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首次根管治疗术病人的影响

2014-12-16 08:22武红梅李俊萍李五红
护理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牙科脉搏牙髓

武红梅,李俊萍,李五红

根管治疗术(root canal therapy)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一种方法,通过清除根管内的炎症牙髓和坏死物质,并进行适当消毒,充填根管,以去除根管内容物对根尖周组织的不良刺激,防止根尖周病变或促进根尖周病变的愈合[1]。根管治疗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牙髓治疗方法,使用的器械多,步骤多,需要经过多个治疗步骤和拍摄多张X线片才能完成整个过程。因此在临床中需要根管治疗的病人往往容易产生牙科恐惧症。牙科畏惧症,又名牙科恐惧症、口腔焦虑症,是病人对口腔科治疗怀有紧张不安、焦虑害怕甚至恐惧心理,出现尖叫、抗拒或逃避行为的综合征候群[2]。它直接影响到病人与医生的合作,对口腔科治疗工作极为不利,是牙科病人求诊及继续治疗的一大障碍[3]。为了减少和消除病人牙科畏惧症的发生,增强病人就诊时的合作程度,提高医疗效率,针对首次根管治疗病人采用心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1年8月—10月在山西省人民医院口腔内科就诊需要做根管治疗的病人164例,年龄18岁~67岁,男80例,女84例,按照就诊先后次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82例。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全程无心理干预,采用常规治疗和治疗步骤;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和治疗步骤,全程采取心理干预措施心理干预措施如下。

1.2.1 治疗前的心理干预 对观察组的病人在治疗前进行一对一交流,向病人进行根管治疗的健康宣教。告知病人治疗的目的、意义、方法、有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以真诚的态度和病人沟通,聆听病人的真实感受,帮助解决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取得病人的信任,从而坚定根管治疗的信心和决心。

1.2.2 根管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干预 ①干扰视觉和听觉,转移病人的注意力,分散病人对疼痛及治疗的恐惧。②心理支持和行为支持。在诊治过程中,医生要不断地与病人交流,接受其反馈信息,并给予鼓励的话语和肢体语言的赞美。关爱的语言和动作可以缩短医患的距离。通过给予心理支持和行为支持,使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即便有一些不适感也能克服、忍耐,坚持完成整个疗程,达到治疗的目的。③熟练的操作技巧和无痛技术的结合。医师必须掌握口腔医学的专业知识,操作轻巧,尽可能避免让病人感觉疼痛,尤其是初诊的无痛技术很重要,是取得病人对医师及治疗信任感的关键,是诊疗顺利开展的基础。

1.2.3 根管治疗术后的心理干预 愉悦病人身心,增强口腔预防保健意识对病人的合作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并鼓励其按时复诊,让病人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结束本次治疗。同时作适当的口腔健康宣教,强调预防病人牙病发生的重要性。

1.3 评价方法 生理测试法:比较两组病人在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3个时间点的血压、脉搏的差异;行为分级法:评分员对两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做出牙科畏惧程度评分,采用Frankl[4]法,即根据病人的行为评为分4类:Ⅰ类为抵触情绪,完全不配合治疗;Ⅱ类为勉强接受治疗,但配合性差;Ⅲ类为虽接受治疗,但仍紧张,配合性较好;Ⅳ类为态度积极,接受治疗,配合性好。将4类评分分别转化为得分1分、2分、3分、4分。比较评分员对两组病人的行为评分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χ2检验。

2 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病人收缩压、舒张压、脉搏变化比较(±s)

舒张压(mmHg)组别 例数 收缩压(mmHg)脉搏(/min)治疗前 治疗中 治疗后对照组 82 100.51±6.34 108.56±6.93 99.43±6.18 82.35±6.01 84.56±6.53 83.27±6.28 76.21±6.04 83.5治疗前 治疗中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中 治疗后6±7.93 75.43±6.38观察组 82 101.26±6.21 103.23±7.68 100.18±6.04 82.26±6.21 89.23±6.38 83.18±6.24 75.86±6.01 80.23±6.68 75.18±6.5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注:1mmHg=0.133kPa。

表2 两组病人行为分级法评分分布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影响首次根管治疗病人的心理因素:首先,需要根管治疗的病人通常有疼痛史,或者是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史,治疗前有迫切性,而根管治疗过程复杂,需要多次复诊,病人会产生顾虑;其次,治疗过程中使用的高速涡轮机、根管治疗的各种器械、其他如用探针探知龋蚀深度、牙髓活力测试、注射麻醉等均给病人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受,病人因此易对以后的复诊产生相当程度的畏惧,甚至延期或取消复诊;第三,根管治疗术需要比较高的治疗费用,也会对病人造成心理压力。

根管治疗术作为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一种治疗方法,需要多次复诊,给病人带来了生理、心理等多方面影响。特别是首次治疗,往往因对疾病知识的缺乏,对疾病认识上的限制及对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的不耐受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因此,做好首次根管治疗术病人的心理干预工作尤为重要。通过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病人的焦虑及紧张,为进一步的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为今后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1] 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9-273.

[2] 万桂琴.伴有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护理[J].口腔医学,2008,28(1):599-601.

[3] 黄文,赵芳萍,马梁红,等.颌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状态干预策略的探讨[J].口腔医学研究,2008,24(1):72-74.

[4] Rantavuori K,Zerman N,Ferro R,etal.Rea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first dental visit and their dental anxiety in the veneto region of italy[J].Acta odontol Scand,2002,60(5):297-300.

猜你喜欢
牙科脉搏牙髓
牙科手术
三种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牙科膜片力学性能对比研究
口腔健康宣教对洁牙患者牙科焦虑心理的影响
牙科界茅台来了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
CBCT在牙体牙髓病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近红外可穿戴设备中脉搏波的呼吸率检测
Biodentine在牙体牙髓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