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压疮预防中的效果评价

2014-12-01 06:16房欣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6期
关键词:卧床压疮循证

房欣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1], 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 提出问题, 寻找实证, 将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个人技能及患者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有机的结合起来, 制订出最佳的护理方法[2]。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血液循环障碍, 局部组织缺血、缺氧, 营养缺乏, 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溃和坏死。常见于昏迷、偏瘫、截瘫、年老体弱患者或者病情危重需长期卧床的患者中。压疮的发生不仅增加治疗费用, 严重可继发感染甚至危及患者生命。为减少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压疮的发生,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科对2012年3月~2014年2月系统内156例长期卧床患者, 分组观察循证护理对预防压疮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内科系统长期卧床患者, 2012年3月~2013年2月78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44例, 女34例,平均年龄(74.22±10.46)岁。2013年3月~2014年2月78例为观察组, 其中男40例, 女38例, 平均年龄(75.5±10.6)岁,所有患者均排除已有压疮,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卧普通海绵床垫,保持床单的平整无渣屑, 每2 h翻身一次, 保持皮肤清洁, 补充蛋白质、维生素以改善全身营养状况。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①成立循证护理小组, 针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可能性, 结合老年患者具体情况, 进行具体研究, 找出该患者的具体护理问题。②收集当前有关压疮防治的护理文献, 对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实用性等做出评价和剖析。将所获得的理论证据与患者需求相结合, 制定出适合患者个体需要的完整方案。③按照方案要求, 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 并采用本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 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中12例患者发生压疮, 发生率为15.38%, 观察组中3例患者发生压疮, 发生率为3.85%, 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21, P<0.05), 且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满意度情况比较[n(%)]

3 讨论

老年患者皮肤胶原纤维萎缩, 弹性降低, 对外界的敏感性减弱, 再加上长期卧床, 很容易形成压疮, 一旦发生压疮,影响患者的疾病康复。因此本科采用循证护理方法, 制订出患者最佳护理方案, 包括: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做定性定量的综合分析, 积极评估易患因素;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 班班交接, 及时运用Braden评分表实施动态评分,给予气垫床, 及时应用新型压疮预防用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压疮的预防知识;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 及时规律地翻身拍背, 正确合理使用翻身垫减压, 使用床头基础护理执行单认真记录交接等。

综上所述, 通过以上护理工作, 在本科的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压疮预防中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同时在循证护理实施过程中, 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 聆听他们的诉求, 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理解, 提升了优质护理的内涵,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王园凤, 冯锦绣.循证护理在骨科术后患者压疮预防中的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1, 20(13):1659-1660.

[2]张宏, 朱光君.循证护理实践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 2003,38(1):42-44.

猜你喜欢
卧床压疮循证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保胎之纠结——绝对卧床还是适当运动
一次性营养袋在卧床患者洗头中的巧用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循证医学在中医教育实践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