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牙垫法用于老年无齿患者全身麻醉后重新摆放体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效果观察

2014-12-01 06:16周江生曾莉芷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6期
关键词:移位体位插管

周江生 曾莉芷

由于老年无齿患者全身麻醉后肌肉松弛不能有效地咬合牙垫, 在摆放侧卧体位手术时由于体位改变, 容易造成气管插管随牙垫深入口腔或脱出移位, 出现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症状和体征, 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采用气管插管左右各放置一个牙垫即双牙垫固定法, 加强气管插管与牙垫及牙龈口腔的结合支撑面, 可有效避免老年无齿患者全身麻醉后改变体位经口气管插管移位现象。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行全身麻醉老年无齿患者60例, 无口腔畸形, 均需改变体位至侧卧位手术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方式、手术体位要求等方面经统计学检验,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成功后, 听取双肺呼吸音对称清晰, 记录插入长度, 观察组采用气管插管双牙垫固定法进行气管插管固定, 对照组采用单牙垫常规气管插管固定。两组均于重新摆放体位后再次记录插入长度。

1.3 评定标准 评价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效果:插管距牙龈及口角的距离。无移位:完全无上下左右移位。轻度移位:上下左右移位±0.5 cm。中度移位:上下左右移位±0.5~0.8 cm,未导致脱管或气管插管滑入右支气管造成单肺通气。重度移位:上下左右移位>±0.8 cm, 引起脱管或气管插管下滑至右支气管造成单肺通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经口气管插管情况优异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5, 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移位情况比较

3 讨论

经两组对比观察, 对照组常规固定法因为患者全身麻醉后肌肉松弛, 牙龈口腔无力咬合而导致气管插管上下滑动或偏向口角。观察组采用双牙垫气管插管固定方法, 可有效避免老年无齿患者全身麻醉后重新摆放体位气管插管移位现象。双牙垫法加强气管插管与牙垫及牙龈口腔的结合支撑面,牢固度增强, 同时避免因气管插管移位摩擦导致的口角、牙龈损伤, 减少了麻醉中气道因气管插管上下移动而致的水肿或单肺通气发生, 保障麻醉中通气效果稳定。术中因为体位特殊, 患者如有液体沿口角流出易浸湿固定胶布导致固定松动, 所以术前使用抗胆碱药品减少腺体分泌还是必要的。如采用杜娜[1]和刘文青等[2]Y型胶布、蝶型胶布等固定方法则更为稳妥。文献中有采用气管插管固定器的方法[3-5], 也可以有效避免气管插管移位现象, 但相比双牙垫固定法, 双牙垫固定方法气管插管固定及撤离过程操作更为简便易行。

[1]杜娜.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牢固度的调查研究.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9, 30(5):452.

[2]刘文青, 李兆梅.两种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效果对比性研究.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6, 8(8):62-64.

[3]俞萍.两种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杂志, 2010, 3(13):215.

[4]孙翠文, 吴允东, 吕小红, 等.三种不同经口气管插管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实用医学杂志, 2013, 29(18):3029-3031.

[5]宋志英, 刘玉玲.老年无齿患者经口气管插管两种固定方法比较.护理学杂志, 2010, 25(8):11-12.

猜你喜欢
移位体位插管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口腔正畸治疗牙周病致前牙移位的临床疗效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奶牛子宫角和卵巢子宫静脉插管方法的研究》图版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