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4-11-17 22:16甘秋维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9期
关键词:网络对策建设

甘秋维

摘 要:网络影响高等教育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途径,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网络建设已成为一项重要任务。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分析网络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建设;对策

进入21世纪,网络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分割得一部分,其作为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给现代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冲击。将教育与网络融合,已成为教育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是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高等教育的高校,建设校园网络已成为教育面向现代化、世界化、未来化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任务。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校园网络的建设状况和水平,不但影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变革,而且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途径。

1 网络建设的内容

(1)交换网

局域网是一种传统的共享网络,功能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其网络共享介质上只能进行一次网络对话,交换性能较差,信息流速较慢。网交换在局域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显改进了局域网的不足,利用令牌环交换、太网交换或FDDI交换等技术,使用户能够实现并行交换和专用带宽通信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换网借助LAN交换机,使原先较为简单的交换网发展为局域性的交换网,明显的改善了网络性能,使带宽的数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力大大提升。和局域网相比,局域网交换具有明显的优点。第一,局域交换网可以与现存LAN兼容,有利于与ATM无缝集成;第二,局域交换网依赖路由器的程度大大减少;第三,局域交换网的工作站和网络的管理比较简单;第四,局域交换网连接专用的带宽,使用费用廉价。

(2)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是学校网络管理的计算机中心,常常被教职工简称为网络中心。目前,所有学校的网络中心的主要工作为负责整个学校网络的正常运作,维护和保障网络信息交换。信息中心配备的网络设施和资源包括:主干交换机、Web服务器、网络资源服务器和网络数据库等,是学校网络运行的"心脏",也是高等院校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

(3)多功能教室

主要用于教学的多功能教室是校园网络建设最容易实现和最容易评价的一项内容,一般指配有大尺寸彩色电视系统或多功能投影系统的教室。多功能教室以微机为核心,配备录像机、多媒体投影机、影碟机、视频展示台、功率放大器、大屏幕和控制系统等设备,采用计算机程序化操作控制,构成一个相对整体统一的视听演示系统。有的学校为了减少投资,只在多功能教室设置一台大尺寸彩色电视机和一台计算机,通过两者简单的连接,形成一个较为简单的视听演示系统。多功能教室与一般教室相比,有利于与校园网局域交换网或闭路电视系统相连,教师可以利用多功能教室,进行普通课件演示、计算机教学、图文并茂的学术报告或演讲等,使单纯的语言行为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提升整个活动效果。

(4)计算机网络教室

计算机网络教室是一个局域网教室,比多功能教室具有明显的网络优势,其配备有多个计算机,利用网络技术,将所有计算机连接成局域网,教师可以直接将教学内容发布在网络上,方便学生学习。除了配备计算机外,计算机网络教室还配备了音视频通道,学校的教师和学生随时可将学习内容通过音视频通道上传到其他用机的屏幕上,方便进行交流、讨论,有利于教学形式和内容的沟通与完善。计算机网络教室大大方便了教师教学,尤其方便了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使学习方式变得灵活多样。另外,计算机网络教室有助于学生进行网络上机课外知识学习和教学课程的辅助学习等,是学生进行知识信息交流、探索和深化的一个重要场所。

(5)多层交换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扩大网络转发流量的大小成为网络建设的一项内容。网络转发流量的原理,基本基于路由或桥接机制。局域交换网转发流量的技术,基于第二层桥接,数据帧是利用第二层MAC地址进行转发。路由转发数据的机制,基于第三层桥接,数据帧是利用第三层地址进行转发。

2 高职院校网络建设存在问题

(1)结构化布线不够合理

由于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时间较短,基础建设刚刚完善,因此在网络结构化布线方面往往不够合理。合理的网络结构化布线系统不仅有利于未来校园网的扩充和升级,而且方便校园网的后续维护和故障检修。合理设计与建设校园网时,既要考虑校园内用于办公和教学建筑物的不同地理位置和各自独特的结构,又要考虑布线系统的合理、科学和规范性。

以我校的校园网建设为例,虽然我们以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和建设,但结构化布线在设备选型、系统设计、施工安装过程等方面,与国际标准存在一定的差距。加之,校园大型基础建设刚刚基本完成,优化和调整布线结构需要尽快完善。

(2)校园网的资源建设不足

在高等学校网络建设中,网络资源建设已经成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丰富的网络资源被认为是校园网价值的真正体现。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发展较晚,加之对网络资源建设的投入资金和精力不足,致使高职类院校的网络资源建设明显不足,可为广大的教师和学生提高的多媒体素材、视频点播资料以及CAI教学课件相对欠缺。一个丰富的校园网络资源系统的信息量是十分庞大的,不但包括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相关资料,而且包括新闻发布、问题讨论、师生之间的E-mail交流、常用软件下载等资源。另外,校园网络资源还可以为学校管理层提供行政、科研、财务、图书情报信息库、教学、后勤等多项管理信息资源和动态综合信息库等网络资源。

校园网的资源建设是一个庞大工程,需要学校联合多方面的力量,不断的、长期的进行建设。

(3)校园网的管理与维护不足

高职学校的前身多数为中专学校,其过去的管理方式明显满足不了现代的需要。随着学校规模和教学、办公要求的不断提升,网络的功能和覆盖面大大拓展,不再是中专时期的电教中心一两名计算机教师就可以完成相关管理与维护工作的。随着校园网络的发展,日常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已经变得十分庞杂,需要培训更多的相关人员参与维护管理。因此,高职院校应继续加强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的建设,加强网络资源及网络计费、相关的各类电子邮件、网络及电教设备、相关资料等方面的管理。endprint

(4)校园网的应用不足

教师和学生对校园网的应用和需求是建设的主要动力和目的,推动校园网的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实际情况显示,高职校园网的使用程度远低于预期效果。主要原因有:一是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的科研、业务学习的要求不高,主动性不足,导致应用网络的动机降低;二是教师的教学工作任务重,没有足够的机会和时间上网;三是由于办公条件的限制,教师和学生的网络使用条件不足;四是部分教师的网络使用技术水平不足。

3 高职院校网络建设的对策

(一)加强网络现代化建设

发展虚拟局域网(VLAN)和千兆以太网。虚拟局域网既能减少网络的管理费用和安全性,又能与网络管理组件、数据交换机、网络路由器相结合,实现可扩展大型交换式实用网的构建。另外,虚拟局域网还能辅助管理校园宽带,限制广播和多址广播的。千兆位以太网可以解决校园主干的带宽的信息传输问题,其传输信息的速度可达以太网的100倍,具有强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二)加强校园网的资源建设

借鉴国外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经验,通过自主建设与引进相结合的方法建设教学资源库。首先,采取链接途径。组织学校网络专家搜索引擎Internet上大量免费的教育教学资源网站,将其与学校的WWW服务器进行链接,直接实现国内外相关成熟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可以进行免费共享教学资源的网站链接站点,由专家、教授负责搜索引擎,由校园网管理工作者负责日常更新。第二,采取镜像方法。目前,Internet上许多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可以利用镜像技术进行获取。第三,采用自主建设途径。学校应不断发挥全体教师的能动性,尤其是学科专业教师的能动性,制作教学所需的各类课件,形成丰富网络资源。

(三)加强网络日常维护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内容的不断拓展,需要专门人员进行日常的维护工作,及时对栏目内容进行定期更新。由于此项工作十分庞杂,所以日常的维护需要多名的管理人员。要网络管理人员的不足,一方面选拔优秀的计算机老师,通过网络管理相关知识学习,成为网络管理的中坚力量。另一方面,让骨干网络管理人员,以师徒方式培养一批技术水平不高,但能胜任网络日常管理的工作人员。

(四)加强校园网络的应用

从网络建设的目的和意义来思考,无论是校园网络建设的出发点,还是校园网络建设的归宿都是网络的应用。因此,校园网建设的最大失败是建好的网络没人使用。

(1)激发教师应用校园网络的兴趣和动机

兴趣和动机是教职工和学生使用校园网的前提条件。只有提升教职工和学生对网络的强烈好奇心和兴趣,才能提高他们对校园网络的使用率。要提升他们的兴趣,一方面利用丰富多彩、奇妙的网络体验和相关网络使用培训与交流,提升兴趣;另一方面,采用激励的网络使用机制,使教师认识到网络对教育教学的作用,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自觉将教学工作与网络使用相互结合。

(2)培训教职工校园网络应用的能力

教师网络应用能力的不足,也是影响校园网应用率的降低的重要因素。提升教职工的网络应用能力,可以从两个方面同时进行,一方面对计算机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训,提升校园网应用的相关科研活动和应用发展活动,探索校园网的合理规划和相关资源的系统化建设。另一方面对计算机相关学科以外的广大专、兼职教师进行网络应用培训,普及计算机辅助教育、Internet应用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让广大教师有能力积极参与校园网的应用。在提升学生网络应用能力方面,一方面培养他们应用网络辅助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为他们提供校园网使用的相关条件。

(3)提升应用校园网的经费投入

校园网的建设是一项校园基础工程建设,除了投入大量的人力外,还需投入大量的建设经费。例如,学校需要化大量的资金为教师上网配备足够的计算机,为教师使用校园网提供根本保证。此外,校园网建设相关的硬件设备、功能软件、办公材料等等,均需要学校投入建设经费。回顾我们学校最近几年的网络建设,专项经费投入明显,为教职工提供了笔记本电脑,提升了网络使用与管理系统,购置了教职工网上办公相关硬件设施,而且购买了大量办公软件和教学资源,使校园网的使用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刚.浅谈校园网的建设策略[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4):45-48.

[2] 姜林.中等职业学校校园网络建设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36-38.

[3] 徐福荫.校园网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 2000(4):59-60.

[4] 朱雪龙.中小型校园网络建设策略与探索[J].福建电脑, 2009(02):53-54.

[5]范益志.谈中小学校园网络的建设与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5(06 ) :26-28.

[6] 查贵庭,彭其军,罗国富.校园网安全威胁及安全系统构建[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03:150-152.

[7] 齐向明.赵宏霞.对校园网规划与及应用策略的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44.

[8] 李志梅.校园网络安全技术与解决方案[J].邢台学院学报 2007.02:104-105.

[9] 高忠新.战也非.浅谈高校校园网建设[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8-9.

[10] 赵天寿.校园网建设应用为本[J].中国教育报2003-03-06(3).endprint

猜你喜欢
网络对策建设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