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动脉血管的影响

2014-09-15 14:25王秋艳黄金林侯海生陈少川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增强型动脉血综合征

王秋艳 黄金林 侯海生 陈少川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动脉血管的影响

王秋艳 黄金林 侯海生 陈少川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增强体外反搏治疗对患者血液生化指标及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8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其中50例近期未用药患者为A组,30例规律用药患者为B组,均给予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并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同时选取3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相同指标,并将检测结果与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ABI及baPWV水平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血液生化指标、ABI及baPWV均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开展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可显著缓解各项临床危险指标,并且能够促进动脉血管功能的改善。

代谢综合征;增强型体外反搏;脉搏波传导速度

代谢综合征(MS)主要是指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共同所致的临床综合征[1],其中包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中心型肥胖等[2,3]。代谢综合征患者是心血管相关疾病的主要发病人群[4],早期干预与治疗可改善患者的恶性循环链,对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死亡具有重大意义。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首选方案,可提高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5]。本研究对80例不同用药情况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开展体外反搏治疗,进一步探讨其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现将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秦皇岛军工医院2012年1~12月门诊与住院的8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0例初治或近2个月内未服用降糖、降脂、降压相关药物的患者为A组,另30例高血压伴血脂异常并且规律性用药患者为B组;并选择同期30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无严重器官功能障碍、继发型高血压、重症感染、糖尿病酮症酸重度及体外反搏禁忌证者,且均为自愿参加研究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 ①肥胖和(或)超重,其体重指数(BMI)>25 kg/m2;②空腹血糖(FBG)≥6.1 mmol/L,糖负荷后2 h血糖>7.8 mmol/L或明确诊断为糖尿病者;③血压水平≥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或明确诊断为高血压者;④空腹甘油三酯(TG)≥1.7 mmol/L,或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0.9 mmol/L,女性<1.0 mmol/L。以上4项标准符合3项或以上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1.3.1 检测项目及方法 ①资料收集后与治疗结束分别对代谢综合征样本进行常规指标检测,其中包括体重指数、腰围、血压、心率等项目。行血液生化检查并记录血糖(GLU)、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②治疗前后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脉搏波速度(baPWV)和踝臂指数(ABI)进行相关检测。两项指标均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欧姆龙)检测。患者取平卧位,在上臂两侧肱动脉与下肢两侧踝动脉处放置压力传感器,并将心音图传感器与心电图夹有效佩戴,同时进行充气与放气[6]。依据受检者的身高计算出baPWV与ABI。③对照组受试者在入选后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并计算baPWV与ABI值。

1.3.2 治疗方法 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均进行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采用重庆产P-BCP/T1型氧饱和度监测式体外反搏装置,反搏气囊冲气压为0.035~0.040 mPa·cm2,每天反搏 1 次,每次 1 h,每周治疗5 d,持续治疗7周。B组中严重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增加洛丁新药物及生活方式指导等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以t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以χ2为检验标准。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受试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腰围、体重指数、舒张压、收缩压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受试者的血液生化检验指标比较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各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血液生化检验指标比较(±s,mmol/L)

表2 三组血液生化检验指标比较(±s,mmol/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

2.3 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检测结果比较 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GLU、TG、TC及HDL-C水平均获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三组受试者的baPWV和ABI比较 代谢综合征患者的ABI和baPWV检测结果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观念决定行为”,父母内隐的教育观念深深地影响着他们的家庭教育行为。在可以检测的家庭教育问题行为背后,一般都有需要反思和调整的内隐的家庭教育观念问题。比如,父母一味的强调孩子的课业学习,为孩子选报各类课外学习辅导班,与父母的教育价值观密切相关。受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和“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新的谬论误导,父母的教育价值观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并体现在他们家庭教育行为选择上。

表1 三组样本的临床基本资料(±s)

表1 三组样本的临床基本资料(±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男/女 年龄(岁) 体重指数(kg/m2) 腰围(cm) 舒张压(mm Hg) 收缩压(mm Hg) 心率(次/min)对照组 30 14/16 52.84±7.93 22.75±1.27 76.84±3.15 79.43±4.14 124.81±5.26 70.28±3.12 A 组 50 24/26 53.75±6.81 25.66±2.93a85.38±6.87a92.32±9.81a143.64±14.82a71.35±4.22 B 组 30 15/15 53.20±8.17 25.32±2.71a85.45±6.74a91.34±9.13a143.73±13.96a72.04±3.93

表3 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检测结果(±s)

表3 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检测结果(±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舒张压(mm Hg) 收缩压(mm Hg) GLU(mmol/L) TG(mmol/L) TC(mmol/L) HDL-C(mmol/L) LDL-C(mmol/L)A 组 治疗前 50 92.32±9.81 143.64±14.82 6.23±0.45 3.24±1.92 5.94±0.87 0.96±0.03 2.17±1.02治疗后 81.62±7.21a131.41±7.41a5.23±0.31a2.65±0.79a5.41±0.76a1.07±0.18a2.21±1.01 B 组 治疗前 30 91.34±9.13 143.73±13.96 6.22±0.41 3.19±1.89 5.88±0.89 0.94±0.04 2.18±1.01治疗后 83.73±7.23a131.45±14.51a5.22±0.30a2.87±0.81a5.49±0.77a1.04±0.17a2.20±0.98

2.5 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的baPWV与ABI检测结果比较 治疗后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baPWV和ABI均获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4 三组baPWV和ABI检测结果(±s)

表4 三组baPWV和ABI检测结果(±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ABI baPWV对照组 30 1.04±0.07 1213.87±158.35 A 组 50 1.19±0.09a1624.72±274.23aB 组 30 1.20±0.08a1631.83±269.41a

表5 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baPWV 和 ABI检测结果(±s)

表5 两组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后baPWV 和 ABI检测结果(±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 例数 ABI baPWV治疗前A组1.19±0.09 1624.72±274.23治疗后 1.07±0.08a1264.21±192.35a50 B组1.20±0.08 1631.83±269.41治疗后 1.06±0.07a1263.41±189.42a治疗前30

3 讨论

代谢综合征主要是一种伴随胰岛素抵抗的疾病总称[7],其中包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中心型肥胖等相关代谢异常疾病[8]。20世纪80年代末Kaplan将中心型肥胖、高血压、耐糖量异常及高甘油三酯总称为“死亡四重奏”,主要由于这些因素均为心血管疾病的诱发原因[9],同期伴有多项异常表现时便会增加引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10]。伴随我国临床医学的迅速发展,对该类高危因素的重视程度逐渐升高[11],并且针对此类疾病患者的治疗方式逐渐增多[12]。国内外大量研究均表示,检测脉搏波传导速度是判断动脉血管异常的有效方式,具有简单、便捷、无创、价格低廉等优点[13],针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开展相关检测可明确评估其动脉血管的异常状况[14]。200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与欧洲高血压学会进一步将其作为动脉血管功能的有效评价指标。我国自2006年起便已开展相关检测研究,伴随动脉硬化检测的迅速发展,已有大量冠心病高危人群获得临床效益。但多数代谢综合征患者缺乏明显临床表现,使得用药指导的难度增加,并且长期药物服用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使临床治疗受到严重阻碍。本研究对8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与30名健康成人均进行了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验及动脉血管功能检查,结果显示,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压、血糖、胆固醇等相关指标均与健康成人存在明显差异(P<0.05),并且代谢综合征患者的ABI和baPWV检测结果与健康成人比较也较差(P<0.05)。进一步证实代谢综合征患者由于自身疾病因素,使动脉血管功能受到抑制,进而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增强型体外反搏是临床医学发展的新型产物[15],具有操作简便、起效迅速的特点[16],临床应用过程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当前治疗代谢综合征疾病的有效方案之一[17]。本研究对8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了增强型体外反搏,其中30例高血压伴血脂异常患者增加临床用药与生活习惯指导措施,而50例近期未用药的患者直接给予体外反搏治疗。经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等指标均显著改善,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代谢综合征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接受了动脉血管功能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后所有代谢综合征患者的ABI和baPWV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好转(P<0.05),表示经过体外反搏的治疗,患者的动脉血管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程度进一步降低。综合临床检验结果分析能够进一步证实,伴随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的好转,其动脉血管功能也会获得明显的改善。

综上所述,针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进行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可显著缓解各项临床危险指标,并且能够促进动脉血管功能的改善,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1]武明雷,刘戈力,杨箐岩,等.血清上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儿童肥胖、代谢综合征及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临床儿科杂志,2013,31:1117-1120.

[2]杨红霞,米树华,贾淑杰,等.代谢综合征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影响.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903-3905.

[3]高扬,吕滨,侯志辉,等.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特性.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935-939.

[4]陈一丁,姚伟峰,万惠,等.老年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变化及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254-6256.

[5] Arora RR,Chou TM,Jain D,et al.The multicenter study of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MUST-EECP):effect of EECP on exercise-induced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anginal episodes.J Am Coll Cardiol,1999,33:1833-1840.

[6] Yeragani VK, Fancer M, Seema KP, et al.In creased pulse wave velocity in patients with anxiety:implications for autonomic dysfunction.J Psychosom Res,2006,61:25-31.

[7]王琼,张会峰.代谢综合征对糖调节受损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29:965-967.

[8]何煦芳,程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5268-2569.

[9]芮立美,蒋红燕,吴丹凤,等.早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江苏医药,2013,39:243-244.

[10]程芳洲,刘翔宇.量化运动及饮食对代谢综合征干预疗效观察.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3,11:81-84.

[11]薛书峰,娄书花,张守彦.代谢综合征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4,12:140-142.

[12]林东杰,叶鹏.体能和肥胖的改变与高血压、代谢综合征、高胆固醇血症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456.

[13]哈斯高娃.脉搏波传导速度、动态脉压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探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55-57.

[14] Li B,Gao H,Li X,et al.Correlation between 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 and arterial compliance 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arteriosclerosis.Hypertens Res,2006,29:309-314.

[15]刘凡,杨石,何文锦.增强型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的短期影响.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39:374-375.

[16] Braverman DL.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an innovative physical therapy for refractory angina.PMR,2009,1:268-276.

[17] Soran O, Grandits GA.Treatment options for refractory angina pectoris: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therapy.Curr Treat Options Cardiovasc Med,2009,11:54-60.

Evaluation about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impact on arteries of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WANG Qiu-yan*, HUANG Jin-lin, HOU Hai-sheng, et al.*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Qinhuangdao Military Hospital, Qinhuangdao 066004,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impact of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treatment on metabolic syndrome.Methods 80 cases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12 were selected.In which 50 cases had no medicine recently as A group,30 cases always had medicine as B group.80 cases were given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therapy, and detected various indicators of arteri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While selected 30 healthy subjects as the control group,with the same detection method.Results The blood pressure, blood glucose, triglycerides, cholesterol, ABI and baPWV i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were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pressure, blood biochemistry index, ABI and baPWV in pat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 has improv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can significantly alleviate the clinical risk index,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arterial function.

Metabolic syndrome;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Pulse wave velocity

秦皇岛市科技局“增强型体外反搏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管功能的影响”项目(项目编号:2012023A144)

066004 河北省秦皇岛市,秦皇岛军工医院心内科(王秋艳),普外科(侯海生),重症医学科(陈少川);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黄金林)

10.3969/j.issn.1672-5301.2014.09.006

R589

A

1672-5301(2014)09-0789-04

2014-06-03)

猜你喜欢
增强型动脉血综合征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勘误声明
“东方红”四号增强型平台
Chandler综合征1例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考前综合征
增强型MSTP设备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
为什么要抽动脉血
一种基于STC增强型单片机的大电容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