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疼60例疗效观察

2014-10-13 02:04陈济民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星状神经痛神经节

陈济民

(长葛市中医院疼痛科,河南长葛 461500)

带状疱疹后神经疼是一种顽固的神经疼,目前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很多患者饱受疼痛折磨数月乃至数年之久,临床上有很多治疗方法,但疗效各异。近年长葛市中医院疼痛科采用综合治疗头面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现将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013年在该科就诊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疼患者60例,其中女性32例,男性28例,年龄36~91岁,平均(72.1±5.1)岁,常规治疗疼痛缓解不明显。合并糖尿病16例,高血压17例。全部病例符合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的诊断标准:临床确诊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已消退皮损已经愈合7 d~5个月,但以前发病区域仍有持续的、剧烈的、顽固性疼痛,VAS评分≥6,皮损已经愈合,残留点状,片状瘢痕,经口服止痛药物和理疗效果不好[2]。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及疼痛区域大小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

1.2 治疗方法 A组采用疼痛区域周围注射消炎镇痛液,药物组成有:得宝松注射液1 mL,维生素B12注射液2mg,2%利多卡因5 mL,山莨胆碱注射液5 mg加生理盐水至20 mL,沿疼痛区域周围行皮下注射,进针至皮内后注射一直径约1 cm左右皮丘,皮丘间距约1 cm左右。7 d注射一次,注射3次为一疗程。另外口服用药为卡马西平片剂0.2 g,甲钴胺胶囊0.5 mg,3次/d。多虑平片剂12.5 mg睡前口服。B组在采用A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采用气管旁入路,患者取仰卧位伸展颈部,张口,放松颈部肌肉,在患侧胸锁关节上1.0~1.5 cm,正中线外侧1.0 cm处为穿刺点,左手中指深压触及颈总动脉并将其推往外侧固定,右手垂直进针,直抵第六颈椎横突稍退针回抽无回血及回脑脊液,边注射边回抽,缓慢注射,拔针后深压针孔防止出血,观察 30 min[3]。每日一次,20次一疗程。阻滞药物为1%利多卡因注射液10 mL,治疗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行疼痛区域周围皮内注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各一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2组比较用秩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一般资料 (n=30,)

表1 2组一般资料 (n=30,)

组别 性别(男/女)平均年龄(岁)平均病程(月) VAS评分 患病部位(三叉神经)左ⅠⅡ支 左Ⅲ支 右ⅠⅡ支 右Ⅲ支A组 (15/17)71.4±1.2 3.5±0.2 7.9±1.3 13 2 14 1 B组 (13/15)72.8±1.3 3.3±0.3 8.2±1.1 15 1 13 1

表2 2组治疗镇痛效果比较(n=30,)

表2 2组治疗镇痛效果比较(n=30,)

注:与A组相比,1)P<0.05。

组别 治疗前VAS评分 评分A组治疗一疗程后VAS 7.9±1.3 3.2±1.2 B组 8.2±1.1 1.0±0.21)

3 讨论

带状疱疹的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于自限性疾病,但如何发展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目前尚无明确结论[4]。由于头面部神经末梢丰富,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直接影响患者洗脸、饮食、睡眠等日常生活,传统的药物治疗,中医理疗等各有长短,疗效不一,笔者通过加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疼痛区域周围注射,辅助口服药物的综合治疗取得一定效果。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是出疹到一月内的时期。慢性期是疼痛持续三个月,介于两者之间为亚急性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多数报道与性别无关,可能和病人的发病年龄,带状疱疹急性期神经痛的强度,干预治疗的早晚(比如早期止痛)和皮损严重程度有关。但据临床证实发生带状疱疹后早期给予止痛治疗效果较好,且可缩短病程,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临床中笔者发现即使做到以上这些,但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笔者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和皮内阻滞,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疼痛,治疗原理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因素:①皮内阻滞可能会暂时或永久性阻滞末梢神经感受器疼痛信号的传入,从而缓解疼痛。②皮内阻滞可能会激活部分功能受损的游离感觉神经末梢,从而使神经得到修复,缓解疼痛。皮内阻滞还可影响背根神经节及中枢神经的可塑性变化[5]。③星状神经节阻滞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末梢血循环不畅引起的疼痛,阻滞交感神经使其支配区域的血管运动,解除面部血管及神经的痉挛,改善局部血流量,从而可以有效改善神经末梢血循环不畅引起的疼痛。同时应用得宝松可以进一步消除水肿,促进对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缓解疼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诊断容易,但重要的是早期治疗,通过疼痛区域周围注射加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且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1]王梅芳,王雪松,赵一栋,等.皮内注射联合口服药物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效果[J].实用疼痛医学杂志,2012,8(3):180-183.

[2]周阳辉.综合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J].实用疼痛医学杂志,2012,8(6):421-423.

[3]刘军超,谢 平,陈付强,等.神经阻滞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11):698-700.

[4]张明辉,秦苏丹,王保宏,等.电针配合穴位注射转移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症63例[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1):30-31.

[5]宋文阁,王春亭,傅志俭.等.实用临床疼痛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58-361.

猜你喜欢
星状神经痛神经节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验案
缺氧诱导因子-1α对肝星状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案1则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磷脂酶Cε1在1型糖尿病大鼠病理性神经痛中的作用初探
治疗眶上神经痛首选针刺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藏药如意珍宝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3例观察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