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病病人康复的影响

2014-12-16 08:22席玉玲
护理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肢体家属

席玉玲

脑血管病是各种血管源性的疾病所导致的脑部异常病变的统称,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三高”特点,是我国的三大致死性疾病之一。脑血管病多发病急骤,恢复过程较慢,并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目前,脑血管病的护理工作已由单纯的疾病护理向心身整体护理转变。在对脑血管病病人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各种护理干预,对病人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00例病人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45岁~76岁;脑出血恢复期30例,脑梗死30例,脑出血(包括蛛网膜下隙出血)27例,脑血栓13例。脑血管病的诊断均符合《神经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学》中有关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将100例病人分为两组,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①病情观察: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佂的变化(血压、脉搏、体温、呼吸频率、肢体运动)。病人的意识状态、昏迷程度,瞳孔、血压的改变,脉搏的快慢,体温的变化,呼吸的频率规则度、深浅度,肢体的运动受限度、运动状态的改变都可以提示病人病情的轻重及变化。②卧床休息:病人应该绝对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探视和搬动病人,更换床位移动病人头部时要做到轻、慢、稳。③保持呼吸道通畅:始终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的病人应及时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并加强呼吸道护理,做到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病人口腔内的呕吐物、痰液,防止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及肺部感染。④排泄物护理:尿潴留的病人予以留置尿管,加强尿道护理,每日进行膀胱冲洗、会阴部清洁,防止尿路感染;排便困难的病人,予以缓泻性药物或灌肠排便。⑤预防压疮:加强病人的皮肤护理,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定时给予受压部位皮肤按摩或理疗,加垫圈保护,并保持病人的床单清洁、干燥、平整。⑥防止医院感染:保持病房温度适宜,每天紫外线照射消毒,清洁地面。

1.2.2 观察组 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状况,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家庭支持、恢复期功能锻炼干预。认知干预:是帮助脑血管病病人及家属正确、科学地认识脑血管病,向病人及家属详细、全面地讲解脑血管病的病因、特点、症状与相关器质性神经内科疾病的区别、预防和应对的方法,还有目前脑血管病治疗进展的相关知识并结合脑血管病病人的个体情况,使病人及家属树立正确的信念,改变病人及家属应付各种治疗的被动状态,使病人及家属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心理干预:护士在护理工作中仔细观察病人的情绪动态变化,以温和的态度、关怀得体的语言定期与病人进行情感交流,耐心听取病人的内心感受,给予病人全方面的安慰,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及时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在取得脑血管病病人的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辅导病人进行自我的心身调养,增加治疗的信心,缓解或消除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的心理,使病人的中枢神经功能得以恢复。家庭支持:护士做好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工作。良好的家庭支持,对脑血管病病人的心身健康具有直接作用。护士在鼓励病人配合治疗的同时应积极争取病人家属的积极配合,鼓励病人的家庭成员支持病人治疗,以乐观的态度、宽松和谐的家庭气氛感染病人,提高病人的心理应对能力,使病人明白自己有坚强的后盾,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从而保持良好、稳定的情绪状态,使脑血管病病人的治疗取得理想效果。恢复期功能锻炼干预:脑血管病病人急性期过后应尽早地进行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病人的致残率。①语言障碍干预:由于脑血管病后多并发语言障碍,病人多因失语而产生自卑的心理,不愿说话,语言训练在功能锻炼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指导病人家属与病人多对话,训练过程中应由少到多,由易到难,达到语言功能恢复的病人要及时受到表扬并鼓励病人多说话。②吞咽困难干预:有吞咽困难的病人可行鼻饲流食,不应使用吸管饮流食,避免病人低头饮水;病人经口进食时应取坐位,将软食、半流状态的食物置于口腔健侧的后部以促进病人的吞咽。③肢体功能障碍干预:每天对有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的患肢进行专业的按摩、被动或主动运动,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改善患肢的营养状况、肌肉张力,防止患肢肌肉萎缩而产生的肢体畸形;严格做到定时翻身、更换体位、坐位平衡训练,鼓励病人利用健侧肢体协助患侧肢体进行主动或被动活动以提高自护能力;耐心为病人讲解肢体活动的重要性,告知病人有关自身疾病治愈后的可靠信息,鼓励病人随时提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对病人的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增进病人自我照顾的能力和信心。

1.3 评估方法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病人的康复情况进行评价,NIHSS≥25分,预后很差;NIHSS<25分,预后较好;采用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对病人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价,SAS≥50分、SDS≥50分表示病人存在焦虑、抑郁状态,评分越高程度越严重;采用护理部统一的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病人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见表1~表3)

表1 两组病人护理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s) 分

表1 两组病人护理前后NIHSS评分的比较(±s) 分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50 35±4 26±5对照组 50 37±5 33±4 P>0.05 <0.05

表2 两组病人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病人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 分

SAS SDS观察组组别 例数50 40.85±3.50 50.34±5.15对照组 50 56.18±5.06 61.23±4.55 P<0.05 <0.05

表3 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社会、心理压力的增加以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使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1]。目前,脑血管病位居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农村位居第二,2/3的脑血管病病人死亡或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社会的和谐。由于脑血管病病人的意识、运动、感觉机能、语言、呼吸、排泄、精神等多方面均会发生障碍,住院时间长,使病人及家属在精神、身体、经济负担过重。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认识到一些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科学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脑血管病病人战胜疾病、早日康复极为重要[2]。认知干预有利于提高病人的自我调节控制能力,通过向病人及家属详细、全面地讲解脑血管病的病因、特点、症状,以及目前脑血管病治疗进展的相关知识并结合病人的个体情况实施认知干预,使病人及家属全面正确认识脑血管疾病,树立正确的信念,建立治疗信心,充分利用积极思维去应对负性生活事件刺激、情绪处理失衡所产生的影响,使病人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脑血管病病人普遍有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的心理表现。相关研究表明,部分脑血管病病人会伴发不同程度的抑郁症,抑郁症和焦虑症具有很高的共患率,达95%以上[3]。本研究在认知干预的基础上应用交谈法,鼓励病人说出内心感受,教会病人自主控制情绪,消除焦虑、抑郁;鼓励家庭成员支持,增加病人治疗信心。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调节病人的身心状态,减轻了病人的心理应激,稳定了神经内分泌系统,提高了免疫功能,从而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病人SAS、SDS评分显著降低,证明心理、家庭干预可显著减轻脑血管病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由于脑血管病对感觉、运动及其他功能起支配作用的部分大脑细胞受到较大程度的损害,引起相应肢体的感觉产生功能、运动控制功能均出现障碍[4]。许多脑血管病病人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吐字不清、失语、吞咽困难、肢体麻木、肢体活动障碍等并发症状,且脑血管病病人大多数有惰性、不爱活动且思维紊乱,有的甚至自暴自弃,遗留严重功能障碍。通过对脑血管病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恢复期功能锻炼干预,循序渐进,耐心地说服病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康复锻炼,恢复其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其生活自理信心,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脑血管病病人的生活质量、自护能力,还增加了脑血管病病人回归社会的信心。由于脑血管病病人的护理配合在其治疗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遵循常规护理的方法上,掌握脑血管病病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及伤病的特殊性,对其进行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改善脑血管病病人的症状、健康状况,而且全面提高脑血管病病人的生活、生命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护理干预后病人的NIHSS评分显著降低,病人的SAS、SDS评分显著降低,病人的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达92%,证实了综合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总之,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脑血管病病人的康复,同时也使脑血管病病人树立良好的社会、生活心态,提高生活质量。

[1] 许百男,武琛.脑血管病外科治疗的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9):2737-2739.

[2] 李强云.54例脑血管病的早期康复护理体会[J].淮海医药,2007(17):43.

[3] 袁勇贵,张心保.焦虑和抑郁合病的生物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27(3):143-148.

[4] 吾木提汉·哈依沙.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9):47.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肢体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超声扫描心脑血管治疗仪治疗急性脑血管病50例
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观察