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营养健康知识的实践研究

2014-09-26 02:27孙安龙何宝贤郭德明
化学教与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农村高中健康调查

孙安龙++何宝贤++郭德明

摘要:农村高中的学生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导致他们营养健康知识缺乏,这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而营养健康知识教育又可以和化学知识很好的融合,因此农村高中化学教师可借助各种可能的途径向学生渗透营养健康知识。

关键词:农村高中;健康;调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8-007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8.025

一、问题的提出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节目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下列食品中通常会含有防腐剂的是( )A.葡萄酒 B.酸奶 C.蜂蜜”。感觉有趣,于是在高二的课堂上也向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没一个学生选出正确答案——葡萄酒。于是想通过调查了解农村高中学生营养健康知识的水平。这也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化学要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相吻合。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选择

农村高中的高二年级的文科和理科学生。参加测试的学生共200人,第一次调查收回有效测试问卷186份,第二次调查收回有效测试问卷192份。

2. 数据分析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

三、结果与分析

1. 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

问题1:下列食品中通常会含有防腐剂的是( )

A.葡萄酒 B.酸奶 C.蜂蜜

问题2:反式脂肪酸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 )

A.降低记忆力 B.肥胖 C.多动症

为了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见图1),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访谈:

教师:能说说问题1中你选择酸奶的理由吗?

学生甲:酸奶容易变质,所以要加防腐剂。

教师:你认为葡萄酒中要加防腐剂吗?

学生甲:不要。

教师:为什么?

学生甲:酒精有杀菌的作用,医院不是用酒精消毒吗?

从访谈中发现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凭借感性认识。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为什么会如此贫乏?为此我们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 农村高中学生获取营养健康知识的途径有限

? 教师在教学时更注重的是与高考紧密相连的知识

? 学校受到升学率的压力,往往忽视营养健康知识的教育

2. 文、理科学生营养健康知识的差异分析

在研究文、理科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时我们准备了20道选择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见表1。

从表2可以发现高二文、理科学生关于营养健康知识没有显著性差异。为了进一步研究调查结果,我们对理科的学生和理科班的教师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理科班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受到教材和考试大纲的束缚,更侧重于对高考的研究,结果使得理科班的学生虽然在化学这门学科上花了较多时间,但他们的营养健康知识却和文科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四、营养健康知识在化学教学渗透的实践

1. 走进实验室,让实验说话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石,借助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可以结合教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3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化学)》适当拓展学生实验,这样既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

高三的化学复习是枯燥的,但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我们向学生提供了“测定葡萄酒中SO2含量”的实验,该实验的操作方法和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只不过反应原理是从酸碱中和变成了氧化还原反应。又如结合教学进度,我们向学生提供了“菠菜中草酸含量的测定”、“不同炒制方法对菠菜中草酸含量的影响”、“探究苹果生锈的原因”、“维生素C的性质”、“ 非油炸和油炸薯片热量的测定”、“ 加碘食盐中碘的检验”等实验。

实验案例(片段):葡萄酒中SO2含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调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又一重要途径。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开展调查的一般过程可概括为:选定调查主题→制订调查方案→论证调查方案→实施调查方案→分析处理调查数据→撰写报告。调查主要利用学生的假期进行,每2个月进行一次交流,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

调查报告案例(片段):

豆浆与牛奶成分的比较

一、调查目的

比较豆浆与牛奶成分的异同

二、调查过程

课题小组分工,第一小组利用假期去药房、医院和超市进行实地调查,第二小组到图书馆和上网查找资料。然后集中整理,写出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论

1. 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3%,豆浆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1.5%。

2. 牛奶中无膳食纤维,豆浆中有膳食纤维。

3. 牛奶中含胆固醇,豆浆中无胆固醇。

……

四、建议

1. 多喝豆浆可以减少痘痘。

2.大豆食品偏寒,体质虚寒者,不宜饮用豆浆。

3.痛风病人可以喝豆浆,但同时要减少肉的摄入。

五、实验结果

经过一年的实践(包含实验、阅读、调查),我们又对第一次参加调查(前测)的200名同学,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后测),数据处理结果见表4。

六. 反思

从表4可以看出,经过一年的实践,理科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明显提高。却留给我们另外一个问题,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文科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学生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或许只需要我们将平时的教学方式稍做改变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袁振东.张锦.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的案例分析.[J].化学教育,2012,(7):32-34

[3] 李宇.孙钟雷.营养与健康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教研,2012,(10):13-14

[4] 梁陆元.拓展教材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尝试[J].教学月刊,2013,(1):19-21

[5] 冯雪琦.中学生活化学实验开发及教学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endprint

摘要:农村高中的学生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导致他们营养健康知识缺乏,这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而营养健康知识教育又可以和化学知识很好的融合,因此农村高中化学教师可借助各种可能的途径向学生渗透营养健康知识。

关键词:农村高中;健康;调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8-007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8.025

一、问题的提出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节目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下列食品中通常会含有防腐剂的是( )A.葡萄酒 B.酸奶 C.蜂蜜”。感觉有趣,于是在高二的课堂上也向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没一个学生选出正确答案——葡萄酒。于是想通过调查了解农村高中学生营养健康知识的水平。这也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化学要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相吻合。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选择

农村高中的高二年级的文科和理科学生。参加测试的学生共200人,第一次调查收回有效测试问卷186份,第二次调查收回有效测试问卷192份。

2. 数据分析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

三、结果与分析

1. 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

问题1:下列食品中通常会含有防腐剂的是( )

A.葡萄酒 B.酸奶 C.蜂蜜

问题2:反式脂肪酸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 )

A.降低记忆力 B.肥胖 C.多动症

为了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见图1),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访谈:

教师:能说说问题1中你选择酸奶的理由吗?

学生甲:酸奶容易变质,所以要加防腐剂。

教师:你认为葡萄酒中要加防腐剂吗?

学生甲:不要。

教师:为什么?

学生甲:酒精有杀菌的作用,医院不是用酒精消毒吗?

从访谈中发现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凭借感性认识。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为什么会如此贫乏?为此我们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 农村高中学生获取营养健康知识的途径有限

? 教师在教学时更注重的是与高考紧密相连的知识

? 学校受到升学率的压力,往往忽视营养健康知识的教育

2. 文、理科学生营养健康知识的差异分析

在研究文、理科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时我们准备了20道选择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见表1。

从表2可以发现高二文、理科学生关于营养健康知识没有显著性差异。为了进一步研究调查结果,我们对理科的学生和理科班的教师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理科班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受到教材和考试大纲的束缚,更侧重于对高考的研究,结果使得理科班的学生虽然在化学这门学科上花了较多时间,但他们的营养健康知识却和文科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四、营养健康知识在化学教学渗透的实践

1. 走进实验室,让实验说话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石,借助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可以结合教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3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化学)》适当拓展学生实验,这样既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

高三的化学复习是枯燥的,但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我们向学生提供了“测定葡萄酒中SO2含量”的实验,该实验的操作方法和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只不过反应原理是从酸碱中和变成了氧化还原反应。又如结合教学进度,我们向学生提供了“菠菜中草酸含量的测定”、“不同炒制方法对菠菜中草酸含量的影响”、“探究苹果生锈的原因”、“维生素C的性质”、“ 非油炸和油炸薯片热量的测定”、“ 加碘食盐中碘的检验”等实验。

实验案例(片段):葡萄酒中SO2含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调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又一重要途径。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开展调查的一般过程可概括为:选定调查主题→制订调查方案→论证调查方案→实施调查方案→分析处理调查数据→撰写报告。调查主要利用学生的假期进行,每2个月进行一次交流,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

调查报告案例(片段):

豆浆与牛奶成分的比较

一、调查目的

比较豆浆与牛奶成分的异同

二、调查过程

课题小组分工,第一小组利用假期去药房、医院和超市进行实地调查,第二小组到图书馆和上网查找资料。然后集中整理,写出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论

1. 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3%,豆浆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1.5%。

2. 牛奶中无膳食纤维,豆浆中有膳食纤维。

3. 牛奶中含胆固醇,豆浆中无胆固醇。

……

四、建议

1. 多喝豆浆可以减少痘痘。

2.大豆食品偏寒,体质虚寒者,不宜饮用豆浆。

3.痛风病人可以喝豆浆,但同时要减少肉的摄入。

五、实验结果

经过一年的实践(包含实验、阅读、调查),我们又对第一次参加调查(前测)的200名同学,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后测),数据处理结果见表4。

六. 反思

从表4可以看出,经过一年的实践,理科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明显提高。却留给我们另外一个问题,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文科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学生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或许只需要我们将平时的教学方式稍做改变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袁振东.张锦.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的案例分析.[J].化学教育,2012,(7):32-34

[3] 李宇.孙钟雷.营养与健康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教研,2012,(10):13-14

[4] 梁陆元.拓展教材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尝试[J].教学月刊,2013,(1):19-21

[5] 冯雪琦.中学生活化学实验开发及教学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endprint

摘要:农村高中的学生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导致他们营养健康知识缺乏,这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而营养健康知识教育又可以和化学知识很好的融合,因此农村高中化学教师可借助各种可能的途径向学生渗透营养健康知识。

关键词:农村高中;健康;调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8-0072-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8.025

一、问题的提出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节目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下列食品中通常会含有防腐剂的是( )A.葡萄酒 B.酸奶 C.蜂蜜”。感觉有趣,于是在高二的课堂上也向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令人惊讶的是竟然没一个学生选出正确答案——葡萄酒。于是想通过调查了解农村高中学生营养健康知识的水平。这也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化学要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和“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相吻合。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选择

农村高中的高二年级的文科和理科学生。参加测试的学生共200人,第一次调查收回有效测试问卷186份,第二次调查收回有效测试问卷192份。

2. 数据分析

本研究数据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

三、结果与分析

1. 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

问题1:下列食品中通常会含有防腐剂的是( )

A.葡萄酒 B.酸奶 C.蜂蜜

问题2:反式脂肪酸对孩子最大的影响是( )

A.降低记忆力 B.肥胖 C.多动症

为了进一步分析调查结果(见图1),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访谈:

教师:能说说问题1中你选择酸奶的理由吗?

学生甲:酸奶容易变质,所以要加防腐剂。

教师:你认为葡萄酒中要加防腐剂吗?

学生甲:不要。

教师:为什么?

学生甲:酒精有杀菌的作用,医院不是用酒精消毒吗?

从访谈中发现学生回答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凭借感性认识。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为什么会如此贫乏?为此我们又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发现主要有以下原因:

? 农村高中学生获取营养健康知识的途径有限

? 教师在教学时更注重的是与高考紧密相连的知识

? 学校受到升学率的压力,往往忽视营养健康知识的教育

2. 文、理科学生营养健康知识的差异分析

在研究文、理科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时我们准备了20道选择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见表1。

从表2可以发现高二文、理科学生关于营养健康知识没有显著性差异。为了进一步研究调查结果,我们对理科的学生和理科班的教师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理科班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受到教材和考试大纲的束缚,更侧重于对高考的研究,结果使得理科班的学生虽然在化学这门学科上花了较多时间,但他们的营养健康知识却和文科的学生没有显著差异。

四、营养健康知识在化学教学渗透的实践

1. 走进实验室,让实验说话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石,借助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可以结合教材、《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3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化学)》适当拓展学生实验,这样既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

高三的化学复习是枯燥的,但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时我们向学生提供了“测定葡萄酒中SO2含量”的实验,该实验的操作方法和酸碱中和滴定的操作方法基本相同,只不过反应原理是从酸碱中和变成了氧化还原反应。又如结合教学进度,我们向学生提供了“菠菜中草酸含量的测定”、“不同炒制方法对菠菜中草酸含量的影响”、“探究苹果生锈的原因”、“维生素C的性质”、“ 非油炸和油炸薯片热量的测定”、“ 加碘食盐中碘的检验”等实验。

实验案例(片段):葡萄酒中SO2含量的测定

实验步骤:

调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又一重要途径。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开展调查的一般过程可概括为:选定调查主题→制订调查方案→论证调查方案→实施调查方案→分析处理调查数据→撰写报告。调查主要利用学生的假期进行,每2个月进行一次交流,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

调查报告案例(片段):

豆浆与牛奶成分的比较

一、调查目的

比较豆浆与牛奶成分的异同

二、调查过程

课题小组分工,第一小组利用假期去药房、医院和超市进行实地调查,第二小组到图书馆和上网查找资料。然后集中整理,写出调查报告。

三、调查结论

1. 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3%,豆浆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1.5%。

2. 牛奶中无膳食纤维,豆浆中有膳食纤维。

3. 牛奶中含胆固醇,豆浆中无胆固醇。

……

四、建议

1. 多喝豆浆可以减少痘痘。

2.大豆食品偏寒,体质虚寒者,不宜饮用豆浆。

3.痛风病人可以喝豆浆,但同时要减少肉的摄入。

五、实验结果

经过一年的实践(包含实验、阅读、调查),我们又对第一次参加调查(前测)的200名同学,进行了第二次问卷调查(后测),数据处理结果见表4。

六. 反思

从表4可以看出,经过一年的实践,理科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明显提高。却留给我们另外一个问题,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文科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教育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学生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或许只需要我们将平时的教学方式稍做改变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袁振东.张锦.高中化学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的案例分析.[J].化学教育,2012,(7):32-34

[3] 李宇.孙钟雷.营养与健康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教研,2012,(10):13-14

[4] 梁陆元.拓展教材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尝试[J].教学月刊,2013,(1):19-21

[5] 冯雪琦.中学生活化学实验开发及教学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农村高中健康调查
还需完善的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浅谈农村高中班主任管理
如何打造农村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