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中地区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研究①

2014-09-19 03:11黄凡甘媛蒋九江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26期
关键词:岗位培训教练员培训

黄凡 甘媛 蒋九江

(1.井冈山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吉安 343009;2.吉安市吉州区北门小学 江西吉安 343000)

江西省赣中地区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研究①

黄凡1甘媛2蒋九江1

(1.井冈山大学体育学院 江西吉安 343009;2.吉安市吉州区北门小学 江西吉安 343000)

教练员岗位培训是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训效果直接关系到体育教练员的执教能力。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参加“江西省体育局2013年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的人员进行调查(以吉安、宜春、新余、抚州四城市为例),了解教练员的知识需求状况以及对培训的评价。结果表明:我省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的动机明显,积极性较高;岗位培训的组织方式、课程设置较为合理;岗位培训的教学及考核方式单一,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赣中地区 教练员 岗位培训

竞技体育发展至今,提高运动成绩已然是个系统化的工程。涉及到各种学科和方方面面,不再是仅仅依靠改进技术动作和训练手段所能够达到的。掌握并能综合运用如生物科学、材料学等其他学科的科研成果已经成为运动成绩提高的关键。体育教练员必须及时更新自己观念和知识结构,了解最新的体育器材和设备,不断掌握高科技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在我国,广大的教练员队伍担当着培养和造就我国竞技人才的重任。对其不断的进行岗位培训既是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迅速发展与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重点,是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训效果直接关系到体育教练员的执教能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我省参加岗位培训人数312人,其中赣中地区(吉安、新余、抚州、宜春)共参加104人次。本文对这104人进行问卷调查,部分教练进行实地或电话访谈法。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文件,以及各级体育局关于教练员岗位培训讲话、材料等,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此次研究共发放问卷104份,回收有效问卷89份,回收率为85.6%。

1.2.3 数理统计法

对问卷调查的全部资料运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百分率的运算。

2 结果与分析

2.1 教练员基本情况

2.1.1 教练员的学历状况

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而教练员队伍知识化的程度是实现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关键。我国体育界也十分重视提高广大教练员的学历层次。学历是反映教练员的文化素质,代表了一个人接受正规教育的程度。虽然学历的高低不能完全代表教练员的训练能力、运动实践和训练经验,但是教练员的学历太低,没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全面的知识结构则很难实现训练的科学化。从表1可知,被调查的教练员的学历主要集中在本科和专科两种层次。同时,也有少量更高层次的学历,说明教练员大都受过良好的学历教育。

2.1.2 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的动机研究

动机是激励和维持人的行动,并将使行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内部动因。从表2可知,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的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首当其冲的就是提高自身的执教水平;其次是由于岗位培训与教练员的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个人切身利益相关,许多教练员希望通过岗位培训获得证书;再者把培训学习当作交流平台,相互学习和提高。所以,对于岗位培训的组织机构而言,要通过多样化的培训形式督促教练员不间断地学习,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持续提高。同时,教练员还可以通过培训获得相应级别的资格证书,用以实现个人发展愿望。

2.2 岗位培训的基本状况

2.2.1 教练员岗位培训的组织形式

由于教练员职业的特殊性,他们要根据自己所带训练队的训练计划和全年比赛的需要长时间跟队,无固定的空余时间。所以,我省及至全国教练员岗位培训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进行。对教练员进行调查显示,87.5%的教练员认可这种培训形式,并且认为岗位培训的时间安排很灵活和较为灵活。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我国的培训方式太过单一,或许应该更加多样化。如邢文华等撰文指出“岗位培训班应该出现以脱产为主,自学与面授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模式,根据不同运动项目、技术职务级别、培训内容,分别采取脱产、半脱产、函授、自学与面授结合等各种教学形式相映生辉。”并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采用远程网络教学也成为当今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模式。本研究在对教练员进行“是否赞成采用远程网络的方式进行培训”调查时,有68.7%的教练员赞成,27.2%的教练员对这一模式持怀疑态度。

表1 教练员学历状况统计

表2 教练员参加岗位培训的动机调查

表3 岗位培训的教学方式

2.2.2 岗位培训的课程设置

综合研究表明,教学内容是岗位培训教学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贯穿岗位培训的始终。邵伟德在比较分析美国、日本等六国的教练员培训内容的研究后发现,各国所涉及的培训内容一般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为体育专业科学理论,大致包含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第二类为专项运动技术、战术训练理论。第三类是训练实践。世界各国都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如美、英国在学习过程中,都会要求学员进行较长时间的实践活动。依据江西省体育局资料,我省初、中级的培训课程主要有:训练计划的制订、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科学选材、青少年运动竞赛的指导、专项运动战术训练等,在对教练员“对课程是否满意”调查时,设置了“比较满意、满意、不满意”三个量变因子。结果显示21.3%的人选择“比较满意”,57.6%选择“满意”。表明绝大多数的教练员对课程设置比较认同。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所存在的问题。如,培训内容要突出实用性,应紧密围绕提高教练员“科学选材、训练指导、比赛指挥,体能恢复”等能力来设置教学内容。实施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教练员工作能力的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理论学习,在理论的引导下返回实践中指导具体的工作。

2.2.3 教练员岗位培训的师资力量

依据体育职业教育的特点,若要确保岗位培训的质量,必须先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培训师资队伍。吴东方指出:各运动项目教练员的岗位培训,都应重点加强教练员型师资队伍的培养。要不断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培训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同时要加强基础理论课教师对专项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深入学习,努力克服培训教师队伍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那么,教练员岗位培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师资力量呢?有研究表明,师资力量人员的构成中,优秀教练员的需求量排在第一,其次是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高校体育教师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位。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江西省体育局岗位培训师资队伍除了优秀教练员和高校体育教师之外,还聘请了一部分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担当培训师资的中坚力量。在对教练员进行“对师资力量的满意程度”时,87.4%的研究对象给予“满意”评价。

2.2.4 岗位培训的教学方式与考核

据了解,我省体育局在对教练员进行岗位时,一般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形式。在对岗位培训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查时发现(见表3):“训练和竞赛现场观摩”的教学方式需求量最大。结果表明,我省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同时,应大大增加这种方式的比例。同时,要不断丰富培训形式,在常规授课之外,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和研讨,协助教练员进行科学训练分析,进一步更新训练观念、训练方法和手段。此外,在考核环节,我省主要采取开卷和闭卷相结合的笔试方式。经调查发现,大多数教练员认同这一考核方式,原因是这种方式可以很容易通过考核。但在查阅文献资料时,有不少学者表示可以对考核方式进行深度改革。比如,可以采用现场操作等综合能力考试,或者笔试、口试、答辩相结合的形式,以促进教练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3 结语

我省教练员继续教育意识强烈、认知程度高,已牢固树立起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愿望迫切,都希望参加岗位培训,提高自己。我省岗位培训中师资力量的结构配置、培训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的组织方式较为合理,教练员认同度高。我省岗位培训的教学和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在充分发挥学员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可以鼓励教练员独立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探索建立讲、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同时,依据教练员“能力本位”培训的教学目标,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考核,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考核管理规范化建设。如采取培训教学与考核分离,建立培训淘汰制度和培训考核试题库等。

[1]杨再淮,俞继英.我国业余体育教练员培养现状与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03(7):2-4.

[2]邢文华,余学峰,钟秉枢,等.体育教练员继续教育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体育科技,2002(9):20-24.

[3]邵伟德.中、外教练员岗位培训若干问题的比较[J].中国体育科技,2001(5):48-50.

G807.8

A

2095-2813(2014)09(b)-0161-02

吉安市科技局2012年度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

黄凡(1978—),男,汉族,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甘媛(1981—),女,汉,本科,中教二级,研究方向:多媒体制作。

蒋九江(1978—),男,汉,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体育营销。

猜你喜欢
岗位培训教练员培训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系列报道(七)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论高水平教练员教育培训的“学习投入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应然与实然:教练员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中的作用思考
基于微课的岗位培训教材建设方法研究
我国羽毛球教练员现状与岗位培训情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