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移动通信转售东风巴士在线欲绘公交LBS生态蓝图

2014-10-10 07:08李璐
通信世界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中麦巴士公交

本刊记者 | 李璐

借移动通信转售东风巴士在线欲绘公交LBS生态蓝图

本刊记者 | 李璐

据悉,巴士在线将升级现有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智慧公交”车联网平台,依托公交3G/4G转Wi-Fi移动通信技术,开展面向公交乘客的B2C业务,和面向公交企业的B2B业务(包括智能调度、视频监控等)。

“招兵买马”,是近期几乎所有获牌虚拟运营商的集体动作,巴士在线集团(以下简称巴士在线)也不例外。地处建外大街12号外贸大楼16层的巴士在线北京分部,已经容纳不下不断涌入的新鲜血液,中麦通信(巴士在线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品牌)员工已“悄悄”进驻到原大楼后面的小楼进行集体办公。

巴士在线可能最为人熟知的是其拥有的全国最大的公交移动电视网络,作为公交新媒体老大,在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后,正在以新姿态步入信息科技圈。

转型移动通信

2011年的移动互联网风潮,吸引了无数企业加入移动互联这支新生大军。创立于2003年,以媒体业务为主的巴士在线,在经过多年耕耘晋升行业领军者后,为寻求多样化发展,也投身于移动互联网浪潮中。

其一方面开始规划公交车载3G/4G转Wi-Fi网络建设,一方面也自主研发移动即时通讯应用“麦克mycall”等。在移动互联网小有战绩之后,互联网精神逐渐融入基因时,一次新的机遇将促使巴士在线转型走得更远。

2013年,政府提倡电信改革,鼓励民资进入移动通信领域,一时间数十家民资企业申请移动通信转售试点运营资格,最终截至今年1月,共19家公司获得工信部颁发的虚拟运营商牌照。巴士在线作为参与申请企业中惟一一家新媒体公司,也进入首批名单,并以“中麦通信”为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品牌,向客户推广移动通信产品。

随着战略转变深化,其组织架构也进行调整。在巴士在线控股有限公司旗下,原有的新媒体业务归属于巴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公交移动Wi-Fi、移动互联网应用划入中麦通信网络有限公司范畴,形成一个控股公司、两个子公司的“三驾马车”班子。

“放慢步子”塑品牌

虚拟运营牌照下发为巴士在线带来了进入移动通信、实现公司战略转型的机遇,但与此同时,众多的挑战也摆在眼前。

作为一家立足于公交行业,大部分时间与行业客户打交道的企业,巴士在线在业内名声响亮。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获得虚拟运营牌照后,其面对的是陌生的公众市场,品牌知名度较低是其短板。同时,虚拟运营一旦开闸后,大量虚拟运营商基本同时涌入,这使得初期的虚拟运营市场竞争激烈,而相较于阿里巴巴、京东、国美、苏宁、蜗牛移动等,既缺少用户基础,也缺少销售渠道。另外,在初期市场竞争中,如何针对目标客户群设计品牌形象,与基础运营商进行明显区分,也是不得不化解的难题。

对于初期移动通信转售品牌——“中麦通信”的塑造与推广,中麦通信网络有限公司副总裁宋宏生表示,其将脚踏实地地塑造品牌,并认为以客户为中心提供有竞争力、创新的产品以及具有吸引力、贴心的服务才是关键,因为创新产品和优质服务是一个品牌的基础,也是长期立足市场的根本。

“在品牌推广、用户推广方面,我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所具有的媒体资源,可以在公交媒体的自有节目中进行宣传。然而即使包括全方位的广告宣传在内,虽然在短期能吸引一批用户,但若后续销售、服务脱节,客户忠诚度将难以建立,客户也会逐渐离网。”宋宏生说道,“嘘头难以长久持续,宁愿放慢步子,也要打造巴士在线独有的品质,体现出鲜明的特色。同时从细节入手,提供移动通信全方位服务,提升用户体验,逐步形成良好口碑和过硬的品牌。”

在渠道建立方面,他向记者表示“中麦通信”围绕公交乘客,发展网上营业厅、APP、微信营业厅、天猫旗舰店等线上渠道;在线下,则会采取与实力较强的合作伙伴联合,共同推进。

“我的套餐我做主”

在虚拟运营商入局后,虽然初期市场竞争逐渐激烈,但在宋宏生看来,民资的进入激发了市场活力,同时国内人口基数大,市场前景广阔。据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测算,预计2015年底,我国移动通信转售用户将占移动通信市场的3%左右,而这3%就意味着5000万左右的用户。

宋宏生在接受《通信世界》采访时表示,在公众用户市场,中麦通信聚焦于公交乘客,面向年轻、时尚的用户群提供移动通信服务,这是与其他虚拟运营商和基础运营商所不同的定位。同时他表示,在市场发展初期,“拼价格并不是一种理智行为,更重要的是产品和服务本身”。

例如在近期业内最为关心的资费设计方面,宋宏生透露将打造灵活、自主的套餐。记者在中麦通信的虚拟运营商域名10020.cn上发现,其或将提供三种服务类型,包括标准服务:通话、数据流量、短彩信等;定制服务:号码、套餐、服务等全面定制;增值服务:商场、超市、银行、酒店等商户优惠信息及其他便捷服务。其中定制服务,他举例说道,可以按不同用户使用习惯进行分类定制,如语音偏好型、数据偏好型,以使用户可以自主选择。在另一个用户关注焦点问题“剩余流量清零”上,他也表示中麦通信将针对此情况,打造创新产品模式。

在行业用户方面,其向记者表示将借助十余年累积的公交行业优势,从公交企业入手,提供深具特色的公交行业信息化应用。

融合公交移动Wi-Fi

在采访过程中,宋宏生向《通信世界》介绍,作为巴士在线移动虚拟运营业务的核心战略,集团将打造中国最大的公交移动Wi-Fi平台,计划覆盖15万台公交车辆,地域涉及全国大部分省会与计划单列市。以“MyWiFi”为品牌,每天覆盖2亿人群的规模,构建中国最大的公交场景下的移动应用平台,这也是国家“智慧城市”战略落地到“智慧公交”的具体实践。

宋宏生表示,公交移动Wi-Fi网络将在今年5月左右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试运行,该网络不仅将对移动通信用户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能真正对公交乘客提供高速上网服务,并且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将借助车载移动Wi-Fi,打造基于公交线路的LBS生活服务生态圈。

他向记者阐述道,公交乘客——特别是在北上广深一些大城市——在公交上停留时间较长,用户上车玩手机已成常态,如果Wi-Fi网络体验足够好,无论是采取免费还是低价包月等收费模式,用户相较于移动通信网络都更容易选择Wi-Fi。同时,Wi-Fi网络本身具备手机应用、视频等丰富的本地内容。若想连接公网,Wi-Fi网络将是一个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基于公交Wi-Fi网络打造的商业模式十分可行。例如,公交线路上的超市、商场、影院、餐饮等促销信息可以通过Wi-Fi门户或APP等形式推送给附近的公交乘客。

如何将Wi-Fi网络与拥有虚拟运营商身份后的移动通信网络有机结合?据悉,巴士在线将升级现有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智慧公交”车联网平台,依托公交3G/4G转Wi-Fi移动通信技术,开展面向公交乘客的B2C业务,和面向公交企业的B2B业务(包括智能调度、视频监控等)。在商业模式方面,宋宏生表示可能采取本网用户免费,异网用户付费使用Wi-Fi网络的模式,对本网用户在Wi-Fi环境中消费时进行补贴,以及推出一些专享服务。“移动Wi-Fi与移动通信的协同,将是一个极具增值潜力的业务模式。”宋宏生表示。

对话宋宏生

Q:巴士在线在业务支撑系统建设方面进展如何?

A:去年十月与中国联通正式签订移动通信转售协议后,同期便开始筹备BSS(业务支撑系统)建设,并选择从兴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在今年1月初正式启动该项目,并一直跟进与中国联通VOP(虚拟运营操作平台)对接的进程,进展顺利。

在春节后,中国联通VOP发起友好测试,包括业务层面接口测试,巴士在线稳居第一集团。按照中国联通安排,在4月底将会对转售企业BSS系统进行验收,预计在5月底,部分省份可具备试商用条件。

与此同时,在前几日,巴士在线与中国移动也正式签署合作,未来将会在BSS接口层面进行适配,以便与中国移动相应系统进行对接。

Q:明年年底虚拟运营试点结束,巴士在线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A:巴士在线将充分利用试点期,力图在一年半的时间内塑造具备公交特色的通信品牌,培养用户忠诚度,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以期实现几十万至上百万用户的发展规模。发展过程中相较于用户数量,更看重产品及服务质量。

Q:在政策监管方面,您有何期望与建议?

A:目前无论是工信部还是基础运营商均表现出积极开放的心态,作为民企我们很高兴有这样的发展机会。同时也希望国内能进一步营造平等、竞争、开放的市场经济环境。建议两点:一是定价权,希望有相关监管机构对移动通信转售价格进行定期评估,以促成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二是制订统一规范,例如工信部研究院正在组织各方有效推进相关规范,包括《移动转售企业与基础电信企业互联业务需求》等,让各企业之间的交互更为高效、有序。

猜你喜欢
中麦巴士公交
永不堵车的巴士
希望巴士
一元公交开进太行深处
中麦安全鞋 更多世界500强的选择
寒夜巴士上,两本并排的书
青海省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①
中麦175 助力甘肃旱年增收
等公交
奇客巴士·驿
中麦175助力甘肃陇东科技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