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开展的研究

2014-12-05 22:33苏鹤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期
关键词:课间体育课游戏

苏鹤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中心小学 江苏常州 213104)

体育游戏既是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体育教学大纲中的主要教材之一。无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学生在课间活动、课外集体游戏时,那些喜闻乐见的游戏总是能激发孩子们无限的兴趣。相对学生而言,体育游戏最具有吸引力,因为体育游戏具有鲜明的教育性、趣味性、群体性、规则性和竞争性等。

1 体育游戏的特性

1.1 体育游戏的教育性

大部分体育游戏在学生锻炼身体的同时,都蕴含着教育因素。如:“大家一条心”、“红灯绿灯”、“救护战友”等。这些游戏的名称、内容、方法都具有教育意义。“红灯绿灯”的游戏,就不只是发展学生的奔跑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从游戏当中受到了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因此,在课的设计上,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组织教学。

1.2 体育游戏的趣味性

体育游戏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具有趣味性。因为体育游戏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颖活泼,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所以体育游戏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学生上课时都有强烈的做游戏的倾向,如果教师恰当地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巧妙地运用游戏进行教学,体育课上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很高,从而杜绝了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倾向,体育课就能真正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进而实现了体育课本身的价值。

1.3 体育游戏的群体性

体育游戏一般来说都是集体活动,学生在游戏过程当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着一定的责任,这种具有群体特征的游戏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摆脱孤独,增强了与他人合作交往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游戏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根据每节课的内容,适当贯穿一些带有比赛性的游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练习动作的兴趣,使学生在紧张活跃的气氛中增加练习次数、提高练习强度、巩固技术动作,达到健康身心的目的。

(1)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上课时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学生不可能在40min内有意识地强制自己集中精力认真上好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游戏、结合教材来进行教学。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过去是利用沙地,学生排队练习,练习密度和成绩相对较差。我在实际教学中,尝试着贯穿了游戏教学,学生的成绩和练习密度都有较大的提高。如让学生模仿小兔子的动作,让学生两手放在头后两侧做兔子的耳朵,双脚向前跳,教师再及时鼓励:“看谁跳的动作最好、距离最远,谁最像小兔子。”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上进心,还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练习,一点儿也不觉得累。

(2)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对课堂的准备活动,总是做得不认真、不充分。即使教师再三强调准备活动的作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就应该更新方法,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械以及一些舞蹈动作来代替准备活动,唤起学生做准备活动的热情。例如:师生可以在活泼、动感的音乐伴奏下,共同做简单的韵律动作,在欢乐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达到了热身的目的。实践证明,这种方式孩子们十分容易接受。如:在讲授下肢力量练习知识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单腿跳跃、青蛙跳、单腿跳接力等比赛,把“教”与“玩”结合起来。又如:六年级的学生在平常的文化课中有一定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精心设计游戏,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在文化课上的压力就会缓解下来。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无穷乐趣和满足,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这正是体育课魅力之所在。

(3)在主教材中加入一些竞赛的游戏进行教学。因为大多数学生都认为体育课是以“玩”为主的,所以对体育课感兴趣,由于主教材的内容和教师的教学形式单一,因此学生对体育课也提不起兴趣,导致达不到增强体质这个目的,所以教师就要利用学生这个“玩”的心理和主教材结合起来进行游戏,把学生认为难的、累的内容巧妙地编到游戏中去,并给这些游戏取一些新鲜的名字,例如:把400m跑起名为:“抢占制高点”分四组进行比赛,并声明胜利者将得到奖励,这样课堂就更富于情境化、游戏化。学生虽然在游戏中训练流汗,但是兴趣浓、气氛活跃、积极性高,唯恐抢不到制高点,苦点累点就顾不得了。这时,教师及时表扬速度快的同学,更要表扬那些平时怕苦怕累而今天却坚持跑下来没叫一声累的学生,提醒他们:“你看,这不是跑下来了吗?其实你很棒的,希望你今后更棒!”学生听了也美滋滋的。因此要教师经常变换锻炼手段,更新内容和游戏的名称,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变“让我练”为“我要练”。

3 用多种多样的自编自创游戏,激发孩子们的活动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我校每天共4个课间,其中10min课间3个,大课间1个,学生除了上厕所之外,课间玩的不长,项目也不是很多,有的同学利用课间写作业、看书,使得本该丰富多彩的课间变得那么枯燥无味,长此下去,不仅泯灭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力,而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编自创游戏,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让学生自由创编游戏,通过一个时期的实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课间10min,时间短,而且没有相应的体育器材,教师要运用启发、激励等手段,引领学生体会到游戏的作用,激发他们“想设计、要创造”的热情。从学生校园生活实际出发,满足学生的需要,让他们为全校同学设计游戏,让他们设计的游戏吸引更多的学生都来做,使学生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以下是各个班级课间10min自编自创的游戏。

(1)看谁反应快:俗称“写王字”游戏,训练学生的迅速反应能力。

(2)脑筋急转弯:完成与口令相反的动作,训练机智程度。

(3)猜拳游戏:两人同时出数字,看谁先报出相加的得数。

(4)小小搬运工:用垫板托着可乐瓶走路,训练平衡能力。

(5)“瓶”步青云:用空瓶搭高,训练动手能力。

(6)心灵感应:根据动作猜成语,增加成语词汇量。

(7)七色弹珠:用左手拿铅笔夹弹珠,开发右脑。

(8)飞向宇宙:用自制折纸飞机比试飞的远近。

(9)快乐的气球:两队比试头顶气球,训练协调能力。

(10)桌面足球:两人用垫板和小球在桌面来回推挡,训练反应能力。

(11)桌面小精灵:用铅笔把棋子弹入指定方位,训练手指的灵活性。

(12)投篮高手:用乒乓球在桌面上反弹后投入杯中,训练反应能力。

(13)桌面保龄球:将保龄球游戏搬上桌面,训练手指的灵活性。

孩子们适量的游戏活动能加快全身血液循环,提高视听能力,改善大脑皮层的协调指挥机能,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到下一堂课的学习中去。自编课间体育游戏能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愉快课间、愉快心情、愉快学习、愉快创造。

4 利用课外时间,创编富有学校特色的集体游戏

(1)“小皮球,香蕉梨,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这首古老的跳皮筋童谣曾伴随一代代人成长。但如今,能边唱“小皮球”边跳橡皮筋的小孩子已经越来越少。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们个个耳熟能详攻城、跳皮筋、打弹珠等童年游戏,现在正逐渐被电子游戏和其他昂贵的玩具所取代。

(2)集体跳皮筋是我校开发的集体游戏项目。比赛方法:①规定动作的比赛。②自编动作的比赛。比赛规则:以班为单位,参加人数不能少于20人,男女生均等,边跳边朗诵《古诗歌》。在进行游戏当中,赋予古诗歌新的内容:增加朗诵《古诗歌》。这样,能够吸引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练习热情,通过集体游戏学生不但可以锻炼身体,增强手脚协调能力,还能增进彼此间的了解,从中学会沟通、协调、合作等能力,培养集体意识。

此外,教师还应根据体育教学各个环节的任务要求,认真筛选那些适合在小学不同阶段的体育游戏,并认真安排具体的实践环节,在此基础上创编一些有针对性、普遍性强的游戏,以适应时代教学的要求,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从学校现状来看,重视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游戏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自觉锻炼,让学生自愿地愉快地活动,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1]梁雁玲.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的应用探析[J].体育博览(研究版),2011(5).

[2]陶文涛.小学体育教学应以体育游戏为主[J].决策探索(下半月),2011(8).

[3]戴雅芳.挖掘生活资源 创编体育游戏[J].学校管理,2011(4).

猜你喜欢
课间体育课游戏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