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普外科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4-12-01 06:16辛志宏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26期
关键词:大部普外科外科

辛志宏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主要目的在于尽力减轻手术治疗对患者引起的应激反应, 加速患者康复[1]。加速康复外科在临床已成功用于结肠癌、直肠癌等择期手术患者的治疗, 但在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还鲜有报道[2]。护理工作在加速康复外科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要通过在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一系列优化护理措施, 降低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达到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3]。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将2011年4月~2012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146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病情康复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普外科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间本院收治的胃大部切除术患者146例,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73例。观察组中男39例,女34例, 年龄39~77岁, 平均年龄(58.35±6.09)岁, 体质量44~83 kg, 平均体质量(63.51±5.92)kg。病因具体为:胃溃疡41例, 胃癌23例, 胃穿孔 9例。对照组中男38例, 女35例,年龄41~76岁, 平均年龄(58.13±5.93)岁, 体质量45~81 kg,平均体质量(63.47±5.82)kg。病因具体为:胃溃疡39例, 胃癌24例, 胃穿孔10例。入选患者均未接受过化疗等抗肿瘤治疗, 未合并严重的心肺疾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病因构成等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普外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具体如下:①心理护理:安排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对患者进行日常巡访, 和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责任护士进行细致交流, 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病情和个人喜好进行详细了解。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 敦促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 应用多种松弛疗法和情绪调节法减轻患者家属心理压力和提高应对患者突发情况的能力。对患者详细讲述手术室环境、手术方法、脊髓损伤手术麻醉等内容, 科室中展示“手术相关医护人员会为患者手术顺利进用心工作”等温馨标语。使患者在手术前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提高手术治疗的依从性。②术前准备:依据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 不需要备皮, 不进行常规肠道准备, 患者手术前晚上可进行半流饮食或全流饮食, 并口服15%的葡萄糖溶液1000 ml, 手术前4 h口服15%的葡萄糖溶液500 ml。③术后护理:a.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护士在患者术后应守护在其身边, 避免患者由于躁动从床上坠落, 禁止采取强行制止或训斥的方式。帮助患者将血迹擦洗干净, 穿好衣裤, 待患者清醒后和麻醉师一同将其送往监护病房, 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误吸、呕吐等情况;b.充分镇痛:持续进行硬膜外镇痛,依据患者对疼痛的反应, 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进而达到早期下床活动, 减轻术后应激反应;c.保温:维持病房温度在24~27℃之间, 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变化, 完成测量体温之后用保暖毯调至37℃保持患者体温,20 min后复测体温, 以防患者体温下降, 静脉滴注温度应维持在37℃;d.康复指导:根据患者自身状况指定每日康复锻炼目标, 每日肠鸣音听诊3次, 每8小时记录1次, 康复锻炼内容具体如下:腹部按摩:患者取平卧位, 护理人员四指并拢以脐为中心按照顺时针方向对患者腹部进行按摩, 操作过程中力度由轻到重, 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 应注意避免手术切口, 在切口两侧自上而下按摩, 每12小时按摩1次,每次5~10 min;床上功能锻炼:通过举哑铃锻炼上肢, 2次/d,每次40 min以上;抬臀练习, 两脚支撑, 将臀部离床15 cm,3次/d, 每次20 min以上;下床活动:顺序依次为从床上坐起,床边站立, 扶床行走, 于手术后次日在两名护士看护下进行,首次离床活动10 min左右, 之后逐渐延长时间。

1.3 观察指标 安排两名护士共同记录以下指标:肠鸣音恢复时间(d)、首次排气时间(d)、患者体质量下降(kg)、术后住院时间(d)、输液时间(d)、术后患者出现呕吐、腹胀、切口渗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均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质量下降水平、静脉滴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对比 两组患者呕吐、腹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后各项观察指标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1, bP<0.05

分组 例数 肠鸣音恢复时间(d)首次排气时间(d)体质量下降(kg)术后住院时间(d)静脉滴注时间(d)观察组 73 1.12±0.42a 3.27±0.94a 2.48±0.64b 5.77±1.18a 3.49±0.62b对照组 73 2.14±1.37 4.49±1.04 3.61±1.36 9.42±1.84 4.93±0.85 t 3.951 3.826 3.618 4.395 3.266 P<0.01 <0.01 <0.05 <0.01 <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加速康复外科是通过一系列科学有效措施的组合产生的协调结果, 主要包括3方面措施[4]:①对患者精神和体质方面的准备;②减轻治疗方案对患者的应激性;③阻断患者传入神经对于应激信号的传导。护理在加速康复外科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主要包括治疗期间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术前不放置胃肠减压管, 适当进行静脉滴注, 早期进食, 术后保温和功能康复锻炼等[5]。

本次研究显示, 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体质量下降水平、静脉滴注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提示通过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其中通过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 对于其顺利接受术后早期进食和功能锻炼理念提供了基础, 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通过加速康复外科术前准备可使患者在机体上做好接受手术治疗的准备, 有利于手术快速顺利的完成;患者术后若长期卧床易导致肌肉强度下降, 组织氧化能力和肺功能损伤,静脉血栓的形成, 因此通过术后护理鼓励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活动, 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和调整每日康复活动目标,有利于促进胃大部切除患者早期胃肠功能恢复。

研究显示[6], 虽然科学有效的胃肠减压有利于减轻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呕吐和腹胀的发生率, 但以上症状对于患者术后其它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病情的康复不存在影响,因此不应常规放置鼻胃管。本次研究显示, 两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是安全可靠的。

综上所述,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提高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康复速度, 具有可靠的安全性, 为该病患者提供更有效、便捷的医疗护理服务途径, 减少住院费用, 减轻医疗负担,值得在普外科该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1]高勇, 吴丽红, 曹媛媛, 等.结直肠癌病人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护理.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1, 18(5):319-320.

[2]张蕊.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3):649-651.

[3]田玮, 屈红.加速康复外科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9):2017-2019.

[4]黄红霞, 刘红梅, 陈勇, 等.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13):42-44.

[5]高萌, 刘然, 李青霞, 等.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结肠癌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齐鲁医学杂志, 2012, 27(3):273-274.

[6]龙澍娟.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中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体会.河北医学, 2012, 18(9):1294-1296.

猜你喜欢
大部普外科外科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腹腔镜外科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75例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疗效观察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