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插图的利用

2014-10-27 03:30黄恩义
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下旬) 2014年7期

黄恩义

摘 要:插图与文字,是中学语文课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能训练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合理又合时宜地利用插图,让它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增添色彩,而不应该让它只成为课本的点缀。

关键词:图以致用 训练能力 其他作用

人教版初中语文有着丰富多彩的插图资源。我想,编者煞费苦心地编排插图,不为美化版面而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可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语文老师都错过了这道“风景”,让这些珍贵的课程资源从眼前溜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地利用这些丰富的插图资源,让它“图以致用”呢?

数年的课堂实践,有意识的“引图入课”教学,使我逐步感受到插图的魅力,也尝试到了有效利用资源的乐趣,这里笔者要言概之,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以图激趣,燃烧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先导。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如插图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力图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给学生感官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

如教学《看云识天气》,这本是一篇知识性较强的说明文,如何让学生学得有滋味呢?我想课本上展现的插图要比抽象的语言文字直观形象,于是我利用这三幅彩色插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观察,说说大自然的“云”,并让学生看着彩图对着课文的解说来判断各是哪一种云,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提起来了,他们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都饶有兴趣地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这样由于有了图画的先导,又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学生就会有浓厚的兴趣,有了学生的广泛参与与投入,教学效果难道还用得着怀疑吗?

二、以图引力,强化文本关注度

教师可以利用插图来强化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如果能在课堂中得以最好的发挥,这才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我曾经听过一位老师关于《童趣》的公开课,他就很好的利用文中的插图,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紧紧的吸引过来:

师:请翻书到21页,欣赏一下这幅图,画的什么啊?

生:画了床

生:画了海浪和竹筏

生:是床还是海浪?

生:是床,还有席子啊

师:那那些波浪线是什么?

生:可能是床上的被子吧,人后面还有枕头呢?

师:有这么圆这么大的枕头么?

生:古代的枕头啊,电视里面看到过

师:对,这个孩子在干什么?

生:在吹笛子

师:吹笛子怎么会吹出烟雾和这么多只鹤来?

生:应该是孩子在想问题,想到了天上的东西。

师:我还以为是这个孩子在抽烟呢。(生笑)

生:不是抽烟,孩子手里拿的不像烟杆,因为古代抽烟的一般都有个烟斗。

师:到底画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怎么办?那么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如何用文字描述的?

——师生共同朗读文章:“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我们的画家将这段抽象的语言文学用自己的画笔,将文中意象采用放大,夸张的手法,与文字所描绘的内容进行了对接,“据图索意”,学生在学习这段文字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理解背诵课文时也就轻松了许多。

三、以图促想,培养学生想象力

一幅图上的事物,只有通过联想和想象才能真正体现作者作画的意图和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含图画背后的事物。通过观察插图可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而想象能力的训练对初中学生来说极为重要。在语文学习中,插图就是很好的“媒介”,它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再现其中情景,或对插图进行延伸创造想象,想象能力就能得到很好的訓练。

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的结尾时,课文的彩色插图是国王光着身子在大街上游行,文章中对游行的场景描写是寥寥几句,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于是我便让学生看着插图想象着当时游行的“盛况”:

学生:骗子们一定开心的在旁边看着自己的“杰作”,他们一定在密谋下一次再想法骗这个愚蠢的皇帝。

学生:皇帝这下可出大洋相了,他要冻感冒了,谁叫他这么笨,哈哈!

学生:不知道那个小孩会不会被抓,真让人担心!

学生:我想,皇帝这次一定会好好反省的,他也许再也不会把时间精力花在新衣上了。

……

学生想象着国王光着身子的尴尬,想象着在场人们的各种表情心理变化,想象着骗子们可能在一旁偷乐,他们仿佛把自己置身于当时的场景中,欲罢不能,这一切不都归功于“插图”这个“媒介”吗?

四、以图促读,培养学生语感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经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提高朗读水平的方法也有很多,可我认为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进行朗读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我在教学诗歌《天净沙·秋思》时,这对于90后的学生,对于没有经历过风雨经历过离乡背井的学生们来说,光靠读几句诗词是很难揣摩到文章主旨的,我便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该插图——古道、西风、瘦马,并注意观察画面中人物的神态表情,学生在反复的听读朗读后,理解了“断肠人”的悲愁,对诗词中的意境,对作者内心的深刻感受也就“水到渠成”了。

在教学散文或诗词类的文章时,我总会想尽各种方法让学生能与作者在情感、思想上达成共鸣,我会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就是图中的某一人物(如在学习《威尼斯商人》),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扮演插图中最精彩的一幕,学生的朗读兴趣越来越高,对文章的理解也就会越来越透彻,我们何乐不为呢?

此外,它的作用不言而喻:中外文化名人、学者、民族英雄的插图(如鲁迅、居里夫人、契诃夫、郭沫若的画像等等)凝聚着他们的人格美,我们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他们的画像来感受他们卓越的思想,济世的抱负,旷达的胸怀,引起学生的敬仰之情;文物古迹、绘画书法作品等插图(圆明园遗址、岳飞书、古隆中三顾堂等等)凝聚着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蕴涵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观赏此类插图,可以丰富学生对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的认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自然风光、名山大川的插图更是将美直接传达给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山川的情感油然而生。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教科书(人教版)

[2]《精彩插图,让语文教学生辉》 黄鑫 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