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干道沿线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研究——以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沿线村庄环境整治规划为例

2014-10-11 01:02StudyonthePlanningoftheVillageEnvironmentCaseStudyoftheVillagealongShanghaiNanjingExpressway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3期
关键词:风貌整治村庄

Study on the Planning of the Village Environment: A Case Study of the Village along Shanghai-Nanjing Expressway

黄 伟 刘宇红 谭 伟 陆 天

0 引言

交通干道沿线的村庄环境是集中展现区域乡村环境风貌的重要载体,是区域对外形象展示的重要窗口。但交通干道沿线由于大气、噪声等污染,长期以来被视为消极空间,交通管理部门只维护干道两侧绿化植被,对村庄和干道之间区域不予管理,而村民也将这一区域作为垃圾、杂物堆放场所,部分房屋也逐步废弃,造成了交通干道沿线建筑风貌差、绿化不足、水系环境污染等问题。

近年来,江苏省在改善村庄风貌,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成绩,但交通干道沿线的村庄环境整治方面尚存在不足之处。

因此,江苏省在2012年提出了全面提升交通干道沿线村庄环境的目标。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沿线村庄环境整治是全省环境提升计划的先期实施示范段,对全省交通干道沿线村庄规划的编制具有先行先试的示范作用。

1 交通干道沿线村庄环境整治的挑战

1.1 管理缺位、问题多样

交通干道两侧的广大乡村环境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管理,未获得足够重视,同时,由于交通干道沿线噪声、废气等污染影响,村民也将这一区域视为消极空间,缺乏维护。这使得区域在环境、水体、绿化、建筑风貌等方面存在垃圾、杂物、农业废弃物乱堆乱放,水体污染,护坡塌陷,缺乏绿化,建筑长期缺乏维护,色彩陈旧、杂乱,局部存在乱搭乱建、随意张贴广告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交通干道沿线作为窗口地区的景观风貌。

1.2 交通干道沿线村庄数量众多

交通干道在许多区域穿越地势较为平坦的农田地区,沿线分布有大量的村庄,有的甚至从村庄之间穿过。以沪宁高速(南京段)为例,在总长约11km的高速公路沿线两侧约1 000m范围内共分布了22个村庄,近50个农村居民点,分布十分密集。同时由于沿线村庄的可视程度不同,各村庄对交通干道两侧景观风貌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此,如何确定哪些村庄需要进行环境整治,哪些村庄是整治重点就成为需要首先回答的问题。

1.3 村庄环境观察对象高速行进

交通干道沿线村庄环境的观察对象以汽车驾驶人为主,通常行进速度较快。在高速行进下人的视觉行为特征有别于步行等慢速行进。因此,交通干道沿线村庄环境对人的视觉影响有其特殊性,其整治策略与措施也有别于一般村庄环境整治。

1.4 沿线村庄风貌与特色各异

交通干道一般跨越多个地区,这些地区自然环境、文化风俗不尽相同,村庄在建筑、环境风貌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充分利用村庄现状风貌,构建多样化的景观风貌,彰显地域特色的同时,也要保证沿线景观的协调性。

1.5 规划实施主体特殊性

村庄环境整治的实施主体一般以村干部和村民为主,往往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因此,在调研问卷设置、方案讨论、成果编制上应简洁、易懂,保证规划的可实施性。

2 规划思路

图1 规划技术思路

交通干道沿线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类型特殊,要考虑在快速行进过程中观看到村庄风貌的形象,有别于一般的村庄整治项目。同时,规划也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在高速沿线众多村庄中确定哪些村庄需要进行整治,哪些是整治重点;如何使整治效果符合高速行进下人的视觉行为特征;如何彰显沿线不同地域自然、人文特色;如何制定具有可实施性的整治措施,解决村庄环境现状存在的复杂问题;如何使规划具有可推广性,能指导其他交通干道沿线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

针对规划的特殊性和面临的问题,笔者提出以问题为导向、以时效为先导、以实施为目标的整体技术思路(图1)。依据高速行进过程中,村庄远近、高低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以及高速沿线不同地域的自然人文特质,针对现状村庄环境存在的问题,制定面向实施的整治措施,并通过条目化、图表式的表达方法,形成便于操作、易于推广的成果,有效指导了村庄环境整治实施,为全省村庄环境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计。因此,500m以外的村庄可不作为沿线整治对象,而作为后续村庄整治工程的内容。

(2)垂直关系

由于高速公路与地形关系的变化,高速公路沿线可分为高填土、高架和路堑式3种类型(图2)。其中,高填土路段与周边村庄基本保持平视关系,近景建筑的视觉影响较大;高架路段高于周边村庄属于俯视关系,建筑群落关系对视觉产生较大影响;路堑式路段标高低于周边地平属于仰视关系,近景建筑的视觉影响较大(图3)。3.1.2 地形、植被对视线的影响

交通干道沿线部分地段受地形和植被影响,会对视线造成不同程度的遮挡。应选取视线可达性好,遮挡影响较小的村庄作为整治对象,而完全遮挡的村庄可作为后续村庄整治工程的内容。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依据沿线可视程度高低,将对沿线景观影响较大的16个村庄确定为规划整治对象。

3 规划策略

3.1 基于视觉分析确定整治对象

3.1.1 高速与村庄三维关系

(1)水平距离

根据现场调研和影像分析,距离交通干道500m以外的村庄从视觉感受上来看已经基本模糊,其对交通干道的视觉影响可以忽略不

3.2 基于高速行进视觉特征确定整治分类

3.2.1 不同视距范围内视觉感受变化

交通干道与沿线村庄距离的不同,使得从交通干道上观察时,村庄可视程度有较大变化。通过调研与影像分析,在快速行进过程中,当村庄与交通干道距离在50m以内时,则可看清建筑的窗框、窗檐、窗楣等建筑细节;当村庄与交通干道距离在50m至200m时,可看清建筑门窗洞、屋檐;当村庄与交通干道距离在200m至500m时,可看清建筑整体轮廓和色彩;当村庄与交通干道距离大于500m时,村庄已难以辨识。可见不同视距内的村庄对交通干道沿线景观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整治措施的重点也应差别化对待(表1)。

图2 高速公路路段分类示意图

图3 高速公路与村庄垂直关系示意图

表1 不同视距内村庄可视程度变化表

3.2.2 不同行驶速度中人的视觉感知行为特征根据哈密尔顿(Hamicton)和瑟斯顿(Thurstone)所做的关于高速运动时人们的

视觉感知方式的研究。他们研究发现当车速增加时,集中注意力增加、注意焦点引向远方、前景细部开始模糊、感觉变得迟钝。由于交通干道车行速度较快,因此,其沿线的村庄环境整治应更注重建筑体量关系、外轮廓、阴影效果及色彩可辨识性。而在互通立交、服务区等车速放缓区域、转折所形成的对景点等视线焦点区域,车速相对较慢,人更能看清沿线村庄和环境的细节。这些区域周边的村庄,应更注重细节。打造景观节点(表2,表3,图4)。

3.2.3 村庄整治分类

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沿线共有两个互通口、一个服务区,以及5个主要视线焦点区域,规划综合考虑村庄距高速公路距离、距缓行区域距离、视觉焦点区域、现状村庄风貌特色和可视程度,按重要程度将高速沿线村庄分为重点整治村庄、一般整治村庄和其他整治村庄3类,并制定差异化的整治措施引导。其中,重点整治村庄应注重建筑细节,打造景观节点,一般整治村庄应注重建筑体量关系、外轮廓、阴影效果及色彩可辨识性,其他整治村庄则注重色彩的协调性(图5)。

3.3 基于自然人文特质确定分段引导

交通干道通常距离较长,沿线村庄环境整治也应彰显当地的自然特质和地域文化特征,形成丰富多样的村庄环境景观。

本次规划对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沿线地形地貌、文化习俗、产业发展、村庄风貌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进行沿线村庄整治。

3.3.1 整体风貌引导

综合现状影响因素的分析,规划明确了强化沿线山地地形特征,增加沿线及山体植被绿化。建筑色彩上以浅色调为主,突出清新淡雅之感,与绿化相互映衬,展现“山间滴翠,村在林中”的整体景观意象。村庄民居建筑细部、整体风貌及沿线景观应充分挖掘南京悠久大气的文化特质和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

3.3.2 分段风貌引导

规划在整体风貌环境协调的基础上,将沪宁高速南京段划分为山水新村、绿林山村、泉乡城影和乡野田园4个段落,提出不同的特色定位、整治重点和措施指引,并对各分段的建筑风貌、绿化配置、水系整治提出了具体要求。

3.4 面向可实施性的整治措施

3.4.1 现状问题探寻

规划应对高速公路沿线村庄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将现状问题分为环境卫生、建筑风貌和绿化水体3大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分,将现状问题标示到现状问题索引图上,明确现状问题的位置。同时,建立现状问题索引表,对现状村庄及周边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描述。由此建立图表对应的问题描述体系。

本次规划首先对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沿线现状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形成环境卫生问题4项、绿化水体问题3项、建筑风貌问题6项,采用图示方法,将这些问题表示到现状影像图上,使问题一目了然,并建立各村庄的问题索引表,对存在问题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以便于村民找到问题,更为准确、便捷地解决问题(表4)。

3.4.2 整治措施制定

在对现状问题详细梳理的基础上,规划针对现状问题提出了对应的环境卫生、建筑风貌和绿化水体整治措施共计21条,整治措施均采用条目化的表达方式。其中,针对不同的风貌分段提出了多样化的建筑立面、建筑细节和绿化整治措施。每条整治措施都进行了详细的整治措施说明,并配以现状照片和整治后的规划效果示意,更为形象、直观地表达设计意图,便于村民使用(表5,表6)。

3.4.3 整治措施选择

规划过程中,对应现状问题索引表,以问题为导向,综合分段引导,在整治措施条目中选择对应问题的整治措施(表7)。

3.4.4 重点整治村庄引导

在村庄整治措施表基础上,规划针对重点整治村庄,还提出了整治要点,并对村庄重要节点区域进行详细规划,提供节点区域的规划效果示意图,以更为直观、深入地指导重点村庄的整治工作。

以后村为例,在环境卫生、建筑风貌和绿化水体整治措施基础上,提出了整治要点,即打造紧邻城区的门户节点,立面采用色彩分段的方式,整体色彩要求明快、雅致;增加窗套、窗楣、腰线等建筑细部的方式,丰富建筑立面;清理水塘周边土堆和垃圾,增加滨水绿化,形成田园风光乡村景观。

表2 驾驶员前方视野中能清晰辨认的距离

表3 不同车速下辨认路边景物的最小距离

表4 部分村庄及沿线乡村景观现状问题索引表

图4 沪宁高速公路沿线缓行区与视线焦点区域

图5 村庄整治分类图

表5 整治措施条目名称一览表

3.4.5 规划措施经济测算

规划对各项整治措施的单位面积投入进行了估算,并与村民进行协商和沟通,选定适宜的材料和绿化树种,使各项整治措施具有较强的经济可行性,使整治实施费用明晰。

3.5 面向可操作性的成果表达

表6 部分村庄整治措施条目表

表7 部分村庄现状问题与整治措施对应表

图6 规划成果构成示意图

交通干道沿线整治村庄数量众多,环境整治实施主体多为村民和村干部,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因此,规划成果应力求简洁易懂,使实施主体更好领会设计意图。

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沿线村庄整治规划将成果分为说明书和附件两部分。说明书是对现状分析、规划目标和思路,分段引导和整治措施制定等内容的详细说明;附件则直接指导村庄环境整治实施,包括问题索引图、表,措施索引表、措施条目说明以及重点村庄实施效果图。

说明书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易于操作。规划管理人员通过阅读说明书便可明确规划的方法和意图,以更好地实地指导村庄整治工作。附件主要针对村干部和村民等村庄环境整治的直接实施主体,通过阅读附件便可从中找到本村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整治措施条目,每个措施条目都可在条目说明中找到实施方法和步骤,并可查找到现状与措施实施后的示意图,从而使规划成果简洁、清晰,具有直接明了的可操作性和全员参与的可推广性(图6)。

3.6 全过程的公众参与

交通干道沿线的村庄环境整治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在整治的力度、措施、费用等方面都应充分征求村民的意愿,使整治能在提升交通干道沿线景观环境的同时,提升村庄人居环境。

沪宁高速公路沿线村庄整治规划编制初期,笔者深入实地调研,与区县、村庄等基层领导座谈,对村民开展问卷调查,从而准确把握了现状问题与症结,充分了解各方面意见,增强了规划目标和重点的针对性;规划编制过程中,就建筑墙面色彩方案、装饰材料、绿化植被选择多次征询村民意见,使村民充分参与规划编制,使规划更能贴近实际,反映村民意愿,为村民接受,保证了规划实施。

4 结语

村庄规划应贴近农村实际,提高规划的指导性和实施性,不应盲目照搬城市规划模式。交通干道沿线的村庄环境规划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应关注村庄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并充分考虑交通干道上高速行进中人视觉行为特征,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提升交通干道沿线风貌。本次规划的技术思路以问题为导向、以时效为先导、以实施为目标。基于高速行进中视觉特征及村庄与高速公路三维关系的分析方法,确定整治对象及分类引导。整治措施条目化,对问题所在一目了然,并针对性列出整治措施,面向可实施性。规划成果图表化,以最简便的方式直接指导整治实施主体实现规划意图,并确保实施效果。重视村民参与,在规划调研、编制、审批等各个环节,通过简明易懂的方式向村民征询意见、公示规划成果,动员村民积极参与村庄规划编制全过程。(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村庄环境整治规划获得2012年江苏省城乡建设系统拟获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2012年度省第十五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1]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沪宁高速公路(南京段)沿线村庄环境整治规划[R]. 2012.Jiangsu Institute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The Planning of the Village Environment along Shanghai-Nanjing Expressway[R].2012.

[2]刘宇红,梅耀林,陈翀.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方法研究[J]. 城市规划,2008,32(10):75-79.LIU Yuhong,MEI Yaolin,CHEN Chong.Village Planning Methods under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Background[J]. City Planning Review,2008,32(10):75-79.

[3]翁一峰,鲁晓军.“ 村民环境自治”导向的村庄整治规划实践——以无锡市阳山镇朱村为例[J]. 城市规划,2012,36(10):63-67.WENG Yifeng,LU Xiaojun. Redevelopment Plan of Villages Orienting at“ Environmental Autonomy by Villagers”: A Case Study on Zhu Village,Yangshan Town, Wuxi City [J]. City Planning Review,2012,36(10):63-67.

[4]徐斌,董海燕,沈建华. 高速公路沿线自然景观评价方法的构建[J]. 中国园林,2011(3):69-72.XU Bin,DONG Haiyan,SHEN Jianhua.Establishment of the Evaluation of Natural Landscape along Highway[J]. Chines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011(3):69-72.

[5]王成芳,孙一民,魏开. 基于环境意象的村庄规划设计方法探讨——以广州市南沙街东片村庄规划为例[J]. 规划师,2013(7):56-61.WANG Chengfang,SUN Yimin,WEI Kai.Environmental Image Based Village Planning Method: Village Planning of East Nansha Street Part,Guangzhou/Wang[J]. Planners,2013(7):56-61.

[6]芦原义信. 街道的美学[M]. 上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1.Yoshinobu Ashihara. Street Aesthetics[M].Shanghai:Baihua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2006.1.

[7]亢德芝,陈铭,伍超. 村庄宏观空间集约度标准与规划对策研究[J]. 规划师,2013(2):99-104.KANG Dezhi,CHEN Ming,WU Chao. Macro Village Space Compactness Standards and Planning Measures[J]. Planners,2013(2):99-104.

[8]周岚,于春,何培根. 小村庄大战略——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江苏实践[J]. 城市规划,2013,37(11):20-27.ZHOU Lan,YU Chun,HE Peigen. Small Village, Big Strategy: Practice in Jiangsu to Promote Integrate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J].City Planning Review,2013,37(11):20-27.

猜你喜欢
风貌整治村庄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我的小村庄
包裹的一切
村庄,你好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