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研究

2014-09-09 22:00陈俊杰王石秀
商业会计 2014年16期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供应链

陈俊杰 王石秀

摘要:随着供应链概念的兴起,许多学者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推广到供应链层面。本文从供应链视角,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相关问题,以期对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研究有所拓展和创新。

关键词:供应链 企业社会责任 内部控制

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备受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关注而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不过大多数研究只专注于单个企业的社会责任决策与管理,并没有考虑供应链下企业该如何妥善解决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单个企业往往不能“独善其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原有的企业间竞争演变为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单个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已延伸至整个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甚至成为供应链竞争力中的一个新参数。在这样的环境下,供应链下的企业实施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变得尤为重要,它关乎企业乃至整个供应链的生死存亡。

一、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

供应链最早来源于彼得·德鲁克提出的“经济链”,后经由迈克尔·波特发展成为“价值链”,最终演变为“供应链”。其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在进行经济活动的同时要承担社会责任,使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同步。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新时代赋予企业的一种观念,它要求组织应以一种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式进行经营和管理。最为广泛接受的企业社会责任模型是Carroll(1979)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的金字塔模型。该模型包含以下4个方面的核心内容:(1)经济责任,指企业担负着为股东创造利润回报、为员工创造就业机会、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等职责;(2)法律责任,指企业应自觉遵守各项国家法规制度,遵守市场竞争规则;(3)道德责任,指企业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公平、公正对待员工与合伙伙伴;(4)慈善责任,指企业通过捐赠、公益事业等回馈社会。

供应链是一个实体网络交叠的利益共同体,其成员企业有自己的目标、利益和要求,其间的合作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动处于动态更新中。供应链具有多参与主体、跨地域、跨行业、多环节等结构特性,因此,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特征有别于单个企业的社会责任特征,归纳如下:

(一)边界扩大。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第4号》将社会责任归纳为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六个方面。在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边界将不断扩大,如企业对上下游企业的社会责任监管、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资金支持等都将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

(二)传递性。供应链是一个系统,从产品开发、生产到流通由多个节点企业共同参与,其中的各个节点环环相扣,彼此依赖,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波及其他环节。由此,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做到位可以通过供应链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在上下游企业间传递、累积和扩散,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

(三)复杂性。供应链网络的复杂化、布局的分散化、成员的多元化和差异化使得供应链从诞生之日起就面对许多风险,不仅包括单个企业所要面临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还包括企业间的合作风险、技术和信息资源的传递风险、利润的分配风险等,从而导致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呈现复杂性的特征。

(四)放大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价值的附加值。一方面体现在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体现在可以获得政府的支持,有助于改善企业所处的监管环境。当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有利于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较高的信誉度,有利于巩固和拓展市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使企业价值的附加值不断放大,进而影响整个供应链。

二、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目标

在确定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目标之前,需要明确企业社会责任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以及各自的目标。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和内部控制,马丽娜(2010)提出了三个观点:(1)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保证,这是由“内部守约”到“外部守约”的传递过程;(2)企业社会责任是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的动力,企业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考虑会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化;(3)内部控制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终极目标都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过于宽泛,不容易考量。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内部控制包括五大目标: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目标是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构成,其内涵是对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控制。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总体目标可以表述为:保证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履行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合法性。因此,在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目标为:保证供应链中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履行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合法性。

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4号——社会责任》,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具体目标是对供应链上企业包括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促进就业、员工权益保护、上下游企业社会责任监管、支持慈善事业等方面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可靠性、履行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合法性进行考量,取得合理的保证。

三、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原则

(一)整体控制原则。供应链是一个完整的价值增值流程,从采购到销售等各项业务均在链上完成,企业可以通过信息交流和业务合作与供应商、客户共享资源,其间的企业社会责任风险因素也随之增多。因此,企业不应仅仅站在内部管理的视角下构建内部控制框架,而应从供应链整体的角度来认识问题,推动内部控制向宏观化、一体化演进,既要对企业内部各部门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活动进行整合,更要对企业外部以及企业内外部之间的各项业务流程进行有效的协调整合,从更高的层次来整体把握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内涵。

(二)协调控制原则。传统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主要通过控制制度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然而,在供应链的链条结构下,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应在核心企业的组织协调下,通过有效的信息传递、沟通,实现供应链的优化与整合,促进节点企业的共同发展。由此可见,协调是规避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风险的最佳措施。同时,企业中员工作为企业内部运营网链上的重要节点,也应自觉地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的控制活动中。因此,无论是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协调与整合,还是企业内部的协调沟通都表明:供应链管理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应由制度控制向协调控制转变。

(三)角色控制原则。在供应链的链条结构下,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以及企业的各个部门都可能会面临着企业社会责任风险,节点企业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关注所有社会责任风险。考虑整个供应链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再根据各环节企业所扮演的角色不同,重点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产品设计企业应着重关注设计质量责任,选择合适的材料,通过科技创新设计出合理的结构和符合顾客要求的功能;供应商着重关注社会道德责任,按时、足量地为制造商提供高质量的零部件或材料,为进一步地制造提供可靠保证;制造企业着重关注生产质量和保护劳工权益责任;零售商着重关注与顾客和社会沟通责任,可以通过举办公益活动、参与慈善事业等提升企业形象。

四、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框架

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日益深入人心,站在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整个供应链的生存和发展也将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明确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和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目标及原则后,建立一套适合供应链企业实践的社会责任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十分重要。

(一)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内部控制执行的首要要素。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需要关注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和文化建设这两个控制环境方面。(1)企业间的合同管理。供应链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环境关键因素应该是供应链各节点企业的合作状态,而合作的状态则取决于合同关系,也就是说节点企业与社会责任内控环境的对接路径应该是具有激励约束双重效力合同。良好的合同管理能够将不同节点企业的管理者风格、对风险的偏好与各节点企业的主动性结合起来,各节点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形成一致性态度。(2)社会责任文化建设。知识更新机制对于供应链下各节点企业的社会责任文化建设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知识更新机制是指对于涉及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人员进行知识的更新与交流,从而提升他们的技能。知识更新机制由供应链核心企业主导,其他企业共同参与,其目的在于对供应链上所有企业、组织以及个人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进行内化,并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情景的不同随时进行更新,随供应链整体的发展而发展。

(二)风险识别和评估。风险识别是对风险事项的认识,而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风险事项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对于供应链而言,企业社会责任风险事项比起单一企业更加复杂,它不仅要面对单一企业所面临的社会责任风险,还要面对供应链系统社会责任风险。因此,对于供应链所面对的社会责任风险评估会更加复杂,首先可以对已识别的风险事项进行大致的分类,将其分为几乎不会发生、不大可能发生、频度适中和肯定发生四类;其次判断其损失程度,可能对经济利益造成的影响程度如何;最后可以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估,通常评估的方法有主观评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风险综合评价法等。

(三)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阶层的指令得以执行的政策及程序,包括与授权、业绩评价、信息处理、实物控制和职责分离等相关的活动。由于供应链下各节点企业在文化制度、经营理念、员工职业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必然存在一定差异,从而会导致对相同问题的不同看法,采取不一致的工作方法,因此基于供应链环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控制活动的设置和安排,要充分考虑供应链的特点。控制活动的关键是抓住核心企业在供应链的中心地位和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合同的约束效应,以及发挥供应链中信息技术的作用,做到尽可能地消除“牛鞭效应”,控制和降低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风险。

(四)信息与沟通。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信息需要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以及各企业内部有效地相互传递和沟通,包括核心企业、上下游、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监督部门等供应链层面利益相关者,股东大会、董事会、高管、各职能部门、各业务单位等公司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应当通过信息的传递和沟通对内控信息的真伪和价值进行辨别、评价。

(五)内部监督。对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监督是指评价社会责任相关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过程,包括及时评价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以及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的纠正措施。为监督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实施情况,应从公司层面和供应链层面同时实施监督。(1)公司层面监督。各节点内部审计机构应当不定期地对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重大缺陷,形成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的初期评价报告,及时和定期向董事会和管理层报告检查情况。(2)供应链层面监督。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监督部门,对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不定期地进行督查,对未达到标准的企业进行警告并帮助其建立完善的控制制度,适时加以剔除供应链系统的威胁。Z

参考文献:

1.林榕航.供应链管理(SCM)教程——管理导向的价值链、物流管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2.Carroll,A.B.A Three-dimension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J].The Aca 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79,(4):497-505.

3.陶菁,顾庆良.基于供应链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J].求索,2009,(5):8-10.

4.马丽娜.内部控制与企业社会责任关系研究[J].经济论坛,2010,(4):160-162.

5.花双莲.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目标推演与体系架构[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第25届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12.

猜你喜欢
企业社会责任内部控制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