术团体组成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的科研队伍。但从总体上看,广大的农村和偏远山区,职业教育研究仍处于薄弱和落后阶段,研究能力相对不足。

总之,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迫切需要理论水平的提高。未来的职业教育研究在继承密切联系实践这一优良传统的同时,有必要加强研究队伍与学术团体建设,并提升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水准。另外,职业教育应注意探寻和建构一种科学理性的现代文化精神,以培养拥有独立自主意识、懂技术、具备人文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人”作为教育使命,在满足社会合理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人性化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南海.论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2]南海.对职业教育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7)

[3]任聪敏.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7(4)

(责编卢雯)

【摘要】职业教育研究经历了初期的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研究阶段,中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制改革研究阶段,发展到当前呈现以特色课程建构为焦点的研究趋势,其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同时也应看到,研究问题与高职实践发展紧密结合,经验性、工作性研究成果偏多,相对独立的研究队伍正在形成。

【关键词】职业教育研究反思前瞻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08-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研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相继出版和发表了不少著作和论文,但在研究时段、研究视角和研究材料上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本文采用统计的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搜到的1144篇文章进行分类整理,期望从中找出中国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文献来源和统计方法

中国知网(CNKI)是目前国内文献量较大、收录期刊较全的综合性文献数据库之一。以该数据库为检索工具,以“职业教育研究”为题进行题名检索,共检索到2013年6月及以前文献1144篇。将所有选中论文下载后组建成本次调查的自建论文数据库,并根据发表年份进行重新编码排序,之后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角度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文献检索和统计分析的方式,利用Excel为统计工具,以文献计量学的基本定律作为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再对所统计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论文年份统计分析。职业教育研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样,走过了一条逐步扩展、逐步深化的道路。文献统计的规律表明,通过对某一学科、专题论文发表年代进行统计分析可从时间上大概了解其总体发展概况。对于任何一门学科而言,往往呈现出发展早期文献量少、中期文献快速增长、后期文献量趋于稳定的现象。

中国知网检索结果显示,1998年以前国内对“职业教育研究”已经开始兴起,但研究的范围和领域较窄。1998年,《北京联合大学学报》刊登高等职业教育报告,论述了北京市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结构的变化,指出北京市深化教育改革与结构调整已经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需求。期刊《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的文章《职业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时机,中国的职业教育研究将迎来一个新的春天。到了2000年,职业教育研究开始向纵深的角度发展,高原的文章《近5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力求通过对高职研究热点问题的分析,明确其发展的走向,找出其发展规律。赵树峰在文章《特教学校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中采用整体研究的新方法对职业教育研究进行讨论。林若红的文章《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管理的思考》给读者更多的启示。2001~2007年职业教育研究快速发展,从2002年的22篇论文上升到2007年的96篇。之后,学者们针对职业教育研究开始了有针对性的研究。从统计结果来看,近15年来专门研究“职业教育研究”的文章不少,其中包含大量的博硕士论文。另外,高质量的文章不多,在已刊发的论文中,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寥寥无几。

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研究经历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98~2000年,累计发表论文44篇,平均每年14.6篇。第二个阶段是2001~2007年,累计发表论文327篇,平均每年约发表论文54篇。第三个阶段为2008~2013年6月,累计发表论文733篇,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发表论文总和的2倍。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博硕士毕业论文也关注到“职业教育研究的问题”。但核心论文的数量却呈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通过查阅相关的背景资料但没有找出合理的解释。

图11998~2013年职业教育研究论文的总统走势

(二)文献来源统计分析。根据统计结果,排名前12位的刊物有《职教论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职教通讯》《职业教育研究》《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教育与职业》《烟台职业学院学报》《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江苏教育》《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学位论文排名靠前的大学为东北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排名靠前的刊物核心期刊非常少,另外学位论文在师范类院校数量也不多。

(三)论文主题统计分析。从统计结果来看,职业教育研究的主题包含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因、内涵和办学途径。李环在1986年发表论文《一项未完成的事业——中等职业教育的作用》,提出职业教育必须成为中学教育的一个有意义的组成部分,阐述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1987年11月3日,中华职业教育社召开在京常务理事扩大座谈会,学习中共十三大文件,讨论职业教育改革和职教社工作问题。在座谈会上发言的有宦乡、浦通修、费孝通、吕叔湘、黄大能、李正文、郑森禹、刘鉴农、叶际秀。宦乡认为,“不仅是一般人的素质,领导的素质也要提高,从上到下大家都面临着一个提高素质的问题,这样一来,我们职教社就有许多工作要做,也可以做”。1996年,黄鸿鸿的文章《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研究》一文,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应研究什么、如何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等问题,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1998年许开录和耿俊丽的文章《对制约我省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因分析》指出,农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生产是影响农业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2.人才培养模式和学制改革。职业教育研究应向更深的方向发展,赵小红《弱智学生的研究概述》从比较角度分析了我国培智学校在进行智障学生职业教育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张珍珍的学位论文《民国职业教育研究(1912-1927年)》,将时间上限推进到了20世纪初,给我们了解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杨建军《新时期农民职业教育研究》将研究的视角定位在农民身上。另外,董华的《大型企业的职业教育研究》,刘清、朱克忆撰稿《技术:职业教育研究不可忽视的主题》,郑确辉《论加强职业教育研究的原创性》,张歆《青岛市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研究》等文章表明了职业教育研究的涉及面广,研究越来越细致。从卢洁莹《职业教育研究视阈的转换》文章开始,学界开始对职业教育研究进行反思。

3.职业教育研究的创新与发展。2007年以后,中国知网可以每年搜到100余篇职业教育研究文章,说明该时期已经进入了研究的稳定期,教师和学者纷纷把目光投向如何建立特色课程。张朝旭发表论文《论职业教育研究范式的转变》,提出职业教育研究要敢于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顾问杨金土在第四届中国中青年职教论坛上发表讲话提出:“职业教育要敢于创新”。相关文章如锡林郭勒日报载文《我盟民族职业教育研究获新突破》、赵小红《近20年中国智力残疾学生职业教育研究进展》、吴言《职业教育研究:独特性与多学科融合》、李玉静《世界职业教育研究的新进展——2009年前沿与热点分析》、孟维强《 三一工学院创新职业教育研究》、王小锋《针对职业教育研究课堂教学的实施》、中国教育报《职业教育研究的三种视角》、张永华《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的关注点——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和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为例》、喻小琴《实地研究:职业教育研究方式的另类选择》、孙燕红《行动研究在职业教育研究中的应用》、李强《校企合作与旅游人才职业教育研究》、马书波《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职业教育研究》,等等,文章不胜枚举。

三、职业教育研究的思考

通过上述统计结果的分析可知:

(一)研究问题与职业教育发展紧密结合。本文把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划为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正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三个重要时期,且每个阶段的问题正是职业教育研究所关注的焦点。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研究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是完全同步的。研究问题与时代发展同步,是研究与时俱进的表现,但前瞻性不够,对职业教育研究的美好前景缺乏足够的认识。

(二)经验性研究成果较多,理论性成果偏少。职业教育研究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经验性、工作性研究成果较多,理论性成果偏少,尤其缺乏对高职理论系统建构的成果。对职业教育研究特有规律的把握也不够,许多研究比较注重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对其高等性关注不够。

职业教育研究适应就业形势是必要的,但不可过分强调实践性,因为高职教育属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应注重高等教育理论的培养。

(三)开始形成相对独立的研究队伍。除大量关注职业教育研究问题的综合性研究者外,职业学院建立了“高职研究所”或类似研究机构,许多相对独立的高职研究队伍也正在逐步形成。目前,全国共有中央及省市级职教研究机构近百个,专职研究人员上千人。初步形成了由职教行政部门、职教科研机构、职业教育院校和职业教育学术团体组成的,专兼职研究人员相结合的科研队伍。但从总体上看,广大的农村和偏远山区,职业教育研究仍处于薄弱和落后阶段,研究能力相对不足。

总之,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迫切需要理论水平的提高。未来的职业教育研究在继承密切联系实践这一优良传统的同时,有必要加强研究队伍与学术团体建设,并提升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水准。另外,职业教育应注意探寻和建构一种科学理性的现代文化精神,以培养拥有独立自主意识、懂技术、具备人文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人”作为教育使命,在满足社会合理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实现人性化的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南海.论职业教育研究的基本“范式”[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2]南海.对职业教育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4(7)

[3]任聪敏.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7(4)

(责编卢雯)

猜你喜欢
论文文章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职业写作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爱的职业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