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诗学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2014-11-17 09:03徐秀峰
山花 2014年16期
关键词:英美诗学文学作品

徐秀峰

认知诗学是一种融认知语言学与文学文体研究于一体的新型文学艺术理论。较之传统文学理论,认知诗学更关注文本解读,注重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对文本信息的认知处理。该理论认为,人们的日常认知能力与文学能力有某些相通之处,如果能从对事物的常规认知模式出发去理解文学作品的审美认知,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读者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在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英美文学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它对于促进学生了解欧美文学所体现出来的历史传统、人文风情和思维风格等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开拓思维,启迪智慧。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英美教学“旨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

然而在各种节奏普遍加速的信息时代,很少有人愿意把自己沉浸于冗长浩瀚的文学作品中。“浅阅读、快速阅读”逐渐成为主流阅读模式,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关注和兴趣度正逐渐降低。反思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除了学生的自身因素外,英美文学的课堂教学也难辞其咎。现有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文学史兼文学作品选读模式来进行的,学生的课程学习任务基本上是知识性的记忆,如作品的历史背景、作家作品名字、写作特点以及评论等,终会使学生觉得文学课程内容繁杂枯燥而失去兴趣。

自20世纪以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识诗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艺术理论也随之发展起来。它注重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对作品内容、风格以及写作背景等进行思维、文化及伦理等诸多方面的“认知”解析。在阅读原作时,认知诗学特别注重读者的个体阅读体验,强调结合读者自己既有的阅历和知识,关注原作意义和概念的形成。

英美文学教学与传统的文学理论

截至目前,相关的文学研究理论不下几十种,这些文学研究理论对作者、作品功效、读者、阅读效果等诸多方面的关注差别很大,因此受其影响的高校文学教学的理念和方式等也显示出很多不同的派别。传统的文学理论更重视作品的功用化,即娱乐、教化和认识。西方文论家通常只讨论文学的娱乐与教育功能而较少讨论其认识功能。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文学作品的社会功用性,主张文学应具有“教化功能”。贺拉斯通常被认为是“寓教于乐”说的倡导者,他既关注作品的教育功能,也提倡作品的娱乐功能。这一传统千百年来没有多大改变,韦勒克、沃伦也是如此表述:“文艺复兴时期关于诗兼有娱乐和教育的作用或寓教于乐的作用这样的传统说法”“基本上没有改变过”。现代人也在很大程度上关注文学的认识作用。童庆炳认为文学的认识作用主要是能动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韦勒克、沃伦则引用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的观点:“小说的伟大贡献就在于它真正地揭示了人物反观自身的内心活动”,“从艺术可以发现或洞悉真理”。

因此,基于这样的文学理论观念,我们的英美文学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拘泥于作者、创作背景、作品本身的知识性解读,而忽视了文学作品的受众对象——学生的认知体验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恰恰是能否对作品做出准确理解的重要一步。

认知诗学与文学教学理念

1,认知诗学理论

认知诗学这一新兴的文学赏析理论是20世纪2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就其从最初的产生到发展至今,学者普遍认同的是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始于以色列语言学家,Tsur提出的认知诗学,此后语言学家在这一阶段探究的主要工作是人们在诗歌欣赏过程中所体现的问题,关注心智的诗性特征,强调文学阅读的心智活动与日常心智活动的一致性,更多的关注放在从认知角度分析读者的心智活动。此后研究进入到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认知诗学充分吸收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心智风格是如何体现于文本特征上的。第三阶段的认知诗学研究建立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基础上,明确提出以文学文本的阅读为研究目的,强调文学阅读的体验性、互动性和文学语境性。认知诗学为我们开启了一套赏析文学作品的新途径与新思路。基于此理论,在人类诸多的认知能力中,文学创作、赏析能力只是基于人类日常生活认知体验的一种。如果能以学生更便于接受的日常认知体验模式为基础,以此延伸来进行文学的赏析与教学,摒弃传统一贯的“文学史知识+选读例证作品”这一固化模式,相信教学效果会提高不少。

2,认知诗学在文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以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为依据,对于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发展内涵,学者范谊、芮渝萍将其归为逐步深入的五个层次:层次一是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层次二是文学作品的基础知识,层次三是文学批评理论及方法,层次四是通过作品这一载体来了解英美国民性格及其相关文化,层次五是领悟人生、感触生命的意义,从而培养人文精神。上述五个目标层次由浅及深,层层深入,颇富逻辑,看似不无道理。但在实际的英美文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忽略的却恰恰是这第一条,即最基本的文学体验过程;而第二、三、四条则成为师生更为普遍关注的对象,即阅读的理性与伦理结果。这样就导致了担当沟通学生与作品的这一至关重要的桥梁——“阅读体验”缺失,给学生理解原作带来很大困难。

因此在英美文学教学中,要调整现有相关文学教学教材以编年史为序的内容编订模式。这种编订模式比较机械,通常以知识灌输的方式对作品的写作背景、作家本人、作品选读等进行一一编排与介绍。这种教材编排模式的特点是知识系统深入,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往往是知识性的记忆,课堂短暂的时间基本上仅限于经典片段的分析,而课下学生却没有足够的热情和时间去阅读浩瀚的文学作品。“英美文学概论要以文类、人物、情节、文体、民俗等文学语法知识为主,同时辅之以经典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相关介绍。”赵宇、王守仁等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有益尝试,其合作编写的《英美小说》一书中以小说要素为纲进行编排,打破了传统的以史为纲的模式。笔者认为如果能以一些与日常生活贴近的认知话题为纲来编写可读性强的文学教材,可能使学生更容易接近这些作品。Longman Inc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尝试,出版了一本全新理念的文学著作——Literature and Ourselves:A Thematic Introduction for Readersand Writers,该书的亮点是完全以文学主题为编排顺序,将责任心、个人追求、家庭、人性、艺术等人们喜闻乐见的热点主题纳入编排主体,兼顾不同国家的各个时期与各种形式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诸多不同体裁的作品。因其编排非常符合人类的认知思维,因此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都会自然而然地融作品于自己的认知体验中,所以更有利于学生阅读和赏析。endprint

教材更新后,与其相对应的课堂教学及其测评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地调整。在课堂教授某一方面主题时,需先让学生充分谈出在此方面的感受和体验,这样在随后的作品分析时,学生就会结合自己的体验对作品中这个话题如何一一呈现得出深刻体会。

把认知诗学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测评方式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测评方式将不再是以往一张试卷定分数,而是可以融入多种方式:课堂上学生对话题讨论的参与度、对作品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以及课后的扩展阅读甚至是在此基础上的新编作品等都可以作为评价学生的参考因素。

认知语言学中概念隐喻理论的应用

1.概念隐喻理论

隐喻理论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作为语言现象提出的,此后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直至Lakoff和Johnson的《MetaphorsWe Live Bv》一书的出版,对于隐喻的研究才真正被系统地提升至认知层面,认知隐喻理论由此产生。Lakoff和HJohnson两位学者创新性地从语言修辞和人类思维模式这一角度出发,认为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一种修辞手段,也是人类的一种重要概念认知方式与思维方式。隐喻的实质就是用一种事物来理解另一种事物,以一个概念为基础认知和理解另一个概念。据此,他们提出了隐喻映射理论,将“喻体”称为“源域”,将“本体”称为“目标域”,两个领域之间的互动称为“映射”。就是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把较为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不太熟悉的、抽象的概念域上,从而更好地理解一个新的概念。

Lakoff将概念隐喻分为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及实体隐喻三大类。方位隐喻是指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的一系列的隐喻概念,是将抽象概念投射于具体的方位概念。结构隐喻是指用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建另一种概念,通常是用源域中具体的、己知的或比较熟悉的概念去类比目标域中抽象的、未知的或比较生疏的概念。实体隐喻指人们将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无形的概念视为具体实体,从而可以对其进行指称、量化、识别特征等。隐喻构成了人类整个的概念系统,对人类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此理论在英汉诗歌解读中的应用

在诗歌中,诗人需用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丰富的意蕴和内涵,隐喻的使用便成了诗歌语言的最大特色。可以说,隐喻赋予了诗歌更多灵动的想象,隐喻增强了诗歌含蓄隽永的意蕴,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诗歌中的隐喻、从深层去挖掘隐喻所蕴含的情思是极其重要的。下面以美国著名诗人弗罗斯特的诗歌“The Road not Taken”为例,来解读其中的隐喻现象。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I couldnottravelboth

And be one traveler,long I stood

Andlookeddownone asfaras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tookthe other,asjust as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was grassy andwanted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wornthem really aboutthe same,

Andboththatmoming equally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Ikeptthefirstforanotherday!

Yetknowinghowwayleads on toway,

I dou 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betellingthis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divergedin awood,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difference

诗中描写了诗人在树林里面临着两条路时,经过思考后决定选择一条人迹罕至的路这样一个复杂的心路历程。全诗共四节:第一节描述作者森林里路遇两条交叉路,第二节写作者选路的心路历程,后两节阐明未选之路及其感慨。诗中呈现了两条截然不同的路:一条路平坦通畅,可以极目远眺至尽头;而另一条路幽寂荒凉,人迹罕至,预示着这条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

诗歌表面上是写自然之路,实际是借自然之路来喻人生之路,借岔路口的两条路来喻人生路上的诸多选择与诱惑,你做出的选择将决定你的一生。最后诗人借所选的寂静荒凉、人迹罕至的路来喻作者不怕艰苦,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弗氏诗的特色就是善于运用生活中平淡无奇的事物,来隐喻地表达深刻的哲理。正因为他工于用具体的事物来解说抽象的概念,所以他的诗就易为读者接受和了解。

结语

作为20世纪80年代才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认知诗学虽然尚待成熟完善,但较之传统文论,认知诗学在文学理解和赏析方面有着更鲜活的生命力,它的一些基本理念对英美文学教学有着相当大的启迪作用。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日常认知体验与文学阅读体验结合起来,将是提高课堂效能,促进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的有效途径。endprint

猜你喜欢
英美诗学文学作品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背诗学写话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两种翻译诗学观的异与似
英美为何一再拖延开辟“第二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