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为市场化改革释放正能量

2014-11-17 22:04袁玉鸣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9期
关键词:正能量市场道德

袁玉鸣

摘 要:道德不仅是立身之本,而且是立国之基。强化道德约束,可以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和公民信念不坚定,职业道德不遵从的,个人品德低下的状况从而为市场化改革释放正能量。

关键词:道德;市场;正能量

1 遵从道德是市场化条件下做人的防线与底线

从价值观立场看道德。道德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实践精神方式与人的实践活动密不可分,并渗透到社会关系各方面。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表现形式,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受经济基础制约。其价值是正还是负、性质是善还是恶,具有两方面的维度:一方面,看决定道德发生发展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另一方面,看道德对相应的经济基础起作用的性质。从根本上说,建立在进步经济基础之上的道德,能够推动发展,其价值为正、性质为善,反之,则价值为负、性质为恶。从这个基本价值观立场出发,评价当前我国道德状况的性质,需要放眼广阔的经济社会领域,这是对每个个体的基本要求。

从认识方法论看道德。把握市场化条件下的道德现象,要从整体的普遍联系来认识,从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道德在生产方式以及上层建筑历史变革总进程中的状况来把握。道德需要落地,八项规定说明我们所做的是符合当今市场化要求的,是符合当前党心、民心的,是与时俱进的。

从历史视野看道德。经济进步道德进步是同向还是二律背反,不能作静态的无谓争论,只能在人类历史进程的动态比较中来评判。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从人类历史发展的事实来看,人类道德进步的总趋势并没有根本逆转,这种客观规律同样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 道德建设为市场化改革营造良好生态

(一)道德建设为完成中心工作起到了保证作用。政治道德具有一定强制性,政党、机关、团体、企业成员和社会公民都必须共同遵守。它们统一和约束人们的行为。特别对于党政机关实现服务型角色转变,更好地为市场化改革保驾护航是至关重要的。

(二)道德建设为市场化健康发展营造人文环境。政治道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是公民与群的关系。生活在公共领域中,公民的活动便无不具有公德的规定性,它影响公民的共同生活和公域的公共秩序,又受到公民的限制和公共组织的管理。

政治道德和社会公德是市场化改革中道德建设的基础,是社会公共生活的道德准则,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以它是道德之核、道德之基、美德之本,渗透于市场化的诸层次,有了这种德,维系人们所希望的正常的秩序和稳定的社会环境的就有了重要保证。职业道德是市场化改革中道德建设的重点,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 可以促进人的社会化,就会有诚信,就会有创新;有了职业道德,就会形成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彼此兼顾、避免纠纷、减少矛盾,和睦共处,既积极竞争又互相协作,形成健康的、人人努力向上的、文明和谐的局面。所以,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是市场经济高度繁荣和保持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个人品德是市场化运行的"内在法"。个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因素所构成。个人品德是公德的"原动力"、是起点。古今中外道德史启示我们,只有个人具备优良品德修养才能由己及人,才能由己及家庭、集体和社会。因此,道德教育也要"以人为本",在市场化改革中,要大力倡导献身精神、群体意识、责任观念、诚信原则。尤其是党政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等尤为重要种体现。在人和人的交往中,感情有一种特别的感染和传递作用。

3 在市场化改革中处理好德纪关系

(一)强化崇高的理想观念,坚持防线与底线约束合力的统一。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强调利益导向、效率优先。这一原则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诱惑力,但它的负面效应是容易把人们的欲望引导到物的追求上,忽略人的精神追求,使一些人误认为"满足我的需要就是真理"。所以,市场化改革需要注意把人的精神追求和物质追求统一起,需要强化法纪意识,建立一个不踏道德底线、不闯法规防线的自律社会,以促进人们追求精神境界、发扬向往理想人格的优良传统。

(二)强化正确的求利观念,坚持义和利的统一。辩证地看,义和利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在市场化改革中,应当义利并重,寓义于利之中。重义是前提,任何经济行为必须首先合乎党纪、政纪、法纪的要求和道德规范的要求,以不破坏、不危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他人的合法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做到生财有道,取利合义,义则行,不义则止。在重义的前提下强调谋利意识,引导社会经济主体敢于言利,勇于谋利,尽最大的努力去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三)强化发挥个人积极性的观念,坚持弘扬整体精神与发挥个人积极性的统一。中华民族有一个优良的道德传统,就是强调整体精神,主张先公后私,公而忘私。这是一种以整体、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的价值取向。这种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历经磨难而不衰、久经摧折而不败的一个精神动力。我们在市场化改革中,我们既要注重个人积极性的发挥,展现人的个性风采,更要弘扬整体精神,强调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强调要有自主性,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选择一条个人与社会相符合的发展之路;强调人们要有创新意识,敢于突破陈规,善于创造发明,敢为天下先,为市场化改革积蓄动力。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商务印书馆,1997.endprint

猜你喜欢
正能量市场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手机报面临的发展困境及纾解之道
亚投行,美国应发挥“正能量”
香港“正能量”游行反“港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