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歧视问题

2014-10-27 03:30乌兰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分析对策学校

摘 要:教育歧视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由来已久,学校歧视、教师歧视、同学歧视使得后进生在教学过程中占尽劣势。这种现象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学公平要求我们要平等对待学生的基本权利和均等的发展机会,还要差别对待,因材施教。近几年来,我国虽然出台对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的措施,但实际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防范教育歧视就要完善教育制度,实现教学民主;适应时代的发展,探索新时期教育教学规律,这些方面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采用访谈法、观察法等实地调查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不同层面上对教育歧视现象进行分析,并探索改变教育歧视现象的对策。

关键詞:学校 教育歧视 对策 分析

1 我国教育歧视行为产生的原因

教育权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权利应当如何体现并保障其有效实现,是一个在形式上求同而在实质上存异的严峻社会现实。早在19世纪末,英法等国就基本普及了免费的义务教育,明治维新时的日本亦实施全国义务教育。在中国晚清政府于1906年颁发了《强迫教育章程》,规定“幼童到七岁须令入学”,但问题的严重性在于,到1949年,中国适龄儿童的小学入学率仅为25%,甚至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龄儿童有70%实际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这些儿童大多生活在偏远的经济不发达的农村。1[1]由此可见,导致教育歧视问题存在的现实环境因素由来已久,其缘由大致有如下几点:

首先是城乡二元结构的差异和不平等是纵观导致教育歧视现象的客观现实因素,实际上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就已经存在,其制度渊薮当首指城乡二元结及户籍制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相互封闭的空间实体,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事实上存在的教育歧视由于缺乏直接的、感性的比较而未被充分显现。改革开放带来人口的自由流动,大量的农民开始离开了农村的土地,带着他们未成年子女进入城市务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欲在城里接受教育所受到的重重阻碍,凸显出触目惊心的教育歧视现象。由于社会整体仍然处于户籍差异和城乡身份的羁绊之下,务工农民工子女“身体在城市,身份在农村”的境遇,自然形成他们事实上并不能享受城市同龄人所正常享有的权利。

其次是义务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公平的财政体制,其主要原因归结于中央与地方的教育财政分权以及地方财政水平的差异。在义务教育层面,城市占尽优势,基础教育的投入大多投给了城市,有求必应、锦上添花;而经济基础条件本来就差的农村学校,无论在软件或硬件的建设方面日渐衰退,雪上加霜,最终形成了城乡不公平的教育财政体制—城市的教育国家办,农村的教育则靠教育费附加和各名目的教育集资,且最终还是转嫁到农民身上。在中央一系列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相继出台后,该情形似有所改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从“以民为主”逐渐过渡到了“以县为主”的模式。遗憾的是,虽然农民负担减轻了,但由于县级财政水平的地区间差异悬殊,经济欠发达地区对于教育这百年大计的投入依旧力不从心,从中央有限的转移支付中分一杯羹给基础教育也困难重重。因此,农村教育经费普遍匮乏的困境目前仍未得以改善,部分地甚至呈每况愈下之势。简言之,义务教育实施过程中城乡差异悬殊的财政投入,可以说是造成教育歧视客观存在的一个主要原因。[2]

2. 教育歧视现象的表现形式

(1)学校歧视。从小学开始,便按成绩的好坏,被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差生,而“优等生”则理所当然地加入少先队,当学生干部,“差生”则几乎与这些“荣誉”无缘。到了中学,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将学生按考试成绩分成快班和慢班,考试分数高地学生进入快班,考试分数低的学生进入慢班。学校对快慢班的教育,教学管理侧重点不同,对快班是抓学习成绩,培养优等生;对慢班是抓纪律保证学生在校不出事,学习成绩好坏无所谓。学校安排任课老师优先考虑的是快班,快班的任课老师往往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相对较高,而慢班任课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体素质相对较低。对于务工农民子女来讲他们在城镇学校里学习成绩方面自然处于弱势地位。因而很多学校尤其是一些条件较好的城镇学校不愿意接受务工农民子女,他们被排斥在校门外。

(2)教师歧视。经调查发现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行为中常常有失公平,对“差生”有歧视现象。一是座位安排上的歧视。有些教师不是根据学生的身高,视力等因素,而是依据学生的考试名次。第一名首先挑选座位,第二名次之,依次下去直至最后一名。二是课堂提问上排斥,由于“差生”往往对老师的课堂提问不能较好地回答,甚至连简单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有些教师认为提问“差生”是浪费时间,索性就不提问或少提问“差生”。三是在作业批改上地歧视,有些教师在批改他们的作业时往往不像批改其他学生的作业那样认真,有时为了节省时间,干脆就不批改。四是教师在对犯错误学生的处理上的歧视,教师对“优等生”往往“手下留情”,而对“差生”却严格“依法办事”,甚至“从重处理”。 从调查结果看,有的教师在安排座位时,偏向于将学习好的城镇里的学生排在前排。课堂提问的时候也比较喜欢提问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而且在课堂上表现比较积极的,排在前排的学生,而这种的提问方式无形中就对后排的学生的忽视,而排在后面的学生大多数是属于外来务工农民子女。

另外,教师对学生的关注程度还同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有关,当家长经常与教师联系来关注学生的时候,教师对他的重视程度也会提高,而大多数跟教师接触比较多的还是城镇里面家长。而务工农民一般不善于跟教师交流。

(3)同学歧视。由于城镇里的“优等生”倍受老师青睐,常常受到表扬,有很强的优越感,觉得比别人高出一等;“差生”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感到抬不起头。目前大中小学教育仍是竞争式和淘汰式的,所以“优等生”往往很不情愿将知识讲给别人,不愿和“差生”做朋友,怕耽误时间。另外值得关注的就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看不起家庭条件差的那些务工农民子女,不愿意自己的子女与务工农民子女交流。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学生在选择自己的玩伴的时候,有的学生在选择玩伴的时候根据的是自己的爱好,有的学生根据学生之间的长相和学习成绩来看,有的学生根据彼此之间的家庭状况来看。因此很多务工农民子女自然就被排斥在情感交流的同龄群体之外。

乡下来的务工农民子女到城镇里面读书最先接触的就是自己同班同学,在我们访问的结果来看,有的学生只选择跟自己一个地方的学生玩而不选择跟镇里面的其他学生进行玩耍,原因很简单,是因为被他们忽视或歧视。

这种现象无形中给务工农民子女产生一种疏远感或自卑感,觉得自己跟他们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的根源来自于无形中的歧视行为。

3.外来务工农民子女教育歧视现象的对策思考

城乡二元社会体制导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歧视现象滋长蔓延,而这一歧视现象又阻碍着国家旨在打破城乡二元社会体制、追求教育公平的相关政策的有效推行,顽固地维护着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如何突破这一困境尽快消除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1) 加强城乡统筹教育发展。政府要加强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力度,逐步消解教育歧视现象滋长的体制基础。各级政府要切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就业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要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改革户籍管学籍的教育体制;要彻底改善进城务工人员的生存环境,为他们尽快融入流入地社会创造条件,提高外来民工的生存质量和整体素质,从而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获得身心健康发展。[3]

(2) 慈善事业的大力发展。大力发动社会慈善力量参与、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致力于消除教育歧视现象。政府、市场和社会慈善助学是当前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三条渠道,它们配置教育资源、提供教育服务各具特色。政府配置教育资源强调均衡原则,以实现社会公平为目标;市场配置教育资源坚持竞争和效率原则,可以有效地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产品和服务,可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但不能实现社会公平;慈善助学坚持公平差异性原则,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公平问题。因此,慈善助学是促进教育资源公平配置的重要渠道。此外,慈善助学是人们自觉自愿的一种慈善活动,它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物质层面的作用,而且还有精神层面的,对消除人們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歧视和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发挥着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无法替代的作用。

(3) 重点重构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改革教材和教学内容,重构城乡一体化的教育模式。在以往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教育甚至是整个“三农”的价值和地位只是从手段意义上被加以理解。由此,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村文明走向衰落,农村教育也没有能够引导农民及其子女正确理解他们所生产、所传承、所享受、所创造、所熟悉的农村文明。于是,一代又一代的农民面对农村失去了自豪感,面对教育失去了自信心。有幸受过教育的农民子女千方百计逃离农村,成为所谓的“城市人”,然后,反过来歧视农村和农村教育、农村文明。 [4]

注释:

[1] 参见朱永新《新中国 60 年教育历程及反思》,《中国教育学刊》2009 年第 11 期;

[2]杨东平《我们的困境和选择》,见黎鸣主编的《中国的危机与思考》,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年,第 222 页。

[3]参见孙小绿《新时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歧视现象透视—以瑞安为例》社会工作下本月(理论).2009(3) 第59页

[4]参见孙小绿《新时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歧视现象透视—以瑞安为例》社会工作下本月(理论).2009(3) 第61页

参考文献:

[1]杨颖秀.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的十年演进及重大转变[J].新华文摘,2008,(7).

[2]陈美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格特征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6)

[3]周远坤:《教育平等权问题及解决之道》,《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陈永明.现代教师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孙爱梅.基于身份差别的教育歧视[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6]吴文胜 李艳华 流动儿童的教育歧视现象及消除对策[J] .教育理论实践.2011(5)

[7]袁媛.以教育公平看如何做好教育歧视的防范[J].法制与社会.2009(3)

作者简介:

乌兰女、1988.10出生、蒙古族、籍贯内蒙古赤峰市、内蒙古师范大学社会学民俗学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社会学。

猜你喜欢
分析对策学校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学校推介
Units 13—14解题分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