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中心组形势与政策学习要点

2014-12-10 04:17本刊编辑部
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 2014年1期
关键词:领会经济发展

□ 本刊编辑部



学习提示

党委中心组形势与政策学习要点

□ 本刊编辑部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攻坚之年。2014年上半年的党委中心组学习,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国内形势与政策学习要点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提出了综合改革方案,并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各级党委中心组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一要充分认识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二要学习贯彻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三要学习贯彻全会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和重大举措;四要学习领会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五要以三中全会精神为纲领,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联系本地区本部门工作实际,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一要深入领会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二要深入领会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论述,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三要深入领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论述,激发全社会的发展动力和创造活力;四要深入领会关于推动科学发展的论述,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五要深入领会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依法治国的论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六要深入领会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论述,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七要深入领会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略的论述,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八要深入领会关于党的建设的论述,提高从严管党治党的水平。各级党委中心组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贯穿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引向深入。

三、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准确把握2014年经济工作的“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和主要任务。一要正确认识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转型升级出现积极变化,内需潜力依然巨大。但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调整、新兴市场国家增速减缓的影响尚难估量,我国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稳中有忧、稳中有险。二要深刻领会201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即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三要准确把握2014年经济工作的六大任务。即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着力防控债务风险,积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四、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

学习贯彻中央城镇化会议精神,一要学习领会推进城镇化的指导思想。推进城镇化,必须尊重国情,把握住遵循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要求。制定城镇化发展目标必须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切实可行。二要学习领会城镇化的基本原则。即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市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坚持优化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坚持生态文明,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水、土地和能源等资源;坚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三要学习领会推进城镇化的重点任务。即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

五、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等作出了一系列深刻论述。关于粮食安全,概括起来讲就是“中国碗”、“中国粮”、“中国地”,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应主要装“中国粮”,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关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要把握好有关重大理论创新的深刻内涵,不断探索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分离形式,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关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要认识到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关于“谁来种地”,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关于加强农村社会管理,要以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为优先方向。

六、深入学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一要认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任务。二要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要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目标,紧紧围绕“三个倡导”这一基本内容。三要切实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把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国际形势与政策学习要点

一、准确认识当前世界经济形势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进入第五个年头。世界经济总体呈现低速复苏态势,复苏的不均衡性和脆弱性进一步发展。一是发达经济体主要经济指标有所改善。美国经济保持温和增长态势。欧债危机形势有所缓解,欧盟委员会2013年秋季经济报告认为欧洲经济进入缓慢、多速复苏阶段。日本经济在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带动下反弹。二是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一些国家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出口和外资拉动面临的问题日益突出,保持金融稳定的压力增大,但据IMF预测,2014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将保持4.25%~5%的增长,仍是世界经济复苏重要引擎。三是发达国家经济结构性问题和财政货币政策仍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最大的不确定因素。美联储宣布削减量化宽松政策,欧洲经济结构性矛盾尚未消除,日本“安倍经济学”负面效应突出,这些都是未来一段时期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隐忧。

二、深刻理解大国对外战略的调整

主要大国关系总体稳定。各国普遍将拼经济、谋发展、惠民生置于各自对外政策的首要位置,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既合作又斗争。一是美国总统奥巴马继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强调亚太是美外交政策的基石,同时对欧洲、中东政策进行再“再平衡”,拉紧美欧同盟关系。二是欧洲继续推进一体化进程,接收克罗地亚如期入盟,批准拉脱维亚加入欧元区,显示出推进一体化的坚定决心。“监听门”事件对欧美互信造成严重冲击,双方在欧洲防务、金融体制改革等问题上分歧犹存。三是俄罗斯将独联体作为外交优先方向,积极推进欧亚联盟战略构想。举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圣彼得堡峰会、加大对亚太和中东等地区事务投入,进一步寻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大国作用。俄与美英等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实现互访,与欧盟举行峰会,与美、英等国开展外长、防长“2+2”对话会。但在“斯诺登事件”、叙利亚问题上,俄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立场严重对立,与欧盟围绕欧盟“东部伙伴计划”分歧加深。四是中国同各大国关系稳步推进。中美关系实现平稳过渡和良好开局。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两次会晤,就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达成重要共识。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水平进一步提升。习近平主席将俄罗斯作为首访首站,与普京总统年内五次会面,就深化中俄战略协作达成重要共识。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十周年之际,双方制定面向2020年的中欧战略合作规划,致力于实现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和“欧洲2020”战略有效对接,推动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

三、全面看待亚太地区形势发展变化

亚太地区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各主要力量竞相加大对本地区投入,亚太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一是亚洲经济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亚洲开发银行预测,2013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增长6.3%,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亚洲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经由本世纪初的不足20%上升到目前的超过30%。二是亚太区域合作持续推进。“10+1”、“10+3”、东亚峰会等区域合作迈出新步伐,以中韩、中日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等为代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新进展。东盟完成五分之四的经济一体化量化目标,朝共同体建设目标迈出重要步伐。三是亚太形势中的复杂因素有所增多。一些地区国家处于政治转制、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未来发展走向存在不确定因素。朝鲜半岛局势时起时伏。日本政治右倾化势头加剧,安倍内阁打着“积极和平主义”旗号,公布修宪路线图,推动集体自卫权解禁,在历史问题上频开倒车。四是中国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积极营造更加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周边环境,推动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实现共同发展。中国提出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得到有关国家的积极响应。

四、准确看待西亚北非地区持续动荡

西亚北非动荡进入第三年,实现稳定与繁荣依然任重道远。埃及国内政治社会矛盾激化,再度陷入动荡局面。叙利亚局势跌宕起伏。美国以叙境内发生大规模化学武器袭击为由扬言对叙动武,一度将叙局势推向战争边缘。鲁哈尼当选伊朗新总统后,对外展现积极姿态,与美国关系实现“破冰”,双方领导人和高官实现20多年来首次通话和会晤。各方就伊朗核问题达成重要协议,迈出和平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在华盛顿和耶路撒冷两度举行会谈,围绕定居点建设及阿拉法特死因等问题激烈交锋。中国坚定推动叙利亚问题政治解决进程,积极参与六国与伊朗对话,提出推动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四点主张,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五、深入认识中国外交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世界格局变化和中国发展大势,积极进取,奋发有为,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开创了中国外交工作新局面。一是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重要思想。赋予中国梦深刻世界意义,强调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国际反响,增进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和内外政策的理解认同。二是丰富了走和平发展道路重要理论。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作出的战略抉择,和平发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们能不能把世界的机遇转变为中国的机遇,把中国的机遇转变为世界的机遇,在中国与世界各国良性互动、互利共赢中开拓前进;中国坚持和平发展,但决不放弃维护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三是提出探索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其内涵精辟概括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四是提出新形势下经略周边的大政方针。明确了新形势下经略周边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总体布局。五是提出牢固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强调要坚持原则、主持公道、伸张正义,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要多予少取,早予晚取,既要算经济账,也要算政治账、战略账,使中国外交牢牢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

猜你喜欢
领会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当代年轻人不能领会之痛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认真领会全会精神 努力推动人大工作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