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刍议

2014-10-09 19:47蒋大力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8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模式高校

蒋大力

摘 要:学生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也在发生着深刻地变化。从学生管理工作的理念到管理工作方法,都明显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在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发展和演进过程中,还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总结。

关键词:高校 学生管理 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85-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加速发展,国内高校数量显著增加,招生规模逐步扩大,在校生数量也有了较大提高。如何对日益扩大的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科学管理,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界热议的一个重要课题。

学生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体现出非常明显的行政化特点,已经愈发难以适应高等教育工作发展的新要求。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行,国内高校普遍进入了全面深化教学管理模式的关键时期,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改革的最前沿和主阵地。

1 现阶段推动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现阶段推动国内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具有下列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是一种能力教育,以全面均衡地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和健康人格为基础,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专业能力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方法。高校在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到如何有效地引导在校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及如何为教学管理工作服务等内容,这些重要的工作内容都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此外,素质教育强调能力培养,而能力培养不仅仅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且还应当通过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的过程逐步培养和实现。高校作为素质教育改革的主要实施者和组织者,必须要将校内各种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来全面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1]。

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而高校学生管理的主要对象就是在校大学生。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管理方法将会发生深刻地变化。因此说,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改革是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2)高校学生管理水平将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产生深远影响。高校以为社会各行业和领域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要目标。为了实现和达到这个总体目标,高校除了要不断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以外,还需要不断优化内部管理模式,为教学质量提高服务。当代社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充分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已经将人才培养目标逐步由理论型向应用型进行过度。在校生的应用能力包括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同意识,以及较好的环境适应能力、稳定的心理素质等等,而这都可以通过学生管理工作得以实现。

(3)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改革有助于有效整合优势教育资源。高校最大的优势在于具有优势的教育资源。高校的师资力量优势不仅有助于培养优秀的专业性人才,而且也能够充分发挥出管理的优势。高校通过实施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改革,转变传统的以行政管理工作为基础的学生管理工作模式,将管理工作逐步转向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的基础上。这样一来,不但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思想政治辅导员可以充分发挥管理职能,而且可以将专业任课教师也纳入其中,优势的教育资源能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全面提高[2]。

(4)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改革能够全面提高高校竞争力和发展潜力。随着未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可以预见未来高校的招生工作将逐步转向市场化的模式之上,校际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决定高校市场竞争地位和竞争力的核心在于教学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以及其蕴含着的发展潜力。通过优化学生管理工作模式,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形成良性发展和有序发展的制度性保障,最终引导高校走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之上,这样就保证了高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获得相应的优势地位。

2 当前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题

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国内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总结出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下列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1)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存在偏差。受到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的影响,当前很多高校管理者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严重偏差,行政化和程式化现象十分严重。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很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很难摆正自身的位置,管理工作方法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还有一些学生管理工作者认为自身的主要工作就是要“管”学生,学生管理部门是高校内的“权利机构”,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对待学生态度粗暴,工作方法简单,与学院等教学单位进行工作沟通的过程中也会存在官僚主义现象,工作效率低下。

(2)学生管理工作方法科学性不足。目前,很多高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都采取学校和学院两级管理的模式,一些涉及到学生保送、评先评优等的事项大都由所属学院进行预申报,由学校的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审核,而大量的日常学生管理工作都由学院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来负责。由于目前许多高校的在校生人数很多,思想政治辅导员管理的班级数量也在相应增多。学生管理工作事物非常繁琐,工作强度很大,虽然思想政治辅导员有班级干部的协助,但是面对日益繁重的管理工作任务,也往往力不从心,非常容易出现因管理不当导致的各种问题。

除此以外,院系作为高校二级学生管理机构,受到许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权责划分不明确的影响,院系的管理权限和职能并不明确,一些院系领导经常会抱怨没有管理的职能,却要相应承担因管理不善所产生的问题和责任。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院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很难得到真正发挥。

(3)学生管理工作者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目前,国内很多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都是由思想政治辅导员和高校、院系行政领导组成,其中思想政治辅导员承担了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正如前文所述,思想政治辅导员难以应对日益繁重的学生管理工作任务。此外,很多思想政治辅导员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现代管理学等相关专业教育背景,也没有能够系统接受岗位技能培训,管理和服务意识较为薄弱,专业化水平亟待提高。

导致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专业化程度不高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专业教师没有纳入到学生管理工作者队伍之中。很多高校将专业教师仅仅定位为专业课知识传授,专业教师在课后与学生没有有效的互动模式,也没有与学生进行深入广泛地接触。实际上,专业教学活动也是学生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的阵地,在某种程度上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采取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将会更加有助于专业课程学习效果的提高,其管理效果也非常明显。正是由于很多高校没有将专业教师纳入学生管理工作者队伍,优势的师资力量没有充分发挥作用,才导致了目前学生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严重不足。

3 对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和思考

为了有效解决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和措施。

(1)切实转变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的理念。对于高校来说,应当引导学生管理工作者切實转变工作理念,将学生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由传统的行政管理向服务转变。特别是要摒弃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行政化管理模式严重的问题,采取“去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将管理工作理念由“管学生”向“服务学生”和“服务教学”进行转变。

在转变管理理念的同时,还需要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者转变工作方法,加强与院系之间的工作沟通和联系,及时获得和了解院系在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的诉求,同时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为学生提供专门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在协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管理协调职能。

(2)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首先,要引导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树立科学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明确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将管理工作指导理念统一到以学生为本的中心之上。其次要配齐和配强学生管理工作者队伍,特别是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按照在校学生的人数配备相应数量的思想政治辅导员,降低他们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要将思想政治辅导员纳入高校师资管理整体之中,在转岗、职称评定等方面制定完善的政策规定,确保思想政治辅导员能够得到均等的发展机遇,提高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待遇水平,激发工作主动性。要吸引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教育背景的优秀人才加入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之中,定期组织思想政治辅导员进行专业工作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4 结语

要将高校专业教师纳入学生管理工作者队伍,进一步明确专业教师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充分发挥优势师资力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将专业课教学作为开展学生管理的另一个主要领域,要求专业教师与学生加强课后的沟通和联系,实现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管理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 耿乃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王秀彦.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胡蒙.重庆市大学生党员形象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模式高校
浅析“四进”制度对班级管理的意义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化问题研究
永续债券探析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