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碳资产管理分析

2014-09-09 21:39郭金琴许群
商业会计 2014年16期
关键词:问题对策

郭金琴 许群

摘要:碳资产现已深刻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投融资、交易等各项经济活动,碳资产管理也将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碳资产及其获得途径入手,对碳资产管理和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案例对我国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升我国企业碳资产管理能力。

关键词:碳资产 碳资产管理 问题 对策

一、碳资产及其获得途径

(一)碳资产

一种资源因为稀缺才具有交换价值,有限的环境合理容量限制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碳的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变成了一种可以拿来交易的有价商品,进而引申出碳资产的概念。碳资产是一个具有价值属性的对象(企业、民族、国家甚至全球)身上体现或潜藏的所有在低碳经济领域可能适用于储存、流通或财富转化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二)碳资产获得途径

我们常说的碳资产主要有四大形态,一是政府分配或进行配额交易而获得的碳资产;二是基于CDM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即CERs;三是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产生的减排额带来的收益;四是在强制减排体制下企业超额完成的减排任务。而目前我国企业的碳资产主要是指CERs和节能技术改造等项目产生的减排额带来的收益。我国企业碳资产的主要形态是由其获取途径决定的。

我国企业碳资产的获取途径有两条,一是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碳生产率来获得碳资产,二是通过政府分配获取或者进行配额交易从外部购买碳资产。获取碳资产方式的选择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在没有强制减排和强制要求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外部环境下,获取碳资产的主要途径是企业主动提高内部碳生产率,自觉进行温室气体减排,从而获得碳资产,然后把获取的碳资产进行销售交易,获得收益。

二、碳资产管理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碳资产管理

目前,对于碳排放不能仅仅只从环保的角度进行单纯考虑,而必须将其作为一种资产来进行管理。

所谓碳资产管理,是指对《京都议定书》中所涵盖的包涵二氧化碳在内的六种温室气体进行主动管理,如:碳监测、碳披露、碳减排、碳交易,以及在低碳时代规避风险、抓住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其他措施。这些行动的自愿或是强制属性,将取决于企业所在的政策监管环境,其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经营及品牌价值。

碳资产管理是一个科学的体系,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碳资产管理一般包括碳检测、治理与战略、碳绩效评估与披露等。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将碳资产管理分为7个步骤:第一是准备工作,第二是摸底监测,第三是设定目标,第四是信息披露,第五是评估改进,第六是实施计划,第七是碳交易。他还强调,碳盘查是碳资产管理中最关键的程序之一。如果一个企业要实施碳资产管理,就应当清楚地了解自身碳排放情况以及各业务流程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只有通过有效的碳盘查,才能获得可靠的数据,分析、计算企业那些看不见的“碳排放成本”,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碳市场交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严格的碳盘查至关重要。

(二)碳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碳排放市场虽然尚未运行强制减排机制,但是从全球的碳减排情况来看,我国推行强制性减排将会是必然趋势,只是这需要一个过程。所以,碳资产管理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但是由于我国碳排放机制尚处于不成熟阶段,所以企业碳资产管理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我国企业的碳资产管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几乎都是空白,关于碳资产方面的研究都滞后于发达国家,相关研究也大都参照西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企业实际情况的创新性研究并不多,对于企业在碳资产管理方面尚未能提供充足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这就要求尝试进行碳资产管理的企业自身要慢慢摸索。

其次,由于碳排放涉及到环保,所以很多企业把碳资产管理的重要责任放在生产或者环保部门,并没有将其纳入企业整体的管理系统中。

再次,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认为碳资产的管理跟其无关,并没有认识到碳资产相当于金融工具这一性质,更没有注重碳资产管理对于碳市场价格、财务风险、税务以及对资产负债表和企业利润等各方面的影响。

另外,企业碳资产管理的意识薄弱,对碳排放的测量方法和计算工具了解不多,也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碳资产管理流程和管理办法。大多数的研究集中在碳排放权,忽略了碳资产包含的其他内容,研究思路具有局限性,限制了现代企业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

最后,我国的碳交易市场尚未成熟,企业对于碳交易产生的收益并没有直观的感受,同时边际成本高的企业在减排的过程中发生了额外成本,这严重打击了企业进行勇敢尝试的积极性。

三、我国企业碳资产管理案例列示——以硫酸行业为例

硫酸行业作为无碳能源行业,其余热利用都可以称之为广义的碳资产,特别是硫磺制酸所产生的热能。所以从无碳能源的角度,整个硫磺制酸的热能源利用都可以视为碳资产。以下仅是以CDM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s)为例。

我国硫酸行业最先申请CDM项目的前三位的企业分别是双狮(张家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宜昌宜化太平洋热电有限公司和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他们投资开发的项目均是硫磺制酸装置废热回收发电项目,该项目利用我国大型的硫磺制酸装置的中高温余热,引进美国孟莫克公司开发的HRS废热回收系统,回收硫磺制酸生产过程中的废热生产蒸汽,提高酸吸收热的回收率和整个硫磺制酸系统的热利用效率,利用多余的蒸汽发电,所供电量将全部用于满足企业自身生产装置的用电需求。对于该项目,三个公司都是在2008年在联合国EB成功注册,宜昌宜化太平洋热电有限公司在2010年获得减排量的签发,而双狮(张家港)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化重庆涪陵化工有限公司也在2011年分别获得减排量的签发,并且通过此次减排量的签发获得不菲的收益。随后,在此基础上又都相继进行了第二次减排量的签发申请。

除了CER这部分碳资产之外,在考虑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行的情况下,双狮、宜化和重庆涪陵化工还可以对其硫酸装置的风机、水泵等大功率设备进行技术改造,降低电耗,提高能效,这部分的减排量也可以通过相应的规则和方法进行量化,实现可监测、可报告和可核查,成为可交易的碳资产。

四、完善我国企业碳资产管理的对策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环保经济将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也将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为了更好地在企业中推行碳资产管理,使碳资产管理创造更大的价值,政府和企业需要付出共同的努力。

(一)政府

1.充分发挥政府的权威性。在我国政府作为一种权利的象征,具有很大的震慑力和权威性,在碳资产管理中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其权威性,实施必要的强制性规定和管理,监督和敦促企业进行有效的碳资产管理。比如可以强制要求企业定期公布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加强产品生产过程中各环节温室气体的监测与控制,在产品上粘贴节能标签等。

2.尽快制定碳资产管理相关规定和标准。企业碳资产管理在我国并未有深入研究,因此其实施尚未有相关规范可依。为提高企业自觉进行碳资产管理的意识,政府应进行相应的引导,制定企业碳资产量化管理标准,对相关标准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建立健全企业碳资产信息数据库,主动借鉴国外碳资产管理经验,与国际接轨。

3.建立相应的碳资产管理机构。碳资产管理具有一定技术性、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这就决定了仅仅依靠企业自身是远远不够的,难度相当大,这就需要政府为其提供一定的支持。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考虑建立必要的碳资产管理与咨询机构,他们接受政府的委托和授权,为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并进行一些前期的技术开发和研究。这样为我国企业碳资产获得最大限度的开发和最有效的管理提供保障。

(二)企业自身

1.企业家应当形成低碳思维。在低碳经济时代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下,中国企业家需要用低碳的思维重新考虑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问题。如果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该企业提出低碳要求,企业家必须以低碳的思维对企业如何应对未来更加严厉的碳排放政策、如何应对行业内部的低碳标准、如何应对消费者对产品低碳的要求、如何对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用低碳思维对其进行改造等问题进行重新审视思考,这是具有极大挑战性的。

2.提高企业相关人员的技能和素质。企业要进行碳资产管理,需要企业员工具备相应的素质和技能。但是就目前我国碳资产管理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相关人员的技能和素质并不能满足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对相关人员进行低碳培训。管理人员要对低碳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学习和掌握,培养调整企业经营发展方式的能力;技术人员要掌握开发和运用碳减排、碳排放的核算标准和方法等;操作人员则需要具有具体执行和实施相关标准的能力。

3.为碳资产管理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我国企业碳资产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的层面,还要积极主动地为碳资产管理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我国企业可以借鉴国外企业碳资产管理的经验,积极主动地成立碳资产管理的民间机构,企业间定期就碳资产管理提供良好提案。

4.制定企业碳资产管理程序并严格执行。企业可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碳资产管理程序,并严格执行,将碳资产管理落到实处和细节上,积极开展碳足迹评估、碳资产会计处理、碳信息披露等研讨。

5.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是国外目前很多企业已经采取的一项措施,我国企业应该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学习和借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重要性堪比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它是企业计算每年碳排放当量的表格。我们可以根据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对企业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找出其排放源,在接下来的生产经营中进行针对性的碳减排。

6.粘贴碳排放标签或节能环保标示卡。国外企业除了编制碳排放清单以外,还采取了在产品上粘贴碳排放标签或节能环保标示卡的措施。碳排放标签就是标示出企业在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排放情况,而节能环保标示卡则是一种低碳环保的标示。目前公众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重视低碳环保的生活,因此他们在进行选购商品时也会倾向于环保性的产品。企业通过在产品上粘贴碳排放标签或节能环保标示卡,可以向公众传递一种低碳的信息,同时也是增加产品社会附加值的一种途径。J

参考文献:

1.刘玉敏.民营企业发展碳金融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林鹏.碳资产管理——低碳时代航空公司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民用航空,2010,(8):22-24.

3.万林葳,朱学义.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企业碳资产管理初探[J].商业会计,2010,(9):68-69.

4.张铭.管理好你的碳资产[J].新理财,2011,(5).

5.张亚连,张夙.构建企业碳资产管理体系的思考[J].新理财,2011,(5).

作者简介:

郭金琴,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理财。

许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