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高等院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化学试卷评析

2014-09-26 02:27刘江田
化学教与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高考化学

刘江田

摘要:2014年高考化学(江苏卷)在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内容分布、试题难度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试题注重原创,体现考试公平;注重基础,突出学科主干;注重综合,加强能力考查;适度开放,提高甄别功能。根据阅卷情况对进一步完善命题提出了建议。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观点,高中化学要重视核心知识的教学和学科能力的培养,加强题型专题复习和针对训练,重视实验探究和化学应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考;化学;试卷评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9-0075-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9.026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科(江苏卷)坚持以人为本和能力立意的核心价值取向不变,在充分考虑中学化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高度关注学生的适应程度,在试卷结构、题型、题量、内容分布、试题难度等方面保持相对稳定。继续坚持以考查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和学科能力为主导,以《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要求的基本思想、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为主要考查内容,重点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与加工、化学实验探究、从化学视角分析解决问题和化学思维等能力[1]。全卷对于考试说明所规定的主干知识具有较高的覆盖率,体现了“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的特色,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具有较好的区分度。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化学学业水平,并正确引导中学化学教学。

一、试题特点与考查目标分析

1.基础覆盖全面 突出学科主干

2014年高考化学科(江苏卷)试题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化学学科思想和科学方法、化学核心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观点为主要考查内容。化学各知识版块的考点分析见表1。

由表1可见,试题考查的知识点覆盖比较全面,突出了对中学化学主干内容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考查,重视考查学生对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有机化学、实验和计算以及化学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掌握情况,并注重体现学科核心观念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各模块相关知识进行整合命题,结合新情景和新信息设计新问题,考查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和综合运用的能力。

2.侧重能力立意 考查综合能力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旨在选拔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中那些素质好、潜力大的学生,必须注重能力考查[2]。2014年高考化学科(江苏卷)坚持能力立意,在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将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考查放在首要位置,尤其是突出考查学生在解决与化学相关的实际问题中的分析、概括、归纳、判断、推理的化学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所有的非选择题都是以具有真实应用的化学实际问题为载体,在关注试题所承载的主要考查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综合性的化学问题,有效地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等。例如,第16题主要是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试题,也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实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向学生渗透了环保的价值理念;第17题是有机综合题,要求学生书写官能团的名称、物质的结构简式、推断同分异构体以及设计合成路线等,综合考查学生对所掌握的有机化学知识建立联系并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8题是以化学计算为主要内容的试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化学计算能力,同时也考查了根据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的关系进行逻辑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真实的实验数据图对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和计算;第19题为实验综合题,从实验流程、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的分析,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多个角度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实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这些问题的正确解答必须基于对相关化学反应原理的深刻领会,要求学生具有在新情境下综合调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20题为综合探究题,该题融合了化学反应原理、元素及其化合物、化学实验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内容,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注重情境真实 体现学科价值

2014年高考化学科(江苏卷)试题的命制依然体现了“厚实践”的特色。非选择题背景均选自生产、生活、科学研究等领域的真实情境(见表2)。这样设计的试题,不仅有效地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充分体现了化学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这一学科价值取向,引导中学化学重视化学教学和学习的真实性,充分体现学科的应用价值。

4.尝试适度开放,提高区分功能

2014年高考化学科(江苏卷)中另一个特点是通过改变设问方式尝试分层评分,以期提高试题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化学问题的区分功能。在近年的高考化学科(江苏卷)中,侧重考查化学实验的试题都有对实验方案的设计的考查,以考查学生对完整实验过程和相关实验原理的理解程度,以及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验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具有严密的思维品质和规范的化学语言表达能力。在2014年高考化学科(江苏卷)中,对这类问题的命制和评分方式又作了相应的调整。如非选择题第19(4)小题:“某含碘废水(pH约为8)中一定存在I2,可能存在I-、IO3-中的一种或两种。请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IO3-的实验方案:取适量含碘废水用CCl4多次萃取、分液,直到水层用淀粉溶液检测不出有碘单质存在; ▲ 。实验中可供选用的试剂:稀盐酸、淀粉溶液、FeCl3溶液、Na2SO3溶液”。这里适当增大了答题开放程度,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相对完整的实验过程。在赋分时采用分层评分的方式:“方案完整、科学,结论正确,表述准确,得满分;方案基本完整,结论正确,表述不够严谨,检验时未加盐酸酸化,得部分分;方案不完整、逻辑混乱或未做答,得0分”。这种调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更加合理的区分。endprint

二、对命题和教学的几点建议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要尽量考虑真实性。第17题(5)要求写出以苯乙醛为原料制备2-甲基苯乙酸的合成路线流程图,其中要先合成相对廉价的苯乙烯,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开放题的命题表述和设问要力求更准确,更有利于考生理解考查意图, “参考答案和评分建议”也要相应开放,尽量考虑各种合理答案。例如第19题(4),“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是否也可以不选用这些试剂?若是表示必须从这些试剂中选择,可改为“实验中限选用的试剂”。否则,“取样酸化后加淀粉溶液变蓝(空气中的氧气使I-迅速氧化为I2),证明含有I-。”这样的答案也是合理的。第19题(4)学生的回答文字较多,阅卷比较费时,答题形式还可以探索,不一定都要用文字表述,也可以指定用更简洁的化学用语、流程图等,以便于阅卷。第6题中的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建议不要用NA表示,因为同一个符号既带单位、有时又不考虑其单位,会给实际教学和考试评价带来混乱,如第21题A(3)小题若考生将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表示为6NA,严格地讲此处对NA没有特别的说明是不妥的,但是因为试卷“有言在先”,扣分也不好。试题的传播和导向作用会造成NA的两种不同含义在实际教学中蔓延。第16题(3)答案“溶液中的部分SO32-被氧化成SO42-”,还应包括HSO3-。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观点[3],从试卷特点以及阅卷中发现的典型错误反思化学教学,要进一步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教学(例如书写OH-的等电子体分子的思路:核电荷数增加1而电子数不变,即与O同周期右侧相邻的F或卤族元素的氢化物都是OH-的等电子体分子);加强思维的全面性和严谨性训练(例如第19题“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及尾气中的Cl2吸收方法,都需要全面、严谨地思考);加强表达准确性与规范性训练(例如第19题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IO3-的实验方案,取样、试剂、现象、结论等关键表述要准确完整);重视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特别是根据元素化合价、反应规律和题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加强联系实际和信息迁移能力的培养(如第17题有机合成路线中的信息迁移、第20题中的信息利用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信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进行实验探究和化学计算等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28

[2] 教育部考试中心. 高考化学测量理论与实践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6-69

[3] 崔允漷等.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9-137endprint

二、对命题和教学的几点建议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要尽量考虑真实性。第17题(5)要求写出以苯乙醛为原料制备2-甲基苯乙酸的合成路线流程图,其中要先合成相对廉价的苯乙烯,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开放题的命题表述和设问要力求更准确,更有利于考生理解考查意图, “参考答案和评分建议”也要相应开放,尽量考虑各种合理答案。例如第19题(4),“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是否也可以不选用这些试剂?若是表示必须从这些试剂中选择,可改为“实验中限选用的试剂”。否则,“取样酸化后加淀粉溶液变蓝(空气中的氧气使I-迅速氧化为I2),证明含有I-。”这样的答案也是合理的。第19题(4)学生的回答文字较多,阅卷比较费时,答题形式还可以探索,不一定都要用文字表述,也可以指定用更简洁的化学用语、流程图等,以便于阅卷。第6题中的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建议不要用NA表示,因为同一个符号既带单位、有时又不考虑其单位,会给实际教学和考试评价带来混乱,如第21题A(3)小题若考生将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表示为6NA,严格地讲此处对NA没有特别的说明是不妥的,但是因为试卷“有言在先”,扣分也不好。试题的传播和导向作用会造成NA的两种不同含义在实际教学中蔓延。第16题(3)答案“溶液中的部分SO32-被氧化成SO42-”,还应包括HSO3-。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观点[3],从试卷特点以及阅卷中发现的典型错误反思化学教学,要进一步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教学(例如书写OH-的等电子体分子的思路:核电荷数增加1而电子数不变,即与O同周期右侧相邻的F或卤族元素的氢化物都是OH-的等电子体分子);加强思维的全面性和严谨性训练(例如第19题“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及尾气中的Cl2吸收方法,都需要全面、严谨地思考);加强表达准确性与规范性训练(例如第19题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IO3-的实验方案,取样、试剂、现象、结论等关键表述要准确完整);重视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特别是根据元素化合价、反应规律和题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加强联系实际和信息迁移能力的培养(如第17题有机合成路线中的信息迁移、第20题中的信息利用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信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进行实验探究和化学计算等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28

[2] 教育部考试中心. 高考化学测量理论与实践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6-69

[3] 崔允漷等.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9-137endprint

二、对命题和教学的几点建议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要尽量考虑真实性。第17题(5)要求写出以苯乙醛为原料制备2-甲基苯乙酸的合成路线流程图,其中要先合成相对廉价的苯乙烯,显然不符合实际情况。开放题的命题表述和设问要力求更准确,更有利于考生理解考查意图, “参考答案和评分建议”也要相应开放,尽量考虑各种合理答案。例如第19题(4),“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是否也可以不选用这些试剂?若是表示必须从这些试剂中选择,可改为“实验中限选用的试剂”。否则,“取样酸化后加淀粉溶液变蓝(空气中的氧气使I-迅速氧化为I2),证明含有I-。”这样的答案也是合理的。第19题(4)学生的回答文字较多,阅卷比较费时,答题形式还可以探索,不一定都要用文字表述,也可以指定用更简洁的化学用语、流程图等,以便于阅卷。第6题中的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建议不要用NA表示,因为同一个符号既带单位、有时又不考虑其单位,会给实际教学和考试评价带来混乱,如第21题A(3)小题若考生将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表示为6NA,严格地讲此处对NA没有特别的说明是不妥的,但是因为试卷“有言在先”,扣分也不好。试题的传播和导向作用会造成NA的两种不同含义在实际教学中蔓延。第16题(3)答案“溶液中的部分SO32-被氧化成SO42-”,还应包括HSO3-。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观点[3],从试卷特点以及阅卷中发现的典型错误反思化学教学,要进一步加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教学(例如书写OH-的等电子体分子的思路:核电荷数增加1而电子数不变,即与O同周期右侧相邻的F或卤族元素的氢化物都是OH-的等电子体分子);加强思维的全面性和严谨性训练(例如第19题“实验控制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的原因”及尾气中的Cl2吸收方法,都需要全面、严谨地思考);加强表达准确性与规范性训练(例如第19题补充完整检验含碘废水中是否含有I-、IO3-的实验方案,取样、试剂、现象、结论等关键表述要准确完整);重视化学用语的规范书写(特别是根据元素化合价、反应规律和题给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加强联系实际和信息迁移能力的培养(如第17题有机合成路线中的信息迁移、第20题中的信息利用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信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进行实验探究和化学计算等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28

[2] 教育部考试中心. 高考化学测量理论与实践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6-69

[3] 崔允漷等. 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09-137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考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高考物理新动向——逆向分析
奇妙的化学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
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