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道地图 以诏地事

2014-11-21 14:16汤伟伟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洋流读图图像

汤伟伟

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工具,它可将知识直观化,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教师在课堂上也可以利用地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学好地理。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素质是“会学习”。面对地理学科中各种类型的地图,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分析地图并从地图中获取地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一、学会看图

在学生接触到一幅新图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图像的名称,这可以让学生明确图像的类型及所要表达的方向;其次要让学生熟悉图中的各个图例,因为图例可以揭示图像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图中注记的特征和彼此间的关系分析地理事物;最后再根据所教内容或题目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侧重的观察。高中地理教材或试题中涉及的地图一般有政区图、地形图、地理景观图、演变过程示意图、各类统计图等。比如在地区工业布局示意图上,引导学生根据图中出现的矿产资源及交通、风向、河流等方面来判断各类工业分布的位置。

二、学会分析地图

仅仅会观察图、获取图像上的某些表面信息是完全不够的。苏格拉底说,不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同样,不经思辨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它自身没有任何派生新知识的功能。教学过程中图像系统的运用还应该在看图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首先要理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并且将所获得的图中表象内容经过思维加工处理,得出相应的结论,从而达到阐述地理特征和地理规律的目的。一幅地图除了表面的信息之外,其隐藏的其他的地理信息也是非常丰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分析地图。如,在必修一中新授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的成因,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北印度洋洋流的方向,并对应南亚地区冬、夏季风的风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二者间的关系,这样季风环流的成因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三、记住常用的地图

对于教材中地图所表达的内容与相关知识需要及时地进行巩固,否则便会遗忘。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架构图像知识系统的同时,还要注意创设增强并巩固表象的条件,这就是记图。实验证明:通过图像记忆的内容印象会很深刻。学生在长期观察和分析地图的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将一幅幅图像输进大脑中,从而构成大脑中的图像知识系统,这样,在特定的条件下,学生便会在脑中重现这些事物。

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弱,关键在于知识转换及迁移的能力,不在于知识积累的多少。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使用地图时,注重图像各要素的再组合,对教材中出现的相关地图加以对比,因为类比是记图最有效的方法。学生要将类似的图与图、图与表和表与表相互转化,构成新的地图,以便日后使用。例如新授《世界大洋表层洋流分布和洋流模式图》时,如果让学生将洋流分别归类,再对比模式图的各洋流,这样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迅速并准确地再现这幅洋流图。

四、学会画图

画图是对地图的理解和再记忆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中教师结合地图边讲边画,学生可以非常直观地发现地理事物的变化趋势,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学生初步认识地图后,还应该自己动手画图,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同时还有利于进一步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比如在讲授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画不同节气的太阳光照图、地球公转示意图等。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地理知识,而且还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又如教师讲授世界大陆主要气候的形成、分布、特征时,可以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绘制气候分布简图(如图)。

地理试题大多无图不成题,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地理试题往往从地图切入,设置与考点相关的问题,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分析能力。因此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是提高学生小高考等级乃至高考总成绩的重要环节。而读图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非一日之功,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多看、多画、多思考、多总结,做到“心中有图”,以备运用时能应对自如。

(责任编辑周侯辰)

猜你喜欢
洋流读图图像
你认识洋流吗
跟踪导练(五)6
A、B两点漂流记
高中地理必修一(湘教版)《水循环和洋流》第二课时《洋流》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
一次函数图像与性质的重难点讲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