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资助体系下的诚信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4-10-21 19:57何易
关键词: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何易

[摘要]在当前高校的资助体系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在资格认定过程中弄虚作假,骗取助学贷款、恶意逃贷,滥用助学金等。而引起诚信问题的原因则是由于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家庭在学生诚信教育中脱节以及信用评价体系和监督惩处机制的不健全造成的。解决诚信缺失问题,可以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健全贫困生认定的相关制度和贫困生调查、公示、反馈制度和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几个方面入手。

[关键词]资助体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诚信缺失问题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07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和相关文件,体现了政府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高校已经形成了一套以“奖、助、贷、偿、减、补”为主要内容的,比较健全的资助体系。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学费代偿、学费减免、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等多种形式的高校学生资助方式有效地保障了高校家庭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和完成学业。

一、诚信缺失问题的主要表现

1. 资格认定过程中的弄虚做假

目前,在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校里,贫困生资格评定旳主要依据就是学生提供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以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学生的家庭住址比较分散,学校在有限的认定过程中很难到每个学生家里去调查,因此并不能完全真实地了解到学生的家庭情况。缺少了实际调查,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开虚假证明的情况。比如填写《家庭困难学生调查表》时故意把家庭收入写的很少,杜撰一些比较凄惨的情节。又比如有些同学虽然是农村户口,但其父母都是生意人,家庭条件相当不错,但为了能够评上助学金,就在当地开虚假的贫困证明,并在问卷调查上填上父母都务农,种地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有的学生的父母都很健康硬朗,在家庭情况问卷调査表上都填父母体弱多病。

2.助学贷款中的骗贷、恶意逃贷

除了开具假证明骗取助学金外,部分学生还利用虚假信息骗取国家助学贷款。有的贷款合同到期拖欠不还,失信违约,没有履行贷款协议的规定。有的学生毕业后联系电话发生了变化,没有及时在贷款系统上进行变更或通知生源地银行和曾就读的高校,使得催缴还贷工作十分困难。

3.滥用助学金

部分获得助学金资助的学生,在拿到助学金后滥用或乱用,如购买奢侈消费品、请客吃饭、与人攀比、或向父母隐瞒获得资助的事实等行为,都是不讲信誉的表现。在他们看来,国家助学金就如同天上掉馅饼一样,不拿白不拿。

二、导致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1.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

当下我国尚处在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转型时期,社会利益主体多样化,贫富差距拉大,地区差异明显,各领域制度建设尚待健全和完善,这就给各种丑陋和丑恶现象以可乘之机。如社会政治领域的贪污腐败、权钱交易、官商勾结、以权谋私、假公济私、欺上瞒下、浮夸虚报、形式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经济生活领域的假冒伪劣、弄虚作假、行贿受贿、见利忘义、坑蒙拐骗、消费至上等不良风气无不通过“溢出效应”向高校蔓延,误导和感染着象牙塔之内的大学生,对贫困生的影响和心理冲击非常大。

2.家庭在学生诚信教育中脱节

家庭中诚信教育的缺失是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又一重要原因。第一,家长对诚信教育不重视。中国式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重点强调的都是分数教育,三重三轻现象是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即“重智育、轻德育”、“重知识、轻能力”、“重成才、轻成人"。在对子女的教育过程中,有些父母只看重成绩却淡化了对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培养,对孩子身上出現的不好的行为,如:作业抄袭、考试作弊、撒请欺骗等,没有及时指出并进行教育。第二,部分家长不能以身作则。有的学生家长在生活中常出现不诚信、不诚实的行为和语言,在自身的行为上给子女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潜移默化的成了孩子模仿的对象,给学校的诚信教育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3.信用评价体系和监督惩处机制的不健全

高校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仅仅把一般的道德品行评价体系套用在信用评价体系上,无法对学生个人的信用状态进行显示,不能有效的对守信者和失信者进行区别,就使有些学生认为守信与否不重要,反正也没有什么影响。比如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很少学校有完善的监督举报体制,对弄虚作假,用欺骗方式获得助学金的行为也没有惩罚措施。

三、当前高校资助体系下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1.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在现有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程体系中扩增诚信教育的知识,拓宽、丰富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内容,从而加强对学生的诚信知识教育,让学生从基本道德规范学起。表彰那些诚信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树立宣传典型。与此同时,努力让学生了解在中外企业选聘人才中诚信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的诚信意识得到提高。

2.健全贫困生认定的相关制度

建立完整的贫困生档案管理,及时更新贫困生库速度,加强学校与贫困生生源地的联系,保证贫困生档案数据库的客观、有效性。对贫困生认定工作,应从小学开始建立学生家庭基本情况系统。一般学生都是在当地上中小学,教师可以去做家访,由他们来做学生家庭基本情况调查和贫困生认定工作相对比较方便、准确。贫困生数据库要每学年对学生进行重新认定,及时更新,特别是因突发事件造成困难的学生要及时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动态,修改数据库信息,保证数据库的有效性、准确性。

3.建立贫困生调查、公示、反馈制度

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认定机制中贫困生获得资助后,后期对获得资助金学生的日常消费情况也要进行严格监督,有助于发现有无虚假上报行为。发现后严格处分,取消资格,进行校内公示。通过对贫困生调查、公示、反馈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能够确保贫困生资助资金工作的效果,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确保助学金的作用发挥到实处。

4.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

高校可以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并将其放入学生人事档案。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内容包括学生诚信承诺书、学生个人基本情况信息、学习诚信评价、经济诚信评价、社会实践诚信评价等。其中学习诚信评价包括奖学金获得情况、有无考试违纪、处分情况等。经济诚信评价包括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校内勤工助学、社会资助情况,有无弄虚作假获取国家贷款和学校困难补助等。社会实践诚信评价则是指支援灾区、志愿者服务、帮助弱势群体,或是获得体育、科技方面的大小奖项等情况的评价。在诚信档案中,不管是大学生的失信行为还是诚信行为都会被一一记录在内,这些档案记录不仅会对大学生的入党、就业推荐等造成影响,甚至还会严重影响到大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的评优评先。

在当前高校资助体系下,贫困大学生的诚信缺失问题对高校人才培养和资助育人工作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必须以校园诚信制度建设为保障,积极发挥多样化的诚信教育力量,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管理,才能够有效改善贫困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贺鹏.《从教育公平视角探析高校贫困资助工作创新》,高等教育[J].2004,(2):74-78

[2]吕炜等.《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推进高等教育发展》,教育研究[J].2004,(6):154-155

[3]李少荣.《高校济困助学工作的困境及政策思考》,西南交通大学学报[J].2006,(4): 224-225

[4]黄美纯.《推进国家助学贷款与创新诚信教育》,现代教育[J]2007年,(6):34-36

[5]李晓娟.《高校新资助政策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髙等理科教育[J].2010,(2):223-22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湖南长沙)

猜你喜欢
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以精准扶贫思想为指导,提高大学生资助育人水平
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措施及思考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与职业指导研究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实证分析的数据挖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基于人力资本证券化视角的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培养研究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