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军工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4-09-26 10:27唐树岚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21期
关键词:军工企业战略转型发展战略

唐树岚

摘 要:国有军工企业实现军品、民品同步发展的战略转型不仅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国防经济的需要,更是军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首先从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大背景及军工企业自身特定的情况出发,分析军工企业战略转型的必要性,之后分析军工企业的民品发展战略及资本运作战略,希望能以微薄之力为军工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关键词:军工企业;发展战略;战略转型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1-0018-02

引言

2014年5月19日,四川成飞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成飞集成”,证券代码:002190)在停牌5个多月后复牌并发布公告披露重大资产重组相关事项,拟采取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向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定向发行股票,购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洪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三家标的的全部企业股权。成飞集成本次资产重组是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发展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及军民深度融合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具有军工背景的企业“改制、重组、上市”的题材在资本市场中演绎得如火如荼,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洗牌。如何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站稳脚跟、保持可持续发展,成为每一个军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等、靠、要”的计划经济时代早已过去了,因此,军工企业必须创新观念,以新观念引领企业新的发展。

一、军工企业的战略转型

军品是军工企业的立业之本,也是军工企业发展的前提。作为国家战略储备的军品,其来自于国内、国际市场的订单具有很大的政策性和限制性,来自军品的收入存在难以突破的天花板,相比之下,民品却是“无边界”的,有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故而,军品固业,民品才能兴业。

要兴业,军工企业就必须实施战略转型——通过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实现军品、民品的同步发展。战略转型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军工企业实现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战略转型是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军工企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的,几十年来经过不断的资金投入及大批优秀人才的建设形成了庞大的体系。随着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军工企业的外部环境和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其常规武器装备生产过剩的同时高科技领域的生产能力却远远不足。

为了解决生产能力过剩的问题,诸多的军工企业被推向市场。一些技术力量强的军工企业(如长虹、嘉陵)经过实践在市场中生存下来,而另一些军工企业则被市场经济所淘汰。为了发展高新军事技术,国家对少数保留下来的骨干军工企业加大了投资力度。但由于缺乏充分竞争,低效率和高成本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制度创新以解决企业发展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实现体制、机制的转型,为军工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永不枯竭的动力。

军民结合是中国军工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军品为本,民品兴业”也是国外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国外经验表明民用产业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美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防工业,从事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企业近万家,从业人员超过200万。其中,除少数几家主承包商以军品任务为主外,绝大多数从事军品科研生产的都是以民品为主的企业。这种产业结构,不仅支撑了冷战时期与前苏联的军事对抗和武器装备的世界领先性,也使得在冷战结束后,美国以较小的代价实现了国防工业的转型。

中国国防科技工业民品总产值近年来持续攀升,民品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军工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和主要支撑力量。因此,在军品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快速、有效地发展民品,是中国国防科技工业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

(二)战略转型是军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完成军品任务是军工企业的天职和根本,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军品受战争规律和军事经济规律的制约,具有订单生产的被动性和波动性,一旦订单骤减,企业经营将立刻走入低谷。

长远来看,发展民品已不是可有可无或是经济补充,而是关系到军工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问题。无论军品任务多么繁重,发展民品都不能动摇。民品可以壮大军工企业的实力、增强军工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促进军工企业的繁荣发展。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军工企业不“穷”,但军工企业必须有危机意识、必须高瞻远瞩,并从战略高度上进行定位。因此,军工企业必须顺应大的经济、政策环境,顺势而为,突破思想束缚,实施战略转型。

二、军工企业的民品发展战略

军工企业战略转型必须跳出军品的局限,培养“军品、民品都是产品,军方、地方都是甲方”的大市场观念,基于企业优势资源,选择并实施民品开发战略。

选择民品开发战略的本质,就是军工企业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状况,合理选择开发模式的过程。影响军工企业民品开发战略选择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军工企业对可民用化的核心技术占有和获取能力、市场认知和营销能力的拥有程度不尽相同,决定了不同的民品开发战略。

1.军民两用技术开发战略。当军工企业可以民用化的核心技术能力较强而市场能力较弱时,可采用军民两用开发战略。旨在以先进的军工高新技术为根本,寻求民品应用市场,从而获得“协同效应”和“范围经济”。

2.军民融合开发战略。随着市场能力的提升,军民两用技术开发战略向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发展——军民融合开发战略,把民品和军品的开发纳入到军民一体化体系中去。美国、日本的大型军工企业均采用此战略。

3.军用完全转民用战略。当技术能力不占优势、市场能力相对占据优势的时候,军工企业如果继续沿用军品开发体系就必然会产生所开发的产品与市场脱节、开发周期长、开发成本高等问题。此时,适合采用完全军转民战略。完全面向市场后,通过打造适合民品开发的模式,开辟出一条新的出路。endprint

4.多元化开发战略。当可以民用化的核心技术能力及市场能力都相对较弱的时候,民品开发处于劣势地位。此时,选择主动多元化战略。主动多元化实质上是一种探索型的多元化,要求企业根据自身的资源情况多方位寻求市场缝隙,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探索、培养新的增长点。但是需要注意,主动多元化应该是一种科学、系统的多元化,不是盲目的多元化,企业在战略构建之初就应该明确思路,进行详尽的规划;同时,多元化可以是相关多元化,也可以是不相关多元化。无论哪种多元化都应该选择行业前景看好、企业预期能够驾驭的业务。

三、军工企业的资本运作战略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完善,改制、上市、重组、风险投资等资本运作行为成为诸多公司谋求发展的重要手段;伴随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转型,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革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军工企业在中国资本市场逐渐崛起。

国有军工企业是国家战略部门,虽然1980年以来国防支出呈现较明显的增长,但国防经费投入仍长期不足。如果军工事业全部依靠政府投资,将成为巨大的财政负担,甚至可能成为国家发展的包袱。然而,国内外严峻的形势都要求中国必须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后盾。

2007年以来,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加速了战略调整,全面推进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旨在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激发军工行业的活力。尤其是2013年召开十八届三种全会以来,陆续出台的政策及文件精神逐步凸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利用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将是军工投资体系多元化的重要形式,国防资产证券化将成为军工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资本运作在军工企业初显魅力,实体投资和资本运作二元经济同步推进将成为军工企业快速发展的战略导向。

结束语

战略转型及战略规划需要科学的战略定位,随着市场经济在军工行业的渗透,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成功的偶然性越来越少。军工企业必须进行科学的战略规划与实施,才能保持长远的繁荣和发展,才能高水平地完成军工企业的国防使命,为国防科技工业及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唐俊.军工企业改革与未来发展[J].集团经济研究,2007,(9):62-63.

[2] 郭如鹏.军品、民品都是产品,军方、地方都是甲方——关于军工研究所建立军民结合型组织体系的思考[J].中国军转民,2007,

(2):40-42.

[3] 郭如鹏.一种军企开发民品的战略选择模型[J].中国军转民,2006,(7):44-46.

[4] 姚彤航.航天军民融合式发展之我见军[J].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2,(11):47-49.

[5] 李炜,黄莉茹.航天企业军民融合式发展需实现“五个融合”[J].航天工业管理,2012,(12):14-17.

[6] 陈涛,杨晶晶.国内军工市场营销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3,(27):286.

[责任编辑 刘娇娇]endprint

猜你喜欢
军工企业战略转型发展战略
军工企业集中式信息化平台方案研究
论新经济背景下外贸企业的战略转型
高速公路企业战略转型初探
军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研究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浅析军工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媒体语境下广播电视的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