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的影响

2014-10-13 02:04代玉叶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子宫疼痛心理

代玉叶,陈 燕

(1.舒城县人民医院,安徽舒城 231300;2.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合肥 230022)

子宫切除是妇科常见的手术之一,多数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不够,担心术后疼痛能否忍受,术后对女性特征影响有多大,担心留下后遗症,影响今后正常工作和生活等。故而从生理上、心理上及生活方式上给患者带来了负面影响,常成为影响夫妻感情及术后性生活的障碍。子宫切除后常致盆底功能障碍、卵巢功能衰退及性生活满意度下降等,从而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笔者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舒城县人民医院妇产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患者共120例。入组标准:临床诊断明确,且需要行子宫全切除术,既往无精神疾病和意识障碍;记忆力、理解力、定向力等认知障碍均正常;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子宫壁间肌瘤62例,子宫腺肌瘤22例,宫颈非典型增生21例,顽固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例,子宫腺肌症10例。干预组年龄(42.12±13.2)岁;对照组年龄(42.23±12.3)岁,2组年龄、病程、文化、经济、病种等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测试方法 焦虑测试方法采用焦虑SAS自评量表,共测试20个项目,各项目均按照1~4级进行评分,评分在20~80分之间,以得分≥45分为焦虑症状。测评内容为:害怕疼痛、影响性生活、易衰老、肌瘤恶化、手术意外、经济原因、不能照顾家庭、其他共八个选项。接受调查前仔细阅读SAS自评量表术前指导语,认真逐项填写完整,文化程度较低者则由调查者以提问的方式展开。在患者术后3个月末进行统一问卷调查,了解生活质量情况。生活质量评估工具采用健康问卷调查(SF-36)[1],项目包括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情绪职能等。

1.3 护理干预方法

1.3.1 心理干预的评估 子宫全切术后的妇女精神障碍发生率是胆囊切除术后妇女的2.5倍,是一般人口的3倍[2]。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护理中来,提高家庭社会的支持程度,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3]。在术前主动走进病房对患者作自我介绍,以关心、同情的态度向患者介绍手术情况,使患者对该手术有个大概的认识。与患者用心交流,建立互相信任关系,使得患者感觉被重视,从而增强患者的信心,减少恐惧心理。

1.3.2 认知干预 主要是使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手术过程及可能会因此手术而带来的并发症,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使用文字与图片相结合,让患者对其手术有较为全面的了解,通过与护士的交流使患者心中的疑惑得到释放。告之患者此手术仅是丧失生育功能,而不是丧失了性功能,手术对以后的性生活影响较小[4],并介绍手术的安全性及如何配合手术,应对痛苦和不适的一些具体方法。

1.3.3 社会支持干预 护士构成了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患者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心理咨询、心理支持以及健康教育等,通过情感支持、信息支持、人性化关怀使患者抑郁症状减轻。其次取得家人及其配偶的支持,能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指导家属特别是其配偶要关心、体贴患者,住院过程中多探视、多陪伴患者,积极了解患者的身心疾苦,为患者提供物质和经济支持,增加情感关爱,使患者走出抑郁困境,以良好的心态接受规范化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4 情绪干预 机体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状态会导致免疫力下降,因此营造一种充满亲情、愉快的氛围,及时调整患者的情绪反应,可避免其不良情绪的发生。护士要以关心的态度,真诚关注的表情,体贴、和蔼的语言为患者解除痛苦,使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心理援助,增加安全感和归属感,起到心理支持的作用。

1.3.5 行为干预 鼓励患者适当宣泄感情,以减轻其焦虑。教会患者如何进行肌肉放松放慢呼吸,采用腹式呼吸,先吸气4 s,然后呼气4 s,持续大约1 min。术前反复演练。耐心地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告之手术会采用有效的麻醉,减少患者对手术疼痛的顾虑,缓解其抑郁、焦虑等心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综合生活质量问卷(GQOLI-74)、抑郁自评量表(SDS),调查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2组患者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见表1。观察组术后腹部切口轻度疼痛人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见表2。

表1 2组患者焦虑情况比较[n=60,n(%)]

观察组与对照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绪职能、精神健康相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差异,见表3。

表2 2组患者术后腹部切口疼痛情况比较[n=60,n(%)]

表3 2组护理干预3个月末SF-36评分比较(n=60,,分)

表3 2组护理干预3个月末SF-36评分比较(n=60,,分)

组别 生理职能 躯体疼痛 一般健康状况 社会功能 情绪职能 精神健康观察组 51.12±19.12 61.49±17.21 56.49±16.65 79.68±18.12 64.12±19.56 73.12±18.23对照组 42.12±29.45 65.27±18.56 35.98±17.43 75.12±19.56 52.13±31.98 57.48±15.12 t值 4.36 -2.68 8.51 2.65 5.78 6.89 P值 <0.01 <0.05 <0.01 <0.05 <0.01 <0.01

3 讨论

全子宫切除患者由于担心子宫切除后会失去生育功能,夫妻间性生活不和谐等,从而出现情绪低落、自闭、焦虑、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现象。部分患者难以承受术后的改变,甚至延续至以后的日常生活中。对手术患者实行护理干预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内心的深入了解,了解患者对手术的感觉,有针对性地给予安慰和心理疏导,嘱咐家属在对患者的照顾中,除了给予生活上的体贴和照顾外,更应注重心理上的关心。卜庆瑞[5]将138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整体护理,对照组仅予以常规护理。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明显改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过整体护理干预后,对手术及术后生活的信心增强。文献报道,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行护理干预可以摆脱不适症状,显著提高生活质量[6]。

本研究结果表明,全子宫切除术对于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均存在一定的影响,而且其负面影响更不容忽视。本研究通过对120例全子宫切除患者的护理,结果两组的焦虑人数、腹部切口轻度疼痛人数均有显著性差异,术后3个月末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因此,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度过围术期,可以增强患者对于术后康复的信心与希望。全子宫切除手术对许多妇女来说是一种独特的创伤性经历,作为护理人员必须关注和重视这些患者,了解全子宫切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编辑委员会.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音像出版社,2005:54-59,223,225.

[2]本明杰.萨克多.性科学大观[M].李梅珍译.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96.

[3]王振英,郭 梅,李淑英.择期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心理干预效果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2,19(8):9-11.

[4]蔡家春,徐晓阳,张丽伟.妇科学与妇女的性问题[J].中国性科学,2005,21(1):15.

[5]卜庆瑞.整体护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前后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5):1965-1966.

[6]Rannestad.T,Eikeland.0,Helland.H,et al.The quality of life in women Suffering from gynecological disorders is improved by means of hysterectomy[J].Acta obstet Gynecol,2012,90:46;51.

猜你喜欢
子宫疼痛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疼痛不简单
心理感受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假如没有了子宫
疼在疼痛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