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角、颧弓截骨整形手术患者同期自我意象重塑的心理干预探讨

2014-11-01 21:36翟劲松金光柱孙轶峰张蔚宣郑孝勤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4年2期
关键词:意向下颌重塑

翟劲松, 金光柱, 孙轶峰, 张蔚宣, 郑孝勤

论 著

下颌角、颧弓截骨整形手术患者同期自我意象重塑的心理干预探讨

翟劲松, 金光柱, 孙轶峰, 张蔚宣, 郑孝勤

目的探讨下颌角、颧弓截骨整形手术患者同期行自我意象重塑心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下颌角、颧弓截骨整形的患者分为两组。A组(159例)在围手术期进行自我意向重塑的干预治疗;B组(159例)为对照组,不进行自我意向干预。结果本组共318例患者。A组对术后效果很满意者72例(45.3%),满意无意见者47例(29.6%),个别部分有异议者33例(20.7%),不满意者7例(4.4%);B组对术后效果很满意者41例(25.8%),满意无意见者32例(20.1%),个别部分有异议者63例(39.6%),不满意者23例(14.5%)。结论对进行下颌角、颧弓截骨整形术的患者,同期行自我意象重塑的心理干预治疗,患者满意度高,可在临床推广。

自我意象重塑; 心理干预; 下颌角截骨; 颧弓截骨

自我意向指的是人对自我的看法,属于心理学概念[1]。人总是会从生活环境及生活经验中提取有关自我的定位,当环境与经验重复地对一种现象进行强化时,人们自然会将这种重复出现的现象定位成自己本身就应该存在的常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自我意向[2]。

临床上美容外科医师通过整形手术,不仅改变了患者的外在形象,也改变了患者的自我意象,从而获得新的自我意象感受。但也有一部分患者,虽然外在形象改变了,但内在自我意向并未得到完全改变,导致对术后效果不满意,为此产生的纠纷也屡见不鲜。因此,为了提高手术的满意度,在进行美容外科手术的同时,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以改变患者的自我意象,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问题在常规的美容手术中,尤以面部轮廓改变的手术更具有鲜明性和典型性。自2012年1月以来,笔者对下颌角、颧弓截骨整形的患者,在围手术期11个环节进行自我意象重塑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18 例患者。A组:女性157例,男性2例。年龄20~42岁,平均28.6岁。下颌角截骨128例,颧弓截骨31例;B组:女性154例,男性5 例。年龄21~45岁,平均28.9岁。下颌角截骨112 例,颧弓截骨47 例。A组在围手术期进行自我意向重塑的干预治疗;B组为对照组,未进行自我意向干预治疗。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方法

2.1 手术操作

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鼻插管全身复合麻醉,增枕平卧位。依据颅骨CT片来设计下颌角截骨线和颧弓磨骨范围。

下颌角截骨:沿左侧颊龈沟底部做一长约4.0 cm的切口,沿切口向下分离至下颌角骨面,用剥离器沿骨面向后下方剥离,显露下颌角左侧截骨,同时解剖颏神经并加以保护;用摆锯沿截骨线磨出一骨槽,进而将下颌角截除,用骨挫将截骨创面打磨平滑;右侧术式相同。双侧放置引流管引流,1号线对位缝合切口。

颧弓截骨:沿上唇牙龈沟切开口腔黏膜长约3.5 cm,向上沿骨膜表面分离至颧骨表面,于双侧颧骨上用骨锯锯约2.0 cm凹槽,用骨挫挫平,使颧骨表面光滑,高度降低。同术式处理对侧。左右放置半管引流,1号线对位缝合切口。术区敷料加压包扎,拔出气管插管,术毕。

2.2 围手术期自我意象重塑的干预环节

2.2.1 接诊 首诊咨询是干预的第一个环节。接诊者应根据自己的美容经验、知识,审视患者的外在形象,同时针对患者的动机、性格,耐心地介绍手术方法和可以达到的效果。应让患者充分的表达出对自我意象改变的诉求,力求不干扰、不提示、不诱导,不输入过高期望。根据手术客观能达到的效果,作为自我意象沟通的基础,引导患者形成自我意象的初建。

2.2.2 术前影像学检查后 结合CT或MRI检查结果,让患者亲眼看到自己外在形象缺陷的图像。在影像图像、外在形象的客观基础上,正向引导患者调动“想象力”创造和构建新的“自我意象”图像,并给予充分、多次强化,重塑内在意象效果。让患者的期望始终在不脱离实际的前提下,不断加深。

2.2.3 手术签字环节 是对客观外在形象极其严肃的认定仪式。既要树立自我意象客观信心,又不扩大、不虚构、不抽象化、不超期望值承诺。既要讲清手术要点,又不要因为风险而造成自我心理压力。

2.2.4 术前解除患者顾虑 目的在于减少或避免负向信息的意向信号存留。应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与患者交流,以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患者最担心的是能否达到预期效果,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疑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出现暂时性情绪障碍。我们应主动关心患者,同患者亲切交谈,耐心细致解答患者的询问,详细介绍成功病例的情况,积极帮助患者解除情绪障碍,使其树立信心,消除疑虑恐惧心理。

2.2.5 观看他人手术前后的对比照片或影像资料 通过过往的实际案例,让患者认识手术的实际效果,逐渐建立对手术效果的正向预期;反复听取患者对自我意向改变的意象表达,强调让自己认可的自我意向与客观形象的距离接近,统一图像。

2.2.6 术前准备 术前备皮、洗头、查房、治疗、处置等环节都是改变自我意向的体验过程。应对患者进行多渠道的鼓励,并通过各种表达方式,将自我意象改变的信号,强化输入患者大脑[3]。

2.2.7 手术过程 手术室所有的人员要用统一的正向语言,避免任何负向语言,例如:“出血了”“角度不好”“这样做能行吗”等。实践证明,即使在全身麻醉的状况下,患者的潜意识是有细胞记忆的,这些都会影响“自我意象”的结果。

2.2.8 患者术后清醒时 术后清醒时是新意象期望“新开始”的重要环节,这时医护人员要给予赞美语言,例如:“手术非常成功”“您变得很漂亮”等。应加强信号输入,以逐步固化患者的自我意象[4]。美容整形手术后,不仅是艺术作品接受检验的过程,也是原有缺陷的改善或消失,使美的格调发生转移。而格调形式的对称、均衡、和谐,将使患者获得新的层次和节奏。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医护人员的亲切关怀与赞美,潜在地引导求美者重建成功的自我意象,可提升术后效果的满意度[5]。

2.2.9 第1次打开面部敷料 面部敷料第1次打开时,是自我意象开启的重要环节。此时,需要医务人员更多的赞美语言,并对面部的肿胀、客观手术后的痕迹给予说明[6]。

2.2.10 术后第1次照镜子 这是患者术后第1次看到外在形象与自我意象成像是否统一的关键环节[7-8]。改变的外在形象、之前各种信号输入后的自我成像以及内心一直期望的自我意象,此刻要重叠“拼图”,此时医护人员对新形象的客观个性化“美的”认定, 可引导患者对内在自我意象形成[9-10]。

2.2.11 随访、复诊环节 在自我意象形成的3周内,应对患者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赞美,例如让患者传照片过来,或让患者及时复诊,并给予真诚的肯定。

2.3 患者满意度评价标准

患者满意度分为4个等级。很满意:对术后表示赞赏,并有赞美语言;满意无意见:对术后效果认可,达到预想结果,未对手术提出瑕疵意见;个别部分有异议:对手术提出一项以上不满意或不理想的意见;不满意:对手术效果提出改善不大或不满意的意见。

3 结果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A、B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4 讨论

4.1 美的外在形象和自我意象都是客观存在的

美的外在形象是美的内在意象的客观基础,是视觉感感官、感受成像之源。美容外科手术的精细、完美及满足患者的外在需求,是决定自我内在意象的前提。但美的外在形象的改变,又不能完全代替自我内在意象感觉、感受的构成。因此,美容外科手术的同时,遵守自我内在意象的形成程序,在各个环节注重做好心理干预,也同样是重要的。

4.2 自我意象是以个体的自我看法为基础形成的

自我意象形成于不知不觉中,且一旦形成,就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自我意象形成后,便犹如一只无形的手,掌控着个体所有行为,它是个体性格特征形成、行为举止表现、 甚至处境营造的前提和基础[11]。它促使我们认识一个真实的自我,并接受那个真实的自我,以利于更好地生活。

自我意象在无形中引导、调节个体行为。每例患者都有保持自身内在一致性的需要。所谓内在一致性,即个体的身体和心理之间、外在手术形象和自我意象之间、认识和行为之间等的协调和统一[12],这是个体健康发展的基础。通过维持个体的内在一致性,自我意象实际上起着影响、引导个人行为的作用。我们可在手术成功、满意率高或者不满意案例中,找到心理干预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4.3 内在意象的重塑

内在意象重塑的信息系统,实际上是大脑潜意识层中的一个区域,是脑神经元细胞的外在输入信号形成内在记忆的连结过程,是神经元细胞的信号连结和细胞记忆形成的新程序区域。神经元的连结区域和记忆程序,是发出自我意象的客观物质区。

目前,临床上仍然存在可造成对术后效果不满意的各种客观因素,如个体差异、期望值过高、解剖所限等问题。这时,我们可设计一个操作过程,以弥补手术的不足,给患者重塑自我意象提供一个机会和空间。

[1] 李彤彧. 积极的自我意向助你成功[J]. 商情, 2010,(39):71.

[2] 张雪炼. 如何利用心理暗示培养学生良好自我意向[J]. 北方文学(下旬刊), 2013,(9):228-229.

[3] Trovato MJ, Scholer AJ, Vallejo E, et al. eConsultation in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J]. Eplasty, 2011,(11):e48.

[4] Bienvenu OJ, Samuels JF, Riddle MA, et al. The relationship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to possible spectrum disorders: results from a family study[J]. Biol Psychiatry, 2000,48(4):287-293.

[5] Neziroglu F, Weissman S, Allen J, et al. Compulsive hoarders: how do they differ from individuals with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J]? Psychiatry Res, 2012,200(1):35-40.

[6] 何 伦. 美容心理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0.

[7] 李金敏. 整形美容受术者的心理康复护理[J]. 中外医疗, 2008,27(25):120.

[8] 齐向东, 马立敏, 秦建增, 等. 求美心理测量与求美者满意度关系的初步研究[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2,23(1):9-12.

[9] Bowe WP, Doyle AK, Crerand CE, et al. Body image disturbance in patients with acne vulgaris[J]. J Clin Aesthet Dermatol, 2011,4(7):35-41.

[10] 何 伦, 陈旭辉, 徐 冉. 自尊与美容整形相关性研究的评述[J].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2,23(1):1-4.

[11] Barone M, Cogliandro A, Persichetti P. Preoperative symptoms of body dysmorphic disorder determine postoperative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aesthetic rhinoplasty[J]. Plast Reconstr Surg, 2013,132(6):1078e-1079e.

[12] 裴玉萍, 孙 敏. 整形美容就医者心理状态及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 2009,18(12):1823.

Simultaneoulypsychologicalinterventionofself-imageremodelinginpatientswithmandiblarangleandzygomaticarchosteotomy

ZHAIJin-song,JINGuang-zhu,SUNYi-feng,etal.
(JilinMingyiPlasticandAestheticHospital,Changchun130061,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f self-image remodeling in mandible angle and zygoma osteotomy.MethodsThe patients who

mandible angle and zygoma osteotom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B. The 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by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f self-image remodeling at perioperative period,and the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as the control group without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ResultsTotally 318 case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In Group A, 72(45.3%) cases were very satisfaction with the postoperative results, 47(29.6%)cases were satisfaction without any opinions, 33(20.7%)cases were with different opinions in individual parts and 7(4.4%) cases were dissatisfaction; In Group B, 41(25.8%)cases were very satisfaction with the postoperative results, 32(20.1%) cases were satisfaction without any opinions, 63(39.6%)cases were with different opinions in individual parts and 23(14.5%) cases were dissatisfaction.Conclusion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of self-image remodeling in patients with mandible angle and zygoma osteotomy is an effective method. It could be used in clinic.

Self-image remodeling;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andible angle osteotomy; Zygomatic arch osteotomy

R782.2

A

1673-7040(2014)02-0101-03

2013-10-29)

130061 吉林 长春,吉林铭医整形美容医院(翟劲松,金光柱,孙轶峰,张蔚宣);长春圣华抗衰老医学研究院(郑孝勤)

翟劲松(1970-),女,吉林人,主管护师.

郑孝勤,130061,长春圣华抗衰老医学研究院,电子信箱:myzxq@126.com

10.3969/j.issn.1673-7040.2014.02.013

猜你喜欢
意向下颌重塑
重塑未来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迷人的下巴
迷人的下巴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大豆种植意向增加16.4%化肥用量或将减少
基于UTAUT的个人云存储用户使用意向实证分析
李沧:再造与重塑
磨骨术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