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成语巧学文言

2014-11-11 12:15陆雯��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4年9期
关键词:被动介词谓语

陆雯��

成语,脱胎于古代汉语。许多成语至今依然保留着古汉语的某些语法特点,我们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如果能够从相关的成语入手,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促进学生对文言语段的理解,而且能提高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可谓“一箭双雕”。

一、借助成语解词释义

随着历史的演进,社会生活的改变,语言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在词汇的发展过程中,很多词的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往往望文生义,用今义来推导,导致对文意的误解。如何跨越这一障碍,本人认为可借助成语。例如:

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诗经·氓》)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五人墓碑记》)

③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六国论》)

④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指南录后序》)

例①中的“爽”与成语“屡试不爽”中的“爽”同义,为“差错”;例②中的“易”与“不易之论”“改弦易辙”中的“易”意思相同,解释为“改变”;例③中的“厌”与“学而不厌”“贪得无厌”等词语中的“厌”意思相同,解释为“满足”;例④中的“文”与“文过饰非”中的“文”同义,解释为“修饰、掩饰”。

古人写文章时还有这么一种情况: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这种现象叫做通假。如果不明本字,而依假借字读之,就会误解课文的原义。如《六国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暴霜露,斩荆棘”,要理解这个“暴”,我们可联系成语“一暴十寒”,就能很快明白“暴”通“曝”,解释为“晒”。

由此可见,成语中的语素有许多保留了古汉语的意义,所以将成语作为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交集,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古代汉语知识,而且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增强记忆,更加有助于提升文言文教学效果。

二、借助成语学习语法

要学好文言文,除了正确理解古文中的字词意义之外,还必须掌握古文中特殊的语法现象,如词类活用,这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所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在讲清教材中出现的语法现象的基础上,再恰到好处地运用成语中相对应的实例来分析、印证、归纳这些知识,就能让学生化繁为简,触类旁通。

1名词活用作状语

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某些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动作行为起着直接的修饰限制作用,从而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了动词谓语的状语。例如:

①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鸿门宴》)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

例①中的“翼”是名词“翅膀”的意思,但在句中充当状语,译为“像鸟的翅膀一样”;例②中名词“朝”“夕”,分别充当动词谓语“济”“设”的状语,表时间:“在早上”“到黄昏”。

这是古汉语的特有现象,而在成语中也俯拾即是。如“狼奔豕突”的意思是:如狼那样奔跑,像猪那样乱闯,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闯。“狼奔豕突”中“狼”意为像狼一样,“豕”意为像猪一样,用来修饰“奔”和“突”,分别做它们的状语。风驰电掣(像风一样、像电一样),鳞次栉比(像鳞片一样、像梳子齿一样),口诛笔伐(用口、用笔)。

2名词活用作动词

在《口技》中有这样一句: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要理解这个“名”,我们可以联系成语“不可名状”和“莫名其妙”,从而得知这几处的“名”都是名词作动词,解释为“说出”。

3使动、意动用法

①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②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

例①中的“安”可结合成语“安邦定国”来解释,安邦定国:使国家安定巩固。“安”在此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安定”,这样例①的句意就迎刃而解了。对例②中“师”的理解我们可联系成语“师心自用”,师心:以心为师,这里指只相信自己。由此推导例②应解释为“孔子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4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谏太宗十思疏》中有一句“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其中“明哲”在这里解释为“明智的人”,将形容词性转变成了名词。这种现象在成语中也常见,如成语“披坚执锐”中的“坚”和“锐”是两个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在这里翻译为“坚硬的铠甲,锋利的武器”。再比如“取长补短”“居安思危”“从善如流”。

三、借助成语分析句法

文言句法似乎是文言难点中的难点,高中阶段需重点掌握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及状语后置句五种。而利用成语学习文言句式可以以今知古,以简驭繁。

1判断形式

判断句是最常用的句型之一。常见判断句标志词有“为”“者”“皆”“非”等。与此相对应的成语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肉食者鄙”“草木皆兵”“人非圣贤”。

2被动形式

文言文中的被动句有的带有明显的标志,有的则要靠词语的前后关系来判定。依此分为两种。

(1)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①“于”表被动,如“受制于人”。②“见”表被动,如“见笑大方”。③“为”表被动,如“金石为开”。④“所”表被动,如“千夫所指”。

(2)没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成语有“兔死狗烹”“玉石俱焚”“弱肉强食”“蔓草难除”。

3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①沛公安在?(《鸿门宴》)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这两句的代词分别是“安(哪里)”“何(什么)”,表示疑问语气,因而当它们作宾语时要置于谓语动词“在”和“操”的前面。此种现象在成语中也比比皆是,如“何以见得”“何去何从”。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离骚》中“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这句话比较难解释,我们不妨通过成语“时不我待”来理解:“时不我待”解释为“时间不等待我”,按现代汉语来读应为“时不待我”,因为在否定句中,“我”这个代词作宾语要放置动词之前,即宾语前置。由此推导“不吾与”其实也就是“不与吾”,解释为“不等待我”。

(3)以“之”“是”作为宾语前置句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劝学》)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以上两句话比较难看懂,我们不妨通过“惟命是从”“唯利是图”“马首是瞻”等成语来理解,从而明确其基本的语法结构:“前置宾语+是(之)+谓语(动词)”,其中“是”“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继而我们可以明了例①的句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例②的句意为“无乃过尔与”(恐怕要责备你吧)。

4省略句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军函陵,秦军泛南”这一句,其中就省略了介词“于”,应为“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泛南”;“敢以烦执事”应为“敢以之烦执事”。

古汉语省略成分很多,成语也如此,例如“付之(于)一笑”“如坐(于)针毡”“祸起(于)萧墙”等。

5状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经常放在谓语动词之前,或主语之前,做句中或句前状语。而在文言文中,这种介词结构却经常放在谓语动词后用作补语,翻译的时候,习惯上把它当作状语,所以这种语法现象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例①由介词“于”引领的短语作状语,分别放在谓语“取”和“青”后面,现代汉语语序应是“于蓝取之”“于蓝青”。类似的成语有“无动于衷”“防患于未然”“喜形于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例②由介词“以”引领的短语作状语,现代汉语语序应是“以严刑董之”“以威怒震之”。类似的成语有“动之以情”“嗤之以鼻”“相濡以沫”等。

荀子说:“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学习也要“善假于物”,才能事半功倍。成语具有简洁精辟、信息量大、易于记忆等特点,因此运用成语来帮助文言文字词与语法教学能化难为易,以简驭繁,变枯燥为生动,启发学生思维,加强学生记忆。作为一种互相印证的教学辅助手段,结合成语学习文言文,不但有利于文言文的学习,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成语的正确理解与运用,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猜你喜欢
被动介词谓语
非谓语动词
介词和介词短语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非谓语动词
主动句都能转换成被动句吗
第五课 拒绝被动
介词不能这样用
非谓语动词
看图填写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