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

2014-09-01 05:15杨磊吴劭宸
广西教育·C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城镇化广西建设

杨磊+吴劭宸

【摘要】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和借鉴现有的三个全国先进的城镇化改革试点的经验,广西可以在园林、绿化、生态、山水、品质、舒适度上继续探索,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之路,把绿色环保、资源集约、生态宜居、智能管理贯穿城乡建设的各个环节,走出广西城市建设的特色之路,为建设美丽广西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广西 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6C-0010-02

城镇化是一个历史的经历,一方面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一种社会经济变化和生活观念变化的过程。在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中,农村人口的劳动方式发生转变的同时,城市的技术、生活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同时反向进入乡村。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为80%,发展中国家普遍为60%。

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略之一,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说,城镇化是一个事关长远的大战略,要放在实现现代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中来思考。目前,随着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以及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全球市场争夺、资源供求矛盾和减排压力加剧。同时,随着国内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差距造成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过去传统的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必须寻求因地制宜,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

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因素,各地的城镇化将在城乡配套改革等原有模式基础上加以整合提升,形成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我国城镇化的外部条件和内在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必须走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之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已经初步明确了未来城镇化率的规划目标,我国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一、广西城镇化的现状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偏低。广西作为西部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城镇化基础比较薄弱。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城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广西城镇化加速发展,城镇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城镇化水平1953年仅为8.52%,2013年达到45%。但是总体而言,广西城镇化总体水平较低,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的城镇化率一直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不同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大,缺乏大城市的带动作用。广西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还不平衡,缺乏大工业、大城市的牵引带动辐射支撑,中小城市比较多,各地的城镇化水平也不平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在城镇化率方面,2012年最高的柳州市达到57%,而最低的河池仅为24.5%,相差了23个百分点;从GDP来看,2013年南宁市达2803.54亿元,贺州市仅为421亿元,城市间的差距巨大。

(三)城镇化发展缺乏有力产业支撑。广西在一定程度上仍以第一产业为主,近年来,南宁、柳州等主要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属于以农业为主的发展状态,各城镇的产业结构不甚合理,趋于类同,缺乏强有力的支撑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自我“造血”功能存在先天不足,城市规模总体较小,造成对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功能不足。

(四)城市发展相似度高。许多城市间、城镇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趋同,如钦州与防城港不仅城市面积和人口相似,经济、支柱产业相似;玉林与贵港、河池与宜州的相似度也很高,特色经济尚未形成。

(五)城镇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许多中小城市的城镇规划滞后于城镇建设,没有充分地考虑农业人口转移规模和趋势,规划和建设缺乏预见性,路网、水网、电网、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城镇化需要,造成进城农民难以享受和市民一样的城市文明建设成果。

(六)现行城镇管理体制的制约。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农业人口的转移。而现行的城乡二元化体制存在由于户籍而派生的土地、就业、生育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农民进得来如果留不下,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七)对城镇化建设的认识存在不足。城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人口的转移的只是过程之一,影响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科学教育、医疗卫生、人文社会、生活习惯,乃至心理因素等方方面面。城镇化规划缺乏统筹考虑,多以经济规模扩张、以开发区为主,忽略了人的聚集,为城镇的长期健康发展埋下隐患,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城镇化的科学性认识,提高战略设计,努力探索城镇发展的好路子。

二、实施广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广西的发展必须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工业化是主导方向,城镇化是核心战略。要科学统筹推进城镇化,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发展密度,改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广西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当紧紧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这一主轴,以工业化为根本动力,高标准进行规划,整合各地市特色资源,形成规模发展,走特色发展之路,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强大引擎。

(一)增强大中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广西是一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全国第十人口大省,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有着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和城市基础优势,有条件、有潜力、有可能建设成为一个人口超过500万、GDP超过3000亿元、财政收入超过500亿元,在全国、在西部地区、在民族地区,乃至泛北部湾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要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和投资峰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等机遇和平台,把南宁尽快建设成为广西的政治中心、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教育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信息中心、会展中心,进一步增强首府城市的带动作用。特大城市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要提高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必须有特大城市作为依托。

(二)促进城乡有机融合,形成一体化发展。推动城乡共同发展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广西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要加快推进仓储、冷藏以及现代物流等新型服务业走进农村,帮助农村建立形成城市原材料供应与生产加工基地,促进城乡三次产业的有机融合,推动形成城乡产业的一体化融合发展。

(三)加强城镇的公益设施建设。在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覆盖面,形成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将新型农村社区纳入城镇规划。在加强路网、水网、电网、通信网等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一方面要结合“清洁乡村·美丽广西”的城乡清洁工程,推行城镇生活排污设施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博物馆、图书馆、体育场等公共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四)积极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产城联动。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对产业的培育功能以及城市对产业发展的承载、培育和加速作用,采用“产业+城市”联动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形成城市发展产业支撑,积极引导推动在工业基础较好的柳州形成汽车生产与加工机械产业集群、在桂林和北海形成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边境城市形成东南亚热带水果加工产业集群,引进和整合相关企业形成产业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集聚相关产业,形成产业发展。

(五)围绕民族特色开展城镇文化建设。从保护发展地方自然景观、历史建筑、民居、当地特色物产入手,充分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的深厚资源,将经济建设与地方特色有机结合,着力打造地域性民族品牌和文化品牌,重点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形成一批特色名镇名村。

(六)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对森林、湖泊、水库、植被等自然环境的保护,注重发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让重要的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将过度开发的生态能源加以保护,避免重走“先污染,后治理”或者“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

(七)加强城市群建设,形成主体发展形态。早在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已经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更进一步指出城市群作为未来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重要性。广西应重点做好由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4市所辖行政区域组成的4.25万平方公里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把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成为重要城市群,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成为带动、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和开放度高、辐射力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

(八)以人为本创新城市管理。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城市空间的拓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管理日趋变得重要。城市越发展,城镇化水平越高,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越强,城市管理越重要。新城市管理模式。要牢牢树立现代城市管理的理念,认真吸收和借鉴国外、国内发达城市、现代城市的管理经验和管理做法,与国际惯例逐步接轨。要引进、吸收、培养城市管理人才,重视城市管理人才在城市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在城市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资源紧张、交通堵塞、住房拥挤、就业困难、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犯罪率较高等城市经济社会问题。通过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增强城市活力,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国与东盟探讨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贫困问题[EB/OL].中国新闻网,2013-08-21

[2]蒋怀志.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广西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J].广西社会科学,2010(7)

[3]陈秋华.关于广西城镇化发展现状、战略思路、路径选择、制度创新等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EB/OL].新华网广西频道,2008-12-29

(责编黎原)

猜你喜欢
城镇化广西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