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
——以《牡丹亭》为例

2014-12-12 17:30孙宇
参花(上) 2014年12期
关键词:牡丹亭译介译本

◎孙宇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
——以《牡丹亭》为例

◎孙宇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译介模式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显得愈来愈重要。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难以进一步实现本土优势和异域优势,中国文学走出去俨然成了大势所趋。然而,中国文学走出去面临的问题颇多,首先是由谁来翻译、采用何种译介模式,其次是如何让译好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是操作起来并不简单,人们在这些具体问题上仍然存在较多的分歧。翻译不仅仅是纯粹的语言翻译,还要考虑译入语的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单纯地依靠翻译是无法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文学译介模式需要及时改变,调整翻译模式,充分考虑译入语的文学、文化。笔者将以《牡丹亭》为例,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译介模式进行简单的探讨。

中国文学 走出去 译介模式 《牡丹亭》

中国文学在全球化语境的冲击下,逐渐失去了自身的优势,走出去的迫切愿望日益强化。虽然中国文学也一直都在积极推广自己,但是较之译入量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文学走出去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但是如何走出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采取何种译介模式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翻译的本质是跨文化传播,要将中国文学译介到国外,必须要考虑到译本如何才能被国外的读者所接受、在国外传播,如何让译本被普遍接受不被排斥,这就要求译者打破语言转换的枷锁,充分考虑译入语的文化,与原文相比确保无偏差不片面。为此,译者要积极调整自己的译介模式,积极参与中国文学的译介,充分考虑国外的意识形态、文学素养和阅读习惯,让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去。

一、当前译介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文学虽然一直致力于走出去,但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翻译策略不合理

翻译的译者大多数为本土译者,但他们将中文翻译成第二外语时,就会遇到很多问题。译者对英语的精通程度与母语相差很远,当他们对原文理解比较准确的时候,很难确保译文的准确性,甚至与原文的作品风格有很大的出入,忽略了国外读者的感受。译者要尽量避免对原文做太大的改动,也不要全部采取直译的形式,尊重原著的文化语境。

2.选材不当

中西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逐渐呈现大融合的态势。但由于中外文学的语境不同,部分译本无法被国外读者所接受,自然也不会关注中国文学。译者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意识形态、文化素养以及阅读兴趣的差异,不能纯粹地追求译出的数量。国外很多读者对中国文学存在偏见,他们在很多译本中找不到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成熟的文学表现,自然也不会在中国文学译本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更不用说流连忘返了。

3.销售渠道单一

通过文学译介的译本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读者对译本的误读会影响在国外的广泛传播。多数译本的出版发行方式是比较单一的,以熊猫丛书为例,他们选择在国内出版并通过国内的销售商在国际书店进行推广,没有选择国外的商业出版社,这就很难了解和把握其销售市场,大大降低了译本的竞争力。

二、《牡丹亭》译介模式分析

牡丹亭在中西文化的交流史上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其华丽的语言,形象的人物刻画,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主题等,为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并成为中国戏剧走出去的代表。改革开放之后,由于译者的加入和其他国家翻译的推动,《牡丹亭》的译介迎来了黄金时期,译本竞相涌现。但是,《牡丹亭》的译介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笔者认为:《牡丹亭》的译介模式研究仍比较薄弱,处于边缘化的状态。

1.单一性

这里所说的单一性,是指研究模式的单一性。研究者一般都是以直觉和经验来主导自己的研究模式,这就与当代形成的“冲突、对抗、多元、互补”的格局相悖,这些研究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和主观感受。译者一再强调翻译活动需要灵感,虽然在长期的翻译活动中形成了具有独特价值的翻译思想,但必须承认,这些都是研究者的个人想法且带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要想使译本更好地走出去,研究者就不能仅仅从语文学模式出发,还需考虑译入地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当前《牡丹亭》的译本就忽视了这一点,故与中国文学译介的跨文化传播性大相抵牾。

2.规定性

研究者通常规定翻译过程中的标准、原则、策略以及注意事项,如“译文应遵循原著的思想”“按照原著的节奏直译”等,从具体的标准来看,研究者大多都是泛泛而论,并未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译介。他们认为这些标准是解决实际的个别问题的规范,在笔者看来,硬性规定的这些原则,似乎不合时宜。《牡丹亭》的译本就是在这些原则下完成的,缺乏大量的描述性研究。

3.分散性

《牡丹亭》的译本似乎只停留在翻译的质量上,并未注重译入语多元系统的其他因素。译本的传播不单和原文相关,还和译本生产、接受的环境息息相关,它在塑造文学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目前绝大多数译本只是停留在原文的直译层面,忽略了译本研究的整体性。研究者看重与其他译本质量作比较,不太考虑目标使用者、外部环境等译入语多元系统的地位,这也是《牡丹亭》翻译操作的不明智之举。

《牡丹亭》译介模式出现的诸多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反思,总结出翻译、传播译本的经验教训以及一般规律。无论是译介的模式,还是传播的方法,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进而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译者究竟该如何译介《牡丹亭》?译本如何传播?又会得到怎样的效果?

首先,译者可以直接参加国家的推介活动,积极投入中国的文化建设之中,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研究者承担的特有使命,是将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通过译介的方式传播到国外,让中国文学走出去。国家为译者创造良好的环境,译者只需专注自己的译介研究。

其次,译者可以申请纳入特定的文化出版工程,向国家递交资助申请,也就是说译者可以先在国内出版一本,然后再加入国家推介活动。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民族文化的传播也就显得日益迫切。中国国内的译者们肩负了提升文化软实力,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使命,特别是《牡丹亭》译本数量急剧上升。但在传播中国文化之余,研究者们也深感巨大压力,这就更加坚定了研究者们的目标与决心,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致愿望。

最后,《牡丹亭》译本的传播形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中国文化系统经过译介成为英译本的传播,一种是在国外文化系统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的传播。前者是中国文化与国家意志相结合的产物,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文学译介回归文学性,《牡丹亭》译本进入国外文化系统,但是并未摆脱孤立的状态。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总结了《牡丹亭》译介模式的经验教训,以供中国文学走出去借鉴。

第一,中国文化走出去首先要靠我们自己,译者要承担的工作不仅仅是单纯的翻译,还要考虑传播过程中涉及的众多复杂因素。文学译介不仅仅是语种的转换,它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的交际行为,是一个繁杂的系统性极强的工程。许多译者认为,只要将一本推广到国外,中国文学就已经成功走出去了,实则不然。文学译介受原文生产者和译入语使用者的意识形态等影响,《牡丹亭》的边缘化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第二,要充分认识译介现状,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不能只是埋头翻译,沉浸在已取得的翻译成就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翻译理论,更应对传播状况进行仔细的分析。就《牡丹亭》的译本来说,国外文化系统形成的译本早已实现了经典化,国外的研究者还根据《牡丹亭》重新创作了其他小说,中国文化系统在与外国文化系统的对比中显然失去了绝对优势。

第三,多渠道销售译本,中国文学完全走出去不能只依靠我们自己,可以与国外知名出版社进行合作。政府和研究者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开辟新的图书译介模式与销售渠道,先在中国出版社出版再通过国外书店推介的方式固然不如与国外出版社合作。由于国外出版社更能准确了解和把握读者市场,译本可以充分利用成熟的销售渠道进行推广。

中国文学走出去,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译介模式,抛弃过去的原始套路。译介模式的成败,体现在读者能够顺畅的拿到译本。国家应不遗余力地对译介活动给予支持,但是通过外文局图书推广渠道的模式不改变,中国文学就不能完全走向世界,《牡丹亭》的推介以及“熊猫丛书”的失败都印证了这个模式的不合理性。笔者认为,中国文学走出去要大胆实行“本土化”计划,充分利用本土的人力资源,充分考虑国外文化系统的诸多因素。要积极与本土的文化机构出版机构合作,选择正确的译介模式,利用本土的人力资源和销售资源,让中国文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

[1]邹颖.从对《牡丹亭》的回应看《再生缘》的女性书写及其文学史意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年7期

[2]林雪.从互文性理论谈《牡丹亭》中互文符号的翻译.英语语言文学.四川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

[3]龙怀菊.从《牡丹亭》论汤显祖的平民文学观.《贵州文史丛刊》.2014年1期

(作者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素质教育学院外语教研室)

(责任编辑 姜鹤)

猜你喜欢
牡丹亭译介译本
《三字经》裨治文的两次译介行为考察
牡丹亭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佛说四人出现世间经》的西夏译本
余华作品译介目录
翻译中的“信”与“不信”——以《飘》的两个中文译本为例
读《牡丹亭》
药名戏与《牡丹亭》
超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译介
西方兵书的译介与晚清军事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