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2014-10-31 05:59柳易琴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南瓜日记习作

柳易琴

一开始接触到作文就常听三年级老师说,多数三年级学生一接触到习作,往往就觉得很不习惯,不知从何入手,写起来觉得特费力。由此看来,写作文难,已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一大障碍。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该如何根据儿童语言发展和认知规律,从一年级开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让他们能顺利的过渡并适应中年级的习作呢?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初步形成了一些想法:

一、培养写话兴趣,使学生乐于写话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认知水平不高,识字量不多,因此,我们应试图让孩子明白,用笔写东西其实很容易,怎么想就怎么说,不要让他们从一上学就有作文难的心理负担。可见保护学生写话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写话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挖掘闪光点,培养写话兴趣

要保持学生写话的兴趣,就要用孩子的眼睛看作文,教师应“蹲下来”与学生对话。在学生写的一两句话中找出闪光点,充分肯定,给予表演。如有一次,我让学生用一两句话来写写今天的天气。有的学生写“今天真热呀!”我就肯定他:“你都会用感叹号了,好棒!”有的写“今天天气晴朗。”我则表扬他:“‘晴朗这个词用得真好!”有的写“太阳公公笑眯眯却看着大地,小草弟弟、花儿姐姐和大树爷爷在风中快乐地唱着歌、跳着舞万物充满生机”。我则赞扬他:“呀,你能看到太阳公公的笑脸,听到花、草、大树的歌唱,真是太了不起了!”可见,降低写话门槛,就能让学生少些拘束,多些真情的流露,学生的语言也会更具灵性、个性。在教师清新的话语中,学生写话的劲头便更足了。

(二)画写结合,保护学生写话兴趣

由于识字、写字的限制,低年级学生一开始很难用文字表达出自己全部想说的话,因此,我尝试着降低难度,让学生由画到写。先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画出来,然后配以相应的图片说明。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渐渐爱上了这种“写写绘画”的写话方式。很多学生把自己写的绘画日记汇编成册,当成宝贝一样地随身揣着。在一次班级小组接力跑步比赛中,我班第四组学生虽然拼尽全力,但还是输了。有的同学难过得哭了起来。事后好多同学拿出了自己的绘画日记本,开始写话。一个平时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画了一幅画:几条跑道,几个正在赛跑的学生,一个学生被甩在最后。在画面的旁边,他写道:今天,我们小组跑步比赛输了。我很难过。我真的很想哭。这种将图文结合的方式,既表达了自己的观察所得,又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真情,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写话的积极性和写话的兴趣。

(三)设立小朋友“流动日记”,提高学生写话兴趣。

在给予学生肯定的同时还要给予学生根本成功的机会。为此,我在班级设立了小组“流动日记”,让每次写话写得较好的同学,把作品抄在上面,作为班级的写话范文,提供给其他同学阅读学习。这样既是对对写得好的同学的一种表扬,又是对其他同学的一个促进。这种方法实施了一段时间后,效果非常显著。有的学生经常把“流动日记”拿去学习、借鉴;有的小组经常清点本上发表的日记,惟恐落后于其他小组。总之,学生都在积极地、认真地对待每次写话,都希望自己有更多的作品出现在“流动日记”上。这种竞争机制,带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表达,喜欢写话,觉得那是一种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二、提高写话能力,使学生善于写话

《语文课程标准》鼓励学生自由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学生自由了,却摸不着边了,到底该写什么?怎么写呢?这就需要教师有效地整合各种资源,采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搭建平台,提高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能力,使他们善于写话。

(一)凭借教材,模仿起步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教材所选的课文文质兼美,在写法上也相当有特点。因此,可依托课文,模仿文中的句子进行写话训练,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引导学生打开话匣子迈出写话第一步,使学生在仿写中掌握技巧,提高写话能力。如在教苏教版第二册课文《鲜花和星星》后,我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创编,学生创编如下:我最喜欢满树的果子,这里一个,那里一个,真比地上的蔬菜还多。我最喜欢满地的西瓜,这里一个,那里一个,真比树上的桃子还多……形式是课本中的,而内容却是他们在生活中的观察与体验,这说明他们已经将自己的生活与习作联系起来了。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得到了锻炼。

(二)引导观察,训练表达条理性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对外界事物缺乏敏锐的观察与思维能力。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起点低,范围小,这就需要老师加强指导,告诉学生怎样去观察。如观察静态事物时,告诉学生可按“整体—部分—整体”的顺序;写植物时,可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的顺序……在指导学生观察中还要让学生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模、口问、耳听、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立体形象。

(三)激发想象,提高表达能力

有人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实践证明:低年级儿童能根据自身过去的经验自由联想,想象丰富而独特,甚至还有奇思妙想。如《小兔云南瓜》是苏教版《天天练》中的一道看图写话题。图片中没有出现一幅关键画面,而是让学生想象:小兔是怎样将南瓜云回家的?然后将结尾补充出来。学生静思默想后,各种方案纷纷出台。有“滚”南瓜的,有用车将南瓜拖回家的,有请人帮忙将南瓜抬回家的,有将南瓜切碎一块块搬回家的……看着学生天真烂漫的想法,真让人回味无穷,让人觉得特别有意思。可见,让学生进行想象性的写话不仅能扩大写话的范围,还是促进学生表达的一种有效手段。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训练低年级学生写话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反馈和矫正,定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魅力,让他们顺利地过渡并适应中年级的习作。

【作者单位: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南瓜日记习作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