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的生命特征解读与生命教育策略

2014-11-17 01:05彭彦平
科技经济市场 2014年9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职业教育策略

彭彦平

摘 要:在职业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既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劳动者胜任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对此,本文从关爱和呵护学生的生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个性化教学方式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总结。

关键词:职业教育;生命教育;策略

职业教育是培养人的人性化的事业,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人的全面发展及其实现的根本途径。这个过程中,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存在,"任何人类的历史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马克思语),因而,在面向中职学生开展的职业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并采取一定的策略提高其教育实效,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1 职业教育中的生命特征解读

尽管不同的人对生命的解读答案各异,但人的生命,尤其是自然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时间上的有限与生命的无常,都是无法回避的。正是这一点,促使人们去努力工作、深入思考、奋发创造,以实现生命的超越和生命辉煌的追求,从而走向生命的无限。也是在这一意义上,才有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名言。人的生命的创造性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表现在生命的目的上,是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对生命无限可能性的发掘、追求和实现,并与人的生命表现出的一定的矛盾与对立的双重性密切相关,如肉体与灵魂、思维与操作、总体与客体、理性与非理性、对象化和自我确定等,而正是这一点表现出了生命的鲜活的存在与不可分割的完整性。事实上,任何对生命的认识、思考、解读、领悟等,无一不是建立在这一点之上的。

以此为基础,反思我们的中职教育及学生成长,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这就是中职教育应当遵循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职业教育的规律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既进行职业的教育,也离不开生命的教育,既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理解生命,了解生活,也要丰富心灵,培养灵性。但是,在现实的职业教育实践中,由于科学至上观念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致使中职教育在集体无意识中日渐偏离正确的轨道,日益流于对实用技能的无限追求、经济效率的过度迷恋和工具理性的超常规训,却疏忽于学生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的培养与提高,直接导致学生生命个性的压抑和束缚。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的青工自杀实例即可做明证。因而,在职业教育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以纠偏其回归正确的方向是极其必要的。

2 在职业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

尽管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合格劳动者是职业教育的目标,并决定了其发展重点是促进学生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成长,但重点发展不等于片面发展,尤其是面对尚未成年或刚刚成年的中职学生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仍是教育工作的重要一环。这就决定了中职教育过程中,必要采取一定的策略来渗透与加强生命教育。

一是关爱和呵护学生的生命。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是一切教育活动,包括职业教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前提与基础。在职业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要尊重学生生命的特征和遵循学生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因材施教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生命的全面发展,并通过启迪学生丰富与完善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与发展生命质量来使自己成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的个体。

二是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中职学生大多初中毕业即来到学校作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职业学习。由于年龄发展阶段与人生经历简短等多方面原因,很少有学生对自己的生命及未来做过深入的思考。换言之,生命意识的缺乏--对自身生命的特征、发展与完善机制的总体认识与把握的缺乏,是一个普遍的存在。此种状况下,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必要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培养,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自身生命的思考来逼近现实生活,回归自身,从而使学生以一种价值性的创造活动来刺激生命的激情,推动生命持续不断地焕发青春。

三是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每个学生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即便把学生个人与社会融合以及在现实与未来的共通中,仍是如此。但现代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沿袭了工业化的操作与发展模式,片面追求效率与批量"生产"工业化所需的人才。这就造成了人才与劳动者培养呈现出一种"千人一面"的模式化,以其个性的压抑与泯灭为代价来成为工业化所需的"器"。这种情况下,学生生命尊严的丧失与扭曲即成为一种必然,一如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所言"学生的一大积怨是,教育不把他们当作具有个性的个人来看待,交给他们的不是有个性的东西,而是一锅烂粥"。因而,要达成生命个体在职业教育中的重构,教师就要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个体发展的主动意识与创新意识,以学生个体对自身生命的完美追求来达成对其职业生命的完美追求。

总之,在职业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既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劳动者胜任职业岗位和职业发展的需要。因而,采取的一定的策略来渗透生命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及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是大有助益的。

参考文献:

[1] 周娟.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初探 [J].职业教育研究,2011,05:15-16.

[2] 李海燕.在生命化教育中关注学生的成长--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与梦想 [J].大家,2012,10:31-31.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职业教育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