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分析和探讨

2014-09-09 17:50李晓龙
中学课程资源 2014年5期
关键词:初中生效率新课改

李晓龙

摘要:体育教学旨在增强学生的体质,没有强健的体魄,其他学科的学习就没有保障。目前体育课的上课地点大多为室外,组织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初中生人格个性的发展,给教学组织带来很大的困难。在此背景下,本文深入思索对应的“教学良策”,从兴趣、学生特点、教学过程和评价方面进行深入解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教学效率提高途径

目前我国“新课改”正处于深入推行阶段,各科教学的评价都利用教学效率来衡量。学生在“新课改”中是最大的受益者,因为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有效发展。但纵观目前的初中体育教学,大多教师以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展开各项活动,学生处于机械化模仿训练状态,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突出,从而影响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激发运动兴趣,刺激学生学习

兴趣是学生进行课堂活动的关键。初中生正处于兴趣培养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因此,体育教师应该从多角度思考如何让学生爱上运动,刺激学生进一步学习。以下作者从学生自编游戏和熟知的情景为导入突破口,深层发掘学生的运动爱好。

1.以学生自编游戏导入,突出学生主体

目前,初中体育中的导入部分大多是由教师自编的游戏进行课前预热。这种导入方式虽然效果不错,但学生主体得不到有效突出。因此,以学生自编游戏进行导入逐渐走进体育教学。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有效释放,学生也乐于寻求新颖游戏。每节课学生轮换出主意,变更准备活动,但都以健身和娱乐为目的。教师在这个环节的角色是“指引者”,并不是完全抛开课堂。这是基于初中生组织和调控能力有限而考虑的。

例如,学生自创的“逃生游戏”:学生把操场当成火灾现场,栏架当成火灾现场的紧急出口,再把班上同学分为两个大组,以小组成员逃生最快的小组为胜出方,看看哪个小组在火灾现场逃得快。教师需要在游戏正式开始前提出安全要求。游戏开始,两组成员投身于“逃跑”当中,玩得热火朝天。学生所设计的这个游戏,新颖好玩,能让班上同学全员参与,学生在游戏中也能提升危机意识和反应能力。

2.以熟知的情境导入,激活已有经验

教师以学生熟知的情境作为开篇,可以快速激活学生过去的生活经验。例如,以学习前滚翻为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导入:“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会在什么时候需要用到前滚翻呢?”男同学随口回答:“当我们打架时需要前滚翻。”学生还随意做了一下动作。教师点头表示认可,继续问:“还有什么时候用到呢?”学生开始陷入情境思考。忽然有学生说:“当身上着火时需要前滚翻。”学生的思路开始慢慢开阔,最后,有学生说出:“还有摔倒时,从上坡向下滚时,躲避危险时,等等。”此时,作者选择摔倒时、躲避危险时、身上着火时等几个容易练习的前滚翻让学生自己体会,使学生从中摸索以什么样的身体姿态进行前滚翻动作会更加得心应手。在情境练习中,学生发现情境不同,前翻滚动作也有所差异。学生亲身体会得出的结果比教师的言语传授管用,实效性更强。此外,这样的导入和练习颠覆了传统的标准化练习,把学生从模式化教学中释放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过程,获取真知。

二、关注学生特点,构建和谐关系

“新课改”下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特点,以调和师生关系。体育教师应该用心亲近学生,而不是止步于形式。经研究发现,初中生正处于思想活跃、爱动、渴望表现的年龄阶段,所以教学活动应以学生需求为指向。例如,在“蛙跳”教学中,教师融入学生,一起练习蛙跳;接着观察哪位学生学得最像,跳得最好,并选中该名学生当蛙跳领导,让学生跟着模仿,直到学生完全领会蛙跳的动作要旨。整个环节如下:教师最先融入,给学生以亲近感,让学生轻松进入“蛙跳”状态;接着,教师选定学生,让学生“领跳”。这样引领更多的学生努力学习蛙跳,学生的内在学习欲望被发掘出来。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努力让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术和科普健康知识是体育教学的目标所在,也是素质教育时代人的发展方向所在。因此,优化教学势在必行,优化的目的是让教学变得更加符合初中生的成长发展规律。

1.采用讲解法,明确传达教学内容

讲解法主要是教师用语言传达即将学习的动作要领、名称和方法。该种教学法在体育课中普遍运用。在利用讲解法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讲解是否明确、是否抓住了重点、语言是否贴合学生、讲解的时机和形式是否得当。

例如,教师在教学“三步上篮”时,可以这样讲解:三步上篮可以简单理解成第一步要大,即要迈开步子;第二步要小;第三步则很关键,要高跳,提高投篮命中率。聪明的学生会自己总结成三步上篮原来就是“一大、二小、三高跳”。这样的讲解简单易懂,学生跟着三步上篮的要旨进行实地操练,从操练中再领会其中的奥秘所在。

又如在教学起跑时,由于很多学生忽略起跑的动作,因而起跑是教学难点。因此,教师可以这样讲解:在短跑中,我们可以在起点“将优势占尽”,该如何做到呢?这就与起跑的姿势与动作有关。起跑可以概括为:首先抬起臀部,开始移动身体,再压助跑器,最后等候发令。这些实际讲解稳抓重点动作要领,对教学效率的提高起到明显的助推作用。

2.采用分层教学法,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分层教学法是基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差别而提出的,该种教学方法的贯彻必须把学生放在首位。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教师制定可行性教学目标,目的是让学生能达到规定目标,甚至是超越目标。其实,教学的目的都指向于让学生参与锻炼,强身健体。例如,在50米短跑教学中,不同学生的爆发力不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分层目标。对于体质较弱的学生,以能够跑完50米评定合格;对于体质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训练其如何突破自我。

四、建立教学评价标准,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标准的建立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助推作用。基于初中生已经具备良好的语言能力,教师可以丰富评价方式。例如一个大胆的做法是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每节课结束时,教师请一位同学站到队列前面对当堂体育课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现出人文性和灵活性,教师从学生的评价中可以更好地反思教学。学生评价后,教师再以激励为主进行评价,语言以能够调动学生为妙,借此调和师生关系。实践证明,学生先评、教师后评的评价方式得到学生高度关注,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表现更为积极,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因此变得更加和谐。由此可见,评价对于课堂效率而言是不容忽视的。

总之,“新课改”下,教学效率是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教师从导入环节,到课堂组织,再到评价,都需要把学生摆在相应的高度。这是“新课改”对学科课堂教学的要求所在。此外,体育教师还应从自身开始优化,再发散到其他课堂因素的学习,如深入学习体育理论、了解学生特点、研究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等,以开创崭新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晋荣.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20).

[2]王秀珍.谈谈提高体育课堂效率的主渠道——和谐的师生关系[J].教育教学论坛,2010(3).

[3]刘培礼,孙卫玲.新形势下如何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9(6).

猜你喜欢
初中生效率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