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检查在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定位中的应用

2014-12-02 04:34张秀君孙凤云
山东医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冠脉心电图心肌梗死

杨 磊,张秀君,孙凤云,赵 悦

(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甘肃白银7309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心电图(ECG)是诊断AMI简便、无创伤且有效的方法。AMI按ECG的ST段抬高与否分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与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两者的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均有不同。我们通过对186例STEMI与88例NSTEMI患者的ECG特征与冠脉造影(CAG)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探讨ECG检查在AMI靶血管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9月~2013年5月在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资料完整的274例AMI患者,每例患者均常规检查ECG、心肌酶、肌钙蛋白、凝血功能、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和血糖等。其中男164例、女110例,年龄(62.56±15.01)岁。AMI的诊断均符合2012心肌梗死全球统一定义。排除陈旧性心肌梗死、冠脉搭桥术后。

1.2 ECG、CAG检查方法 ECG检查除常规12导联外,另加做V7~V9、V3R~V5R。观察AMI患者不同阶段的ECG图形特征及演变规律,根据ST段是否偏离基线分为STEMI与NSTEMI。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与ECG特征导联定位梗死部位[1]。CAG检查按Judkins法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根据病变血管数分为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左主干病变(可并发单支、双支或多支病变)、慢性钙化闭塞性病变(CTO)和有无侧支循环形成。CAG结果评价标准:以每支血管多角度影像的平均值评价该血管的狭窄程度,狭窄程度大于50%定义为有病变,100%为闭塞病变;三支及以上冠脉狭窄≥50%为多支病变。病变部位分为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脉(RCA)。比较所有患者ECG定位与CAG检查结果,并将STEMI与NSTEMI患者CAG结果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1≤理论频数<5时采用连续校正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ECG、CAG检查结果 274例患者中,CAG 阳性者267例,其中ECG有改变者245例,CAG阴性者7例,其中ECG有改变者5例。ECG检查AMI的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42.9%,假阳性率为57.1%,假阴性率为9.7%,阳性预测值为89.4%,阴性预测值为10.3%。

2.2 所有患者ECG定位与CAG检查结果的比较见表1。

表1 所有患者ECG定位与CAG检查结果比较(例)

2.3 STEMI与NSTEMI患者CAG结果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CAG结果比较(%)

3 讨论

ECG是诊断AMI最常用的临床检测方法。AMI患者有特异的ECG表现,对准确诊断和定位其梗塞相关冠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其临床应用最广,性价比最高,但由于其本身技术的限制,也是最易引起临床误诊的检查技术。本文中ECG诊断AMI的检出阳性率为89.4%,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42.9%,误诊率偏高,单独依靠 ECG诊断AMI有一定局限性。

近期,林晖等[2]发现138例 AMI患者中 ECG完全正常占11.59%,本研究出现一过性ECG正常29例,占本组心肌梗死的10.6%,这部分患者在判断病情时极容易误/漏诊。故详询患者胸痛病史、易患因素,动态监测心肌坏死标记物和ECG改变至关重要。ECG假阴性的可能原因有:①心内膜下或小灶性心肌梗死(3%),梗死区小于2 cm;心肌梗死部位在心脏基底部(约10%),在QRS波40 ms处,不引起QRS波初始部分改变,即无Q波[3]。②多处或对应性梗死,因梗死向量互相抵消,不出现梗死图形[4]。③梗死部位不典型,如在冠状动脉分支的远端,可能在ECG上无法明确反映出来。④病变部位侧支循环的建立。⑤合并室内传导障碍,心室肥厚或预激综合征时,掩盖了AMI的变化。⑥溶栓、介入性治疗和抗凝治疗也可以改变AMI的ECG表现[5]。⑦自发再灌注(SR)现象使得ECG表现不典型。SR现象并不少见,Stone等[6]对2 507例患者的临床试验显示,SR发生率达28.3%;国内文献报道超过时间窗 AMI的 SR的发生率为42.6%[7]。本研究中 CAG正常患者7例,均为 STEMI,考虑STEMI组单支病变多,AMI后梗死相关血管发生了SR现象,另外,在AMI发生前患者因胸痛已经开始接受阿司匹林他汀类及肝素药物治疗,也可能是促发SR发生的原因。

本研究中AMI以前壁、下壁发病率最高,主要病变在LAD和RCA,单支血管病变以LAD、RCA最多,ECG广泛前壁梗死39例,正前壁梗死46例,这85例患者的ECG特征准确定位LAD病变的敏感性达100%。51例下壁心肌梗死中定位RCA病变的敏感性达84.3%,5例下壁+后壁+右室 AMI由RCA供血,部分由RCA与回旋支共同供血。普通ECG对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的应用价值较高[8],即使在冠脉CT及CAG临床广泛应用的今天,ECG对于AMI靶血管病变的判断具有较好的提示作用。

我们的研究显示,STEMI患者明显多于NSTEMI患者,比率是2.1∶1。NSTEMI患者LM及多支血管病变常见,并且CTO病变及侧支循环形成多于STEMI患者。Grenne等[9]也报道,31% 的 N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为闭塞血管。这些患者的冠脉病变较严重,病程较长,在心肌梗死前常存在缺血预适应,即心肌对缺血的敏感程度较低,因此,即使是冠状动脉的完全闭塞也不出现ST段的抬高,临床上表现NSTEMI。ECG诊断NSTEMI意义欠佳,加强对AMI早期ECG、再灌注ECG认识,有助AMI早期诊断、指导治疗、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ECG可用于初步判断AMI病变的靶血管,动态观察ECG改变的意义更大,CAG是诊断冠脉病变准确可靠的方法,二者结合有助于减少AMI的漏/误诊。

[1]卢喜烈.现代心电图诊断大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132-133.

[2]林晖,田俊萍,杜凤和.1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28):87-89.

[3]郭继鸿.新概念心电图[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434.

[4]Almansori M,Armstrong P,Fu Y,et al.Electrocardiographic identification of the culprit coronary artery in inferior wall S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J].Can J Cardiol,2010,26(6):293-296.

[5]张洪彬,穆伟,魏福云.心电图ST段动态变化在心肌再灌注状态早期判定中的价值[J].山东医药,2010,50(3):93-94.

[6]Stone GW,Cox D,Garcia E,et al.Normal flow(TIMI-3)before mechanical reperfusion therapy is an independent determinant of survival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nalysis from the primary angioplasty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rials[J].Circulation,2001,104(6):636-641.

[7]熊向晖,黄怡.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自发再灌注的影响因素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1,27(7):523-525.

[8]陈晓敏,任国庆.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的应用价值[J].江苏医药,2012,38(18):51-52.

[9]Grenne B,Eek C,Sjøli B,et al.Acute coronary occlusion in non-ST-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outcome and early identification by strain echocardiography [J].Heart,2010,96(19):1550-1556.

猜你喜欢
冠脉心电图心肌梗死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心电图机检定方法分析及简化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思考心电图之176》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